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残秋桂花香_关于郁达夫的故事

残秋桂花香_关于郁达夫的故事

时间:2022-05-1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残秋桂花香_关于郁达夫的故事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 万丈光芒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北风啸啸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这首《一剪梅》,词和曲都很幽美,韵味悠长,意境深远,仿佛是专门为郁达夫而写,道出了他在东京一高读书时的心声和心情。

残秋桂花香_关于郁达夫的故事

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 万丈光芒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北风啸啸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这首《一剪梅》,词和曲都很幽美,韵味悠长,意境深远,仿佛是专门为郁达夫而写,道出了他在东京一高读书时的心声和心情。

郁达夫的真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亲情,二是友情。

送走兄嫂,孤身一人在东京之初,魂牵梦绕的亲情是祖母、母亲和兄嫂。这其中尤以对兄嫂的思念最为迫切。

长兄郁华,原名庆云,幼名廉生,字曼陀。对小弟郁达夫而言,他“实是兄而又兼父职的长辈”。(www.guayunfan.com)先父“弃养”他们三兄弟时,家境惨淡,苦不堪言。祖母戴氏62岁,年近古稀;母亲陆氏34岁;长兄郁华16岁,正在杭州读书;次兄郁浩9岁,似懂非懂的正念《三字经》《幼学琼林》之类;姐姐郁凤珍6岁,刚能帮助母亲洗洗碗筷;郁达夫4岁,什么事也不会做,而且疾病缠身;侍婢兼养女的翠花也是十五六岁,是母亲唯一的助手。

一家老幼7口,唯郁华是能独立生活的男子汉,也是全家的主要精神支柱。赡养老人,抚育弟妹成长的千钧重担,全落在他一人的肩上。

也就从父亲殡葬那天起,郁华就暗下决心,同时也是自觉地、义不容辞地挑起带领兄弟光大门庭、富贵乡里的重任。

自尊、自爱、自强、自重、自信、自立诸种美德,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年轻的郁华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确切地说,自父亲病逝后,郁华的所作所为都为家族增了光,添了彩,荣耀乡里,也为兄弟们带了个好头,起了模范作用。

16岁,仅仅16岁时,他就顺利通过县试,接着又跨过府试的门槛,考取了光绪己亥科院试的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

许多读书人,皓首穷经一辈子,连半个秀才都没有捞到,郁华小小年纪就补博士弟子员,不但在富阳一隅,就是在省会杭州,也是很了不得的大事。当专门为考中人家报喜的报子镗镗地敲着响锣把报单送到家里时,整个县城都为之轰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主动地帮忙搭起桌椅,把报单高高地挂在正中客堂的墙上。

一连数天,郁家的小院子都像过年似的,从早到晚,人来人往,宾客不断,特别是有孩子在私塾里念书的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领着孩子到郁家进行现场观摩,实地说教。

16岁就补博士弟子员,在封建科举时代,对学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殊荣啊!全家人都感到非常自豪,特别是一直坚持书香传统的母亲,她更加深信自己倾家荡产让孩子读书是做对了,并下决心让第二和第三个儿子也像她的大儿子一样读圣贤书,走科举路。

长兄获取功名后意想不到的一件件光环,以及报单高挂中堂时全家人的喜悦,和亲朋们吉祥的祝福、乡邻们羡慕的眼神,所有这一切,在童年郁达夫的脑海里都留下深刻的记忆。

科举废除,似乎断绝了读书人的仕进之途,但对郁华来说,却是柳暗花明,未来更是光明远大,不可限量。

大清王朝废除科举取仕制度后,郁华就读的养正书塾遂改制为杭州府学堂,他也随之成了新学堂的首届学生。三年期满,适逢浙江省选派一百名学子去日本留学,他也有幸名列其中。

三年前,传送长兄补博士弟子员的“镗镗”锣声尚在乡亲们的耳边回荡,如今,另一种喜讯又不期而至,正是天喜地喜人也喜,欢声笑语满院春。

官费放洋留学,郁华在富阳可算是第一人。他从省城回来的那天,码头上早已围满看热闹的街坊,小县城里也是万人空巷,争相目睹16岁补博士弟子员,19岁出国留洋的天才少年郎。

郁达夫就读的奎星阁书塾,张惠卿先生一大早便宣布放假一天,准许同学们去码头瞻仰郁华的风采英姿,意在让他的学生顺便沾点福气,今后也能皇榜高中。

霎时间,郁达夫的心中真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对长兄更是“高山仰之”。

郁华不仅学业超群,功成名就,前程如花似锦,而且工诗擅画,京沪诗苑画坛均占有一席之地。

郁达夫上学后,特别是对古典文学发生兴趣后,长兄的诗文便成了他自觉学习的范本。他认为:“长兄所习的虽是法律,毕生从事的,虽系干燥的刑法判例,但他的天性,却是倾向于艺术的。他闲时作泼墨山水,很有我们乡贤董文恪公的气派,而写下来的诗,贝Ii又细腻工稳。有些似晚唐,有些像北宋人的名句。”(郁达夫《悼胞兄曼陀》)

