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学者不要过早离开实验台的解析

学者不要过早离开实验台的解析

时间:2022-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者不要过早离开实验台韩启德当前浮躁的学风有其社会基础,历史、思想与制度根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克服浮躁学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眼前一点一滴做起。我遗憾地看到,有相当一批中青年学者过早地离开了实验台。

学者不要过早离开实验台

韩启德

当前浮躁的学风有其社会基础,历史、思想与制度根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克服浮躁学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眼前一点一滴做起。在此,我仅提一个倡议,就是: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台旁。

我遗憾地看到,有相当一批中青年学者过早地离开了实验台。我们有些留学回国人员,在海外取得学位,完成了博士后的训练,在回到国内的实验室后受到很大重视。学校为他们提供实验室条件与启动基金,给他们配备助手,在招收研究生方面也给予倾斜。他们很快,并且自认为理所当然地当起了“老板”,而“老板”的任务似乎就是去定计划、争资金、作报告、指挥学生、修改论文。他们越来越少甚至停止亲手做实验。实际上,不仅是留学归国人员,我们不少完成国内博士或博士后学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没有研究生干活无法进行科研。这股风似乎越来越盛,学者们在实验台旁的时间越来越少,离开实验台时的年龄越来越早,以致在不少实验室里,好像永远只看到研究生在工作。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

回顾科学史,绝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科学家在亲自实验中得到的。而这些意外所见只对有准备的头脑有意义。本人不亲自做实验,不亲自观察,很多这样的机会就会白白丢失,这是其一。自己不亲手做实验,实验技术就越来越生疏,当下属或研究生在实验中遇到技术困难时,就不会有能力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是其二。最后,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长期从书本到书本,从数据到数据,就会对科学问题失去直觉和灵感,创造力将由此枯竭。回忆我自己的研究经历,最具创新力、最出成果、效率最高的时期,是我带领少数几位年轻人并亲自动手做实验的那几年。环顾周围,也大致如此。

如果扩大到临床领域来看,道理也一样。记得吴阶平院士曾向大家介绍自己学习临床的经验。他在年轻时,对每一位阑尾炎病人,从术前病史、症状、体征、各类检查,到手术过程,到术后病理检查都作详细记录并仔细琢磨,他发现没有一例病人是相同的,从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当年‘肾结核病人很多,他也坚持这么做,最后发现一侧肾结核可以引起另一侧肾积水,这一发现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

过早离开实验台,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讲,基金申请过程繁复,得到基金后又有搞不完的检查、评审与写不完的报告;刚刚得到一点成绩,又要求报奖,层层报,重复报;科研基金管理死板,仪器试剂定购手续繁琐,杂事丛生;非业务会议过多,特别对小有名气的学术骨干,各种各样的会议数不清,道不明,推不尽。种种事情落到一个人头上,剩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从主观上讲,这是一个对科学的追求问题。如果从事科研活动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出于对研究对象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那么外界干扰再大,也还是能潜心研究,始终不离开实验室的。

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在1918年北大开学典礼的演讲中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要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错,我们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已经有一点资格了;但希望大家时刻不要忘记,我们要的不是资格,而是学问,是需要自己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让我们大家多亲自动手做些试验,多花一点时间与精力在实验台旁。这样,我们的浮躁就会少一些,学风会好一些,科学发现就会多一些,学问就会长得快一些,为什么不呢?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2002年11月22日,有改动)

附:韩启德简介

韩启德,男,汉族,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1962年至1968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学习。1968年至1979年任陕西省临潼县多所基层医院的临床医师。1979年至1982年在西安医学院攻读病理生理学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2000年历任北京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亦任第三临床医学院血管医学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其间,1985年至1987年赴美国埃默里大学进修,1989年至1995年每年3个月在美国埃默里大学任客座教授。

长期以来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在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研究领域获重要成果,主要结果在《自然》(Nature)与《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等杂志发表,曾于1993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另外,在心血管神经肽研究中也有较多成果,关于神经肽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心血管的作用以及病理生理的研究曾先后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国家教委科技一、二等奖。1990年获卫生部授予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1年获国家人事部与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何梁何利奖。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的论文已被SCI引用1700余次。主编《血管生物学》、《心血管药理学进展》等书籍,讲授《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受体学》等多门课程。1993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20余名、硕士生10余名、博士后4名。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4年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生物医学跨学科中心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现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