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透析与应对策略_和谐之声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透析与应对策略_和谐之声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透析与应对策略_和谐之声_九江三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透析与应对策略胡文能 曹荣星截至2009年,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如何帮助青少年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瘾”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北京青少年网络犯罪率惊人,90%的青少年犯罪与上网成瘾有关。”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透析与应对策略_和谐之声_九江三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透析与应对策略

胡文能 曹荣星

截至2009年,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如何帮助青少年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瘾”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www.guayunfan.com)

阿坶斯壮曾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做过详尽的阐述,他认为网络成瘾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网络关系成瘾,指的是沉溺于经由网上聊天或色情网站结识的新朋友;游戏成瘾,指强迫性地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成瘾,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或网络色情的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内容;网络强迫行为,指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冲动使网络用户去进行网络赌博或拍卖、购物等;信息超载,指强迫性地浏览各种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

二、网络成瘾对中学生有哪些影响

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习、身体健康、人际交往、思想品德等多方面造成影响,甚至诱发犯罪。“北京青少年网络犯罪率惊人,90%的青少年犯罪与上网成瘾有关。”网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在分析北京网瘾问题时透露出这一最新数据。

影响学习。长期上网、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其智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孩子的标准水平线以下,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位叫李正的学生,在初中就开始经常偷偷上网玩游戏。到重点高中择优班后,家长对他充满期望,学业的加重以及学校、家长的严格管理使他几乎没有可以用来上网的时间,他就利用晚上12点左右家长熟睡后去网吧玩游戏,直到凌晨5点左右又悄悄回到自己房间睡觉,然后直到家长叫醒上学。吃早餐的钱常被用作上网经费,上课期间就打瞌睡,人也日渐消瘦,成绩直线下降。

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泡在网上会导致生物钟颠倒,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引发各种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肠胃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甚至导致死亡。一位13岁少年迷恋游戏,整天泡在网吧里,易怒厌世,对人极为冷淡,甚至整夜不回家,最后被确诊患上精神病,这是发生在陕西省汉中市的一个真实故事。

影响人际关系。整日沉醉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很少与现实的人交往和沟通,最终会成为孤独的、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人。

道德认识模糊。沉湎于网络的学生会淡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道德认识模糊。我上届学生中有一个叫王飞的学生上网成瘾。他家里十分困难,父亲靠修自行车谋生,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由于儿子经常不按时回家,母亲就上街到各个网吧到处找,有几次病情发作跪在马路上大叫“王飞呀,你快回家……”直到警察将她带走。即使这样,她也无法感动沉迷网络的儿子。

三、为什么有如此多中学生上网成瘾

网络成瘾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我国为何有如此多的中学生上网成瘾呢?是什么心理使学生们如此痴迷网络呢?

1.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网络交往的特点。

(1)匿名性:是指网络交往中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不负责任,为所欲为。

(2)方便性:是指参与网络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很小,只要坐在电脑桌前,世界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3)逃避现实性:是指网络用户遇到烦心的事情时,可以不顾现实社会的约束在网上尽情发泄、倾诉。

美国学者金伯利·S·扬认为,“匿名性、方便性和逃避现实性”,使上网者易于成瘾。

2.其次,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中学生上网者的心理需求。

(1)情感表达的需求。不少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中的“心理断乳期”,他们情感丰富而困惑,网站的聊天主题大多是关于情感的,满足了现实中难以满足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2)性心理的表露。中学生身体发育迅速,性意识也随之苏醒。他们对性,特别是异性充满了好奇,而网上的匿名性使人们敢于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用担心社会评价。

(3)网上的娱乐心理。在网上玩游戏、聊天、听音乐,是中学生网民娱乐的主要方式。

(4)黑客心理。一般认为黑客(用高技术手段进行破坏和侵入的人)大多是青少年,好胜心强,责任感弱。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热衷聊天的占76%,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玩游戏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

3.中学生容易上网成瘾有着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1)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①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自制性和自律性较差,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②认知能力有限。中学生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虚拟网络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极易受到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的诱惑。

③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而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2)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①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很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②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单元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的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因忙于生计和工作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以致迷恋上网上的互动生活。

③教育环境。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正确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的是把电脑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他们“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四、应对策略

从以上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分析来看,上瘾的原因主要是心理上的,故不宜封堵而应该是疏导。其对策如下:

对策之一: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可邀请专家、教师为学生开设互联网知识讨论,上健康网;可定期开展网上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开展上网心理引导,宣传正确的上网心态,使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

对策之二:强化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学生远离黑色网吧;不断强化道德、法制、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坚决抵制网络垃圾的诱惑,防止出现不良思想倾向。

对策之三:多开辟健康有益的心理网站,为网络成瘾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治疗。

对策之四:增强心理防范意识,提高心理“免疫力”。中学生应遵守网络规则并提高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健全网络文明行为规范和法规,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对策之五:培养既懂心理艺术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心理辅导员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需要政府、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负面影响着青少年的同时,也正成为当下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我们只有以一种健康、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才可能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多一份成功,少一份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