所谓的“乡贤董文恪公”,原名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号东山,“文恪”是谥号。清雍正年间进士,乾隆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工部尚书,赐紫禁城跑马,皇恩浩荡。

董邦达虽高官厚禄,养尊处优,但他对书法和绘画都有很深的研究,诉诸笔墨,堪称绝唱。其篆隶古朴典雅,直追汉唐;山水绘画宗法元人,多用枯笔,而气势磅礴,别开生面,乾隆帝为之题字的画作甚多。京城达官贵人,诗宗和画坛巨匠,争相与之结交,乾隆二十三年腊月二十四,董公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宗室敦诚家聚会,谈诗论画,一见如故,还应邀为曹氏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题签并撰序言,传为佳话。

郁达夫称颂长兄的绘画有“乡贤董文恪公的气派”,评价是很高的。

郁华满身文艺细胞,陶醉诗词,寄情绘画,但为了“法治立国”之大计,也是为让亲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他毅然放弃爱好,改学枯燥无味的法律,其志向,其毅力都非常人所可比。

他到日本之初,奉政府之命学的是速成师范,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按约定,这时他应该回到浙江服务教育界,为人师表。然而经过三年的耳闻目睹,他亲身体会到法治在日本明治维新及其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祖国缺乏的就是法治精神。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排除千难万险,留下来“进法政大学专修法律”。没有官费和经济来源,他就节衣缩食,并“以写稿所得充作学费”,终于学成而归,任职司法部门。

在没有父亲这棵大树庇荫的十年间,长兄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故乡,走出国门,落脚皇城根下,这是需要付出多少辛酸和汗水,忍受多么大的痛苦和压力。长兄做到了,而且做的是那样的完美和漂亮。

重要的是,在自己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是长兄的果断和智慧,把自己带人一个童话般的新世界。如果没有长兄无私的帮助,说不定自己尚在国内某个角落继续迷茫,人生将是另一种写法。

在日本与长兄一年的朝夕相处,郁达夫对长兄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及艺术造诣,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愈加钦佩和敬重。

早在日本留学时,郁华就以诗作闻名日本汉学界和诗坛。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黄海舟中》,已崭露头角。诗曰:

的烁初阳照海门,一波一抉荡秋魂。 万家巷哭逢新战,六幕天骄失外藩。 生事渐随华发尽,狂名犹拥布衣尊。 昆仑可作归墟想,却恐虬螭卧帝阍。

《黄海舟中》之后,数十首“东京竹枝词”更是引起日本诗学界的高度重视和青睐,称其是“清国俊髦”。1913年10月,他一抵达东京,征尘未洗,即去拜访“随鸥吟社”诸君。其“风雅余志”发布的消息是:“某夜郁曼陀君获野迦陵君联袂造访恬安君。郁君乃杭州富阳人,曾于我国留学,与彼国诗歌爱好者十数人结成思古吟社,钻研诗道。当时与余缔交,屡相往来,诗酒征逐。归国之后,荣任高官。此次身带公务,驻勤我国,本月初入京,数度枉道相访。同进晚餐之后,谈诗论画,竟至夜阑。得唱和诗数章……”

不久,郁华即被邀请加日随鸥吟社。

随鸥吟社成立于1904年,发起人大久保湘南、赖森槐南、冢原梦舟、榎本樱东诸君都是日本汉诗界一流高手。“随鸥”,乃取自李太白《江上吟》中“海客无心随白鸥”之句。

郁华在第二次来日本考察司法时被接纳为会员,“风雅余志”里有专门报道。

第九十六次鸥社例会,三月八日(第二个星期天)上午九时在上野三宜亭举行……又素精诗道者佐藤六石君与支那共和国郁曼陀君,被推荐为会友,既蒙诸君惠许,特恳赞同云云。顺便提及,郁君名华,曼陀其号也,浙江富春人。曩者曾留学我国,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科。既而归国,出任高等法院法官,今复东渡来日考察我邦司法事务。君尤善诗,夙与鸥社赞助人冢原梦舟,胜岛仙坡,大泽铁石,会友永坂石埭、岩溪裳川诸君,香国大师及余(霞庵)等诗酒征逐有年。有感于本社对诗道贡献甚大,君谓今后亦将为本社尽力。

在日本明治大正时代,也就是郁华留学的时候,以吟咏汉诗为乐的人比比皆是,而且各地都有吟社,每月定期聚会切磋诗艺,同时在报章杂志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辟汉诗栏,由著名诗人担任编选者。有条件的吟社,自己还出版发行吟诗杂志——刊登社员诗作,报道社内活动,宣传诗歌主张。

吟社的例会,为饮宴的方便,通常多以饭馆为会场。首先由各位先生作有关诗的讲义,结束后摆上酒肴,再由主持人出示当天的课题,然后大家按题目作诗。作诗时,又有分韵与分字之别。分韵,即分配韵字;分字,是拆开前人诗句取用其中一字。前者的场合称“得某韵”,后者的场合就写“得某字”,这是惯例。事先把古人的诗句在每张纸上写一个字,叫做“韵签”,每个会员按座次依序抽签。一到限定的时刻,各自将写好的诗笺交上,聆听先生的批评。还有柏梁体联句同样也常在席间进行,这是由汉武帝在柏梁台会集群臣每人即兴联句的故事演变而来的,只须七言一句协韵就行,不拘平仄,能兴会所至自然地变现出来便好。这样作诗,品评,到结束就散会。

另外,还有以大会的形式赛诗的,这是出题目征稿,截止后全部交给先生,请裁判优劣,分天、地、人三等选出佳作数首。铨衡的阶段是密封的,过一会儿便当场公布入选者姓名,赠予书画等奖品。

吟社的盟主多是诗坛德高望重的前辈,社员或门下弟子,或志同道合者。

郁华——一个异国青年,从在日本留学到成为法官再度来日,与已成堂堂一家,过着优游闲适生活的人相交,结成诗友,更进而被推举为诗社的会员,被视作是个雅友,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日本汉诗界对他的重视和推崇。

那时的郁华精力充沛,诗情勃发,不但加入了日本友人的随鸥吟社,而且还和意气相同的中国诗友盛倚南、杨少云、张怀奇等人组织发起思古吟诗社。并得到随鸥吟社盟主森槐南先生的大力支持,两社之间来往密切,时有唱和之作。

长兄曼陀井喷似的诗词创作,和他那热烈广泛的文学活动,郁达夫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羡慕之极,崇拜之极,同时也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他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的征程。

与长兄将近一年的零距离接触,郁达夫一方面享受到了慈父般的爱——情真依依、深厚绵长,这种感觉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另外在文学修养和认知世界等方面也得到了他的极大帮助,进步非常明显,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

长兄对郁达夫的这种超乎通常手足的情谊,极自然地形成了他对长兄一贯的尊重逾恒,拳拳服膺。长兄的教导,以至长兄的诗词,都铭记常新,而且多有模仿和借取。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间,长兄离开日本已经一个多月,思念之情常在心中缭绕。突然有一天,邮差送来一封来自祖国京城的书信。一看那娟秀清丽的字迹,郁达夫禁不住潸然泪下,这是长嫂陈碧岑的亲笔。

郁达夫与长嫂陈碧岑的关系很特殊,是多重感情复杂交织在一起的。

陈碧岑对郁达夫首先秉承的是“长嫂如母”的古训,在生活上对小弟知冷知热,关怀备至,使他感受到了母爱。另一层的关系是,两人的年龄十分相近,又朝夕相处,情感上更像是姐弟。从故国到日本,曼陀先生一直忙于他的司法考察和朋友间的来往应酬,无暇照顾他们。

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言语不同,地理不熟,更多的时间是他们俩在一起相互关照,消愁解闷。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曾有言曰:“三叔把嫂嫂当作亲姐姐看待,而把长兄当作严父,他有时向嫂嫂多要点钱花,有时把为女性所烦扰而作的诗写给嫂嫂看,又注明‘慎勿为曼兄见’。”

与夫君和小弟一起生活的这段日子,是陈碧岑的“启蒙黄金时代”,每当提起,她“总是显出满怀快乐的深情”。她曾对朋友如是说,他们三兄弟少年丧父,曼君又比达夫大12岁,很关心他的成长,对他自然比较严格。他是曼君第二次出国时把他带到日本去的,我们三人长日为伴,但达夫要说的话,要作的事,多半先跟我讲,需要征得他大哥同意的话,才由我转达。我们回国后,他在日本给他大哥的信没有给我的多,光是信中有诗作唱和的就有十几封。

郁达夫接到的这封京城来信是他和长嫂通信的开始。

因陈碧岑曾跟着小弟学过古诗的写作,所以她给郁达夫的信中也附寄了两首新作,以示对小弟的关怀和思念。《寄怀达夫弟二首》:

扰忆当时同作客,哪知今日独思君。 一家羁旅留京国,千里音书望暮云。 扶桑西望是长安,横海风波道路难。 何日小屏红烛底,相将斗句理盘餐。

第一首讲的是对小弟的思念之情,遥想数十日前,一家几口还在东京的寓所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今日却只能在凛冽的寒风里翘首相望,苦苦相思。

