首页 历史故事 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时间:2022-07-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云南契丹后裔在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中,传下不少的民歌。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山区契丹后裔的山歌,绝大多数都是男女对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婉转凄凉,有的慷慨激昂,有的诙谐风趣,耐人寻味。   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云南契丹人的打歌,至今还遗存二元结构:一种是流传于滇中和滇东的《打草歌》;一种是流传于滇西的《跳歌》。

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云南契丹后裔在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中,传下不少的民歌。这些民歌寓意深刻,有歌唱历史、歌唱英雄、歌唱爱情、诉说衷肠的等,风格不一。而这些民歌都是通过民间曲调传唱开来的,在民歌中以情歌占有很大比重。例如歌颂爱情的有《红花串叶郎串妹》《姐妹坐在青石上》《天上星星那个亮》《欧怀怀》(插秧季节男女对唱的山歌)、《情歌十二首》《求亲山歌》《情歌对唱》《火烧干鱼》《山歌,心宽的阿哥》《连盆带花端》《相好歌》《恋爱山歌》等。

在民歌中也有歌唱“开天辟地”和类似问答的古歌。例如流传于昌宁卡斯镇新谷村契丹后裔的《盘古歌》。

民歌还反映宗教节庆和十二属相等。有些歌词是按当时景情随意编唱的,以《十二月节》《十二属相》为代表。《十二月节》是把每个节气用民歌形式唱出来;《十二属相》是通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属相,来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景。

民歌也反映山区契丹后裔的苦难、狩猎、劳动、婚丧和宗教祭祀。如《赶马调》《冷又冷来饿又饿》《想看夫妻想爹娘》,都反映了当时契丹后裔的苦难生活。契丹后裔还保留着原始游牧的习俗,他们在狩猎前都要唱《狩猎歌》,歌词是:(www.guayunfan.com)串山打猎猎不顺,        

顺河拿鱼不见鱼翻身。      

想吃麂子干巴刺子扎手安下垫脚上,

想吃鲤鱼大理海中不消织渔网。  

搬石打鸟要打飞着鸟,      

伸手要抓山岩羊。        

民歌也描绘了封建社会男女恋爱的悲惨遭遇。如《施甸山头老鸹叫》,歌曰:

施甸山头老鸹叫,

湾甸坝子要杀人

问你杀人为哪样,

因为你要跟别人。

民歌有不少是抨击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制度铿锵有力的句段。如《菜籽开花遍地黄》。歌云:

菜籽开花遍地黄,

嫁夫不着怪爹娘。

一怪爹娘二怪嫂,

三怪媒人烂心肠。

男女身上一副枷,

买卖婚姻由爹妈。

不管男女愿不愿,

只凭媒人嚼牙巴。

这些民歌句段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朗朗上口,颇为各族人民喜爱。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山区契丹后裔的山歌,绝大多数都是男女对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婉转凄凉,有的慷慨激昂,有的诙谐风趣,耐人寻味。这些山歌无论从唱腔、内容、类别来看都与附近民族不尽相同。首先唱腔具有圆润、委婉、明亮、清晰的特点外,还有特殊的颤音和滑音。俗言:“圆润就是折得起,清晰明亮是小蜜蜂过江。”尤其是妇女在山间劳动对唱时,更是将上述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山歌丰富多彩,至今仍互相传的唱即有三千余首,近七千行,还有即兴创作,无论数量和内容都是附近其他民族所不能比拟的,从当前普遍流传的山歌看,约有十种:

一、古木山歌。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固定曲调,包括神话、历史掌故、民间故事等。

二、盘花山歌。包括《四季花名》《十二花名》《大花》《茶花》《二十四花》等。

三、甲子山歌。包括《十二属相》《五轮甲子》等。(www.guayunfan.com)四、乱山青山歌。又称“花花山歌”,含“昔情山歌”,是男女青年在山野劳动时对歌。

五、盘问山歌。包括《盘天问》《盘药名》《盘菜名》《姐妹山歌》,这些山歌内容基本是固定的,但数量上略有伸缩。

六、跑马山歌。多为歌手创作,就像平川跑马任意驰骋,无拘无束,不受限制,但有一条,两人对唱,必须问情答意。

七、礼物山歌。男女互赠礼物时,用山歌来表达双方爱慕之情,歌词是男女双方为即兴表达感情而编唱。

八、祭祀山歌。是专门在节日、庆典、祭祀、狩猎时所唱曲调。

九、栽秧山歌。大都在播种和栽插季节所唱。其歌词较长,山歌开头和结尾时,皆用“欧怀怀”来起始或煞尾。

十、出门山歌。反映山区契丹后裔男子出远门,赶马或走夷方(缅甸)去做苦工时对唱,词曲多表现他们辛酸苦楚的离情别绪,都属《赶马调》范畴。例如《十月调》的歌词是:

女唱:十月十来十月朝,   

   天鹅过路妹心焦。   

   寒露霜降没过完,   

   算着日子阿哥要出门。 

男唱:头骡走的窜(快)子步,

   二骡走得步亦紧。   

   小妹不要焦来不要气, 

   三月五日就回还。   歌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云南契丹人的打歌,至今还遗存二元结构:一种是流传于滇中和滇东的《打草歌》;一种是流传于滇西的《跳歌》。现分别叙述。

