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附录三:谢希德著作目录_谢希德的故事

附录三:谢希德著作目录_谢希德的故事

时间:2022-05-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三:谢希德著作目录_谢希德的故事一段珍贵难忘的回忆—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教书育人,再立新功,1997年11月14日在宝钢教育基金颁奖仪式上的讲话,《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空间群不可约表示对称幂及反对称幂的简约,《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促进中日两国科学技术交流,《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附录三:谢希德著作目录_谢希德的故事

一段珍贵难忘的回忆—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海外归来参加祖国建设,《上海文史资料选辑》(八),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

思维超前,把握发展时机,《院士思维》(卷一),卢嘉锡,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把我校办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复旦教育》,1984年第1期。(www.guayunfan.com)坚持教育改革,创建两个文明,把复旦办成第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高教战线》,1986年第6期。

发挥综合大学理科优势,加速技术科学的发展,《文汇报》,1982年6月4日。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上海高教研究》,1984年第3期。

学校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1984年在上海召开的16所高等院校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发言。

从严治校,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中国教育报》,1987年11月19日。

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文汇报》,1990年4月15日。

正确地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上海高教研究》,1988年第3期。

让人才脱颖而出,《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尽快改变“近亲繁殖”的师资结构,《文汇报》,1980年10月6日。重视人才的层次结构,《文汇报》,1984年11月28日。

面向现代化,培养高质量人才,《高教战线》,1986年第6期。

开发浦东关键在开发人才,《新民晚报》,1992年8月9日。

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逐步完善导师制,《复旦教育》,1987年第1期。

我的决心和希望—在就任复旦大学校长时的讲话,《复旦校刊》,1983年3月。

在复旦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5月27日在复旦大学的讲话。

和青年同志谈谈爱国主义,《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从大学新生看中学阶段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人民教育》,1989年第4期。

为国家用好贷款,《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学以致用,促进“四化”,《复旦校刊》,1985年8月10日。

青年应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文汇报》,1989年10月17日。

为振兴中华而学习,《中学生数理化》,1986年2月号。

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新民晚报》,1994年3月9日。

我们大学生的责任—给《大学科技》的读者讲几句知心话,《大学科技》,1986年第4期。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教书育人,再立新功,1997年11月14日在宝钢教育基金颁奖仪式上的讲话,《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从第四届国际表面结构会议谈表面物理,《大学科技》,1984年第1期。

第五届半导体界面形成国际会议综述,《国际学术动态》,1995年第6期。

《高温超导基础研究》和《高温超导应用研究》序,《高温超导基础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2月。

《院士展望21世纪》序,《院士展望21世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高压缩氢气的阻光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空间群不可约表示对称幂及反对称幂的简约,《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关于Cu、Ag、Au、Si和Ge表面的吸附,《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坚持共产党领导,发扬人民政协优良传统—在上海市庆祝人民政协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为上海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献计出力,《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喜庆香港回归,弘扬爱国主义,《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刊》,1997年第14期。

为上海市的腾飞出谋献策—在庆祝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成立12周年大会上的欢迎词,《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刊》,1996年第51期。

98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国际研讨会开幕词,《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刊》,1998年第15期。

继承老一辈留学生的遗志振兴中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刊》,1989年第6期 。

发挥半边天的作用,迎接新的技术革命,《中国妇女》,1984年第3期。

中美关系任重道远,《文汇报》,1987年2月19日。

加强友谊,促进交流,《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中美着眼战略关系,两国携手夯实基础,《新民晚报》,1998年6月27日。

《曲折的历程》序,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经济—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举行的沪、港、澳、台企业家联谊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刊》,1997年第55期。

促进中日两国科学技术交流,《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思念和祝愿,《福建日报》,1984年4月14日。

仁者长寿,《新民晚报》,1993年12月21日。

发扬爱国爱校的光荣传统,群策群力努力建设新复旦,《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杨振宁传》序,《杨振宁传》,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吴健雄》序,《吴健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青少年科学百科全书》前言,《青少年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6月。

自然科学简明手册》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

《阿爸教现代科技》序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预测的失败,《新民晚报》,1997年2月12日。

由辩论夺冠想到的,《新民晚报》,1993年12月12日。

我的一天,《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不知老之将至,《新民晚报》,1992年10月7日。

人老心不老,《新民晚报》,1996年6月18日。

讲究方法多收益,《文汇报》,1993年1月11日。

序三代人的读书习惯,《新民晚报》,1992年10月7日。

《女人一生》序,《女人一生》,百家出版社,1994年9月。

珍惜学习机会,《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爱书、藏书、著书,《上海科技报》,1991年5月8日。

求知交友话集邮,《新民晚报》,1995年1月6日。

恭贺新禧,《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相濡以沫,鹣鲽情深,《羊城晚报》,1999年3月21日。

天钦和我,《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My Personal lmpressions About My Husband—Tianqin,《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Memorable Recollections of My Late Husband,《谢希德文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