第二首是对东京岁月的回忆。当时的情景是,嫂嫂一边做饭,一边跟着郁达夫学习日语,或叔嫂两人边收拾餐具边探讨诗词创作,温馨的画面历历在眼前。

郁达夫的心情何尝不是如此!他的回信是:

接来书感惭交并。日妇多虚荣心,弟固知之,此后当有所戒矣。“犹忆他乡同作客,哪知今日独思君”,句浅而意深,自肺腑中流出者也。奉答四绝,并未加修饰,当请曼兄为之斟酌。咏史三首,曾博微名,不知果有新意否,弟实尚在疑似间也。日来读《南华》,若有所得,每于明月夜,踏梅影而放歌,几疑吾丧予也。浩兄前有诗云:“形纵难化心将死,蜡未成灰泪已冰。处士头街原不俗,英雄末路半为僧。”弟叹赏者久之,吾嫂亦曾见之否?弟卒业期尚遥,听盲人鼓瑟,正须等等等等也(富阳俗语)。曼兄年末南归,想起程在迩矣。家乡风味,想煞天涯游子,日来天作死灰色,每读“绿蚁金尊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时,辄依栏痴立,作木偶状。暝想家居对雪,脚踏铜炉,头披风帽,伸手试暖锅内肉圆光景,诚者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之苦也。黄任轩君尚在京师耶?弟现有日友某(泽田学士),系与黄同学,曾询黄近况。且云黄学英文植物名时,不记字母,但记英文字之形状,如a(哀)字则记作美人头,b(皮)字则记作敲破眼睛之半面等之类,弟为之抱腹笑倒者两日。不识果有其事否?若来时,可一问也。云南乱事,日人极力鼓吹,唯原白头反颇有赞成帝制意,殆因与大隈政见不合故也。沈蕴石君近来信,欲托弟购碑帖,饭店内买葱,不识其意何居?天寒甚,手冰矣。(1)

达夫顿首

郁达夫致长嫂陈碧岑的这封信内容丰富,情深意长。如果将它比喻成一幅多彩多姿图画的话,那么,它是由这样几个片断组成的。

第一个片断,是长嫂告诫小弟“日妇多虚荣心”,要警惕,而小弟则明确表示“此后当有所戒矣”。

郁达夫留学日本时,两性解放的新时代,早就在东京上流社会——尤其是知识阶级、学生群众里到来了。当时的名女优像衣川孔雀、森川律子辈化装之前半裸体的照相,妇女画报上淑女名妹的记载,东京闻人姬妾的艳闻等等,凡是以挑动青年心理的一切对象与事件,在这一个世纪末的过渡时代里,来得特别的多,特别的杂。伊孛生(2)的问题剧,爱伦凯的恋爱与结婚,自然主义派文人的丑恶暴露论,富于刺激性的两性观,凡这些问题,一时竟如潮水似地杀到东京。而他这个灵魂洁白,生性孤傲,感情脆弱,主意不坚的异乡游子,便成了这洪潮上的泡沫,两重三重地受到排挤、涡旋、淹没与消沉。

小弟多愁善感的情怀,以及对日本女性的好感与倾慕,长嫂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离去一个月就嘱咐他要切记不可掉进温柔的陷阱,否则,会遗憾、悔恨终生。

第二个片断,是叔嫂诗词唱和,一同沉醉在东京相聚时的美好佳境。

陈碧岑曾多次跟人讲,她写诗是跟夫君曼陀及三弟达夫学的,不过跟达夫学长进更大些,受益也最多。她这话倒是有根有据的。郁达夫在一封信中曾就女性学诗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吾嫂学诗,盛唐不及中唐,中唐不及晚唐。与其失之粗俗,宁失之纤巧,女人究竟不应作‘欲上青天揽日月’语。弟意李杜诗竟可不读,入手即应诵李义山、温八叉诸人诗。在宋则欧阳永叔、曾南丰、陆剑南诸家诗可诵。元明人诗弟未曾披读,故不敢言。然如王世贞、李东阳诸家究不合使闺阁中人模仿。吴梅村诗,风光细腻,唐宋诗之集大成者,家中曾有全集在,可取读之。不必半年,行见吾嫂之诗句较香菱更敏丽矣。清朝诗唯王渔洋全集可诵。赵瓯北、袁才子诸家诗瑕不掩瑜。近人樊樊山、陈伯严诸人则大抵为画虎不成之狗矣。沈归愚尚书最喜用好看字面,昔人之所谓至宝丹也。然女流诗人,正不可少此至宝丹,究竟堂上夫人,较庵中道姑为愈耳。”

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师生”关系,所以,郁达夫对她随信寄来的诗作都加以点评,称她的《寄怀达夫弟二首》“句浅而意深,自肺腑中流出者也”。

夕阳清晖里,绿荫花丛旁,一次次读长嫂的家信,犹如三春天气,喝了窖藏几十年的醇酒,芳香扑鼻,绵甜人