图33﹣1 打 歌

《打草歌》又称《打草竿》或《打草杆》。源于南宋末随蒙古军征战川滇,最后戍守边疆,屯田于滇中禄劝、建水和川滇边境的盐源一带的契丹士兵在牧场打草期间,因思念辽国故土(今辽东和内蒙古东部一带),而唱此歌,至今当地各族人民还爱唱。此歌来源还见于文献。《滇南志略稿》卷6、《禄劝县志》卷3等都记载着《打草竿》的来历:(www.guayunfan.com)昔爱唱《打草竿》,一名《打草杆》。昔辽士(指随蒙古军征战川滇的原辽国契丹将士)戍滇,牧场打草,有思归之心,因为此歌,其音凄怨。

吴应枚《滇南杂记》云:杨德軻教授在《美与智慧的融集》著作中曾对《打草竿》进行考察,并作精辟分析。他认为《打草竿》是流传于民间男女都会唱的一种旋律优雅,贯注着凄婉哀怨之情的歌曲,是古代来云南驻守的辽地(指今东北和内蒙古)兵士编制的,这些士兵在牧场打草时,触景生情,联想起辽国故土打草以及阖家团聚的景象,心潮回涌,思乡欲归之情难以抑制,禁不住情激而歌,编成此曲。《打草竿》其义即指打草用的工具,辽士即借打草寄寓情怀,倾诉思乡欲归之心和对某些“丑类”的愤懑的。[2]

有曲调名《打草杆》,男妇皆能歌之,盖取扑灭丑类之意。[1]

《打草竿》除在云南一些地区流传外,清代中后期还传到四川。王濯亭《盐源杂咏》诗云:

背着羊皮四体寒。

试灯风急月团圆。

大家不唱琵琶玉,

新学滇南打草竿。

盐源是川滇交界处的一个多民族县。诗中所提滇南,当指今建水,因建水县羊街乡、白云乡农民传统花灯调中有两种分别名为《打草歌》《打草竿》的调子,羊街《打草歌》唱词中提到“得胜桥上大家吃杯长生酒,打草竿……”似把“打草竿”当作衬词,说明歌的原名可能叫《打草竿》。

《打草竿》产生于何时?文献说它的创作者是从北方来云南戍守的“辽士”。这里所说的“辽”,不是指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辽朝),因为辽朝的势力没有伸达南方,杨德軻的分析是对的。据笔者考证,契丹将士是在辽亡后,于13世纪,随蒙古军征战川滇而着籍下来,首先进军云南的是随蒙古忽必烈大军渡金沙江,由西路军兀良合台元帅率领进入禄劝水城(今云龙乡)的一支部队,而滇东北和建水一带也曾驻扎过契丹军和契丹的高级将领,当今这部分地区虽无契丹后裔遗迹,但契丹民歌肯定遗传下来,即有“北调南传的遗韵”。至于当年“辽士”唱的打草思乡之词则已找不到,为有助于进一步探研,特将杨德軻调查的两种歌调的六支歌曲中选录二首,以供参考。

打歌又称“跳歌”或“踏歌”,为山区契丹人所喜爱,有曲调简短、粗犷大方、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特点。歌词丰富,舞姿婀娜,意境舒悦亲切。打歌是在每年一度的关帝圣诞节举行。凡夜幕降临,主人便点燃篝火,在庭院中央摆一张篾桌,桌下罩一只大公鸡,桌上摆一个猪头,然后把三炷香插在猪鼻心上,布置就绪后,由主人预先聘请打歌头带头打歌,待男女青年聚拢后,即由新娘、新郎双手将托盘托着的猪头送给打歌头,打歌头接过托盘绕桌三匝,边走边唱,然后交给第二个歌手,再交第三个歌手。唱毕,便把托盘放在方桌上,由打歌头将三炷香插入猪鼻上,点燃香和油灯,使其彻夜不灭,然后打歌头领舞,后跟吹芦笙、竹笛和弹三弦的人,再后跟一群男女青年,打歌头边舞边唱:

阿哥阿妹打歌来,

不会打的学打来,

会打啰跟我来。

如果是在节庆夜晚,打歌则在村中广场举行,篝火通明,在打歌头带领下,当芦笙、三弦、笛子齐奏响时,青年男女立刻踏着音乐节奏边唱边舞。有时一人独唱,众人和声,有时男女二人对唱或合唱,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唱时,乐器必须暂时停止,众人停舞,轻轻踏步移动,每唱完一曲,众人齐喊“依——撒”,接着乐器齐鸣,众人齐舞。整个舞蹈动作和谐,别有情趣,所唱曲调多以《盘花名》《姐妹情》《跑马山歌》为主。由于打歌边唱边舞,兴致难尽,以致通宵不倦。

打歌曲谱绚丽多彩,通常唱的歌有《頰鸡摆尾调》《踏黄鳝调》《大翻身调》《小翻身调》《串花调》《三台歌》《跺脚歌》《葫笙调》《前进调》《前三步后二步调》等,这些调子大都没有固定歌词,亦要随意编唱。在唱完每段歌词后,都用“阿苏赛瞧着,亚苏赛等着”作为结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