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西南山区各种职业教育机构_底层视野_现代学

浙西南山区各种职业教育机构_底层视野_现代学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西南山区各种职业教育机构_底层视野_现代学4.1 浙西南山区各种职业教育机构浙西南山区最早的职业(实业)学校,是光绪三十一年在丽水县城创办的“利用织布学堂”。上述零星资料显示,清末以来浙西南山区的职业教育规模很小,各种教育机构数量少,招收学生也极其有限。为此在1945—1949年间,浙西南境内又办起了3所中等职业学校。同年7月学校改名为“省立处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从此浙西南

浙西南山区各种职业教育机构_底层视野_现代

4.1 浙西南山区各种职业教育机构

浙西南山区最早的职业(实业)学校,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丽水县城创办的“利用织布学堂”。次年,丽水县创办了“私立实业预利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云和县创办了“公立女子蚕桑小学堂”。次年,“处州工业实业学堂”预科班招生59人开学。宣统元年(1909),“处州利用实业学堂”创立。但是这些学堂规模都很小,办学时间也很短。浙西南山区最早创办的正规、长期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宣统二年(1910)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府属种植学堂”,开设蚕桑专业,1912年改名为“农业学校”,1916年改名为“处属县立乙种农业学校”,1923年改名为“旧处属联合县立农业学校”,1931年改名为“旧处属联合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35年与“旧处属联合县立初级中学”合并改办为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6年因经费困难而停办[2]274。

除了职业学校之外,少数普通学校或者工厂也附设有职业教育部门。宣统二年(1910)遂昌县官立两等小学堂附设了农业科,并开设蚕丝传习所,向民众传授栽桑、养蚕、制丝等通俗知识[2]333。丽水县的公立崇实两等小学堂在清末时也曾在高等班内添设蚕桑课目,试验新法养蚕,繁殖和推广日本蚕种[3]161。1917年省实业厅在龙泉筹办浙江省改良瓷业工厂,在该县宫头村设立了瓷业传习所,以传承和发扬历史悠久的龙泉青瓷工艺。该传习所负责人是龙泉籍的省议员蔡龄,他从江西景德镇请来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长邹如圭规划工厂和传习所的选址,又请来该校毕业生为教员,招收龙泉当地学生40名,设文理两类课程文科包括国文、英文、绘画等课程,理科包括物理、化学、陶业工艺、算术等课程),实行半工半读,举办2期后停办,工厂则在1934年停办[4]86-90。另外,1922年的壬戌学制试图将普通中学改制为综合中学,中等师范和职业教育都融于普通教育中。丽水的省立第十一初级中学由此开始兼设职业科,男生习农业、工艺,女生习家事、缝纫、园艺等[2]274。

另外,清末和民国前期有些县还办理了习艺所(或传习所、技艺局之类),向民众传授某种职业技能或生产经验。在青田县,光绪三十三年(1907)县署创办了一个平民习艺所,招收生徒聘请能工巧匠教习青田石雕技艺。宣统二年(1910),该县山口村的傅廷奎、周芝山、杨锡畴等人创办了改进图书石雕刻技艺局,聘请良工20人,招收生徒传授雕刻人物花卉等技艺。1913年,周芝山又创办了手工传习所,同样是传授雕刻技艺,次年停办。在景宁县,1913年县署奉令开办平民习艺所,1920年因资本亏蚀而停办。龙泉县公署则在1914年创办平民习艺所,设棉纱、织布、制伞三业,从温州等地聘来技师,招收生徒传授技艺[2]333。在云和,留日学生魏兰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回到家乡,与知识界和留日学生饶翼、梅汝林、许学彬、诸葛鸿等人一起创办了“云和习艺所”,聘请师傅,教当地民众制作肥皂、雨伞、粗纸、铁器等轻工日用品[5]337。缙云县政府于1914—1922年间在县城五云镇也办过平民习艺所,聘请县内较有名气的手工业师傅担任教员,为艺徒们传授技艺。习艺所学习期限为1年,每年招收一届乡村贫苦人家的15、16岁男子入学,分竹、木、棕3个班,每班16~18人。经费每年3000银元,由县政府按年拨付,艺徒入学不需缴纳任何费用,并能获得免费伙食和各种学习材料,制出的合格产品还能按产品价格的百分之七得到收益。一年学习结束后需经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前3名者还有奖金。有些宗族还将结业学员视同小学毕业生待遇,逢年过节能享受宗族派发“份子”的荣誉[6]165-167。

上述零星资料显示,清末以来浙西南山区的职业教育规模很小,各种教育机构数量少,招收学生也极其有限。这种状态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得到了一些改善。抗日战争时期,有7所外地职业学校迁入浙西南境内办学,其中一些学校在当地招收了一批学生。1941年4月,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和省立杭州高级护士助产学校迁入缙云县壶镇应庄村和雅湖村,一年后迁回临海。1942年3月,省立杭州高级蚕丝职业学校迁入缙云县壶镇五里牌,并附设丝厂。同年5月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入云和县赤石村,不久迁往龙泉。同年9月,原在丽水县碧湖镇办学的省立临时联合高级中学商科单独划出,正式成立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开设会计、统计两个专业。1943年7月,私立杭州大陆高级测量科职业学校迁入遂昌县城西街;原有5个班级、约200名学生,到遂昌后新招了4个班,生源大部分来自当地。1944年下半年私立永康崇实初级农业职业学校迁入遂昌县石练村,招收农桑科学生5个班、187人[2]274。这些外来学校有的在浙西南山区办学时间短暂,1年后即离开,有的则相对时间较长;其中省立学校是面向全省招生的,当地青少年入读的不多;而私立学校没有政府拨款,学校运作需要学费支持,所以往往面向当地招生比较积极。上述迁入遂昌的两所私立学校的表现即说明了这一点。(www.guayunfan.com)

抗战胜利后,外来职业学校相继迁出浙西南山区,导致此类学校数量一度下滑,几乎又回到了抗战前极端落后的境地。为此在1945—1949年间,浙西南境内又办起了3所中等职业学校。1945年8月,有浙江省保安处背景的私立武德农业学校在丽水西郊桃山招生开学;开办时先招收5年制农科1个班,吸收小学毕业生入学,聘请某大学农学院毕业的章乃焕担任校长。次年,学校迁往碧湖镇三峰村利用原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校舍办学。由于校舍宽敞,周围又有大批土地可供利用,学校增招工科与畜牧科各1班,学制改为3年,校名相应改为“私立武德工农职业学校”。该校于1947年暑期迁往杭州[7]158-162。1946年2月,“旧处属联立农工职业学校”在丽水县城内的高井弄口创办,当年招收高级农艺科新生1个班50人,由各县选送报考,学制3年。1948年由于缺乏实习场所,迁到松阳县原省立农业改进所遗留场所继续办学,续招两个班。同年7月学校改名为“省立处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从此浙西南山区有了第一所省立职业学校。到1949年上半年,该校共招收5届学生,有2届44名学生毕业,大多由学校分配到处属十县担任农业推广所助理技术员。1948年9月,省立处州医院建立附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15~30岁的未婚女性入学,学制3年,当年招收新生23名,但于次年7月停办[8]274-275。

从总体上看,清末和民国时期浙西南山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是相当落后的,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941年前仅有1所1910年创办的“府属种植学堂”坚持办学到1936年,最后也无法逃脱经费紧缺而停办的命运。1941年后几所外来学校的迁入或创办一度填补了该区域没有中、高等职业学校的空白,也为当地青少年提供了一些入学机会,但是1945年后随着外来学校的离开重又陷入低谷。此后虽然又有3所学校在境内创办,但随着私立武德学校在1947年的离开,到1949年时浙西南山区仅有两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合计不到两百人。从宣统二年(1910)的“府属种植学堂”到1949年的“省立处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省立处州医院附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近40年时间职业学校仅增加了1所。截至1949年上半年,全浙江省共有32所中等职业学校,按照10个地区计算,平均每个地区有3.2所,而浙西南山区所在的丽水地区仅2所,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至于地方政府、学校或者工厂附设的职业补习班、传习所之类机构,也数量有限,办学时间短暂。因此,近代浙西南山区的职业技术教育确实发展缓慢、非常落后。这使得浙西南山区中、高级专业人才如凤毛麟角。对于浙西南山区民众的经济生活而言,数量有限的学校毕业学生影响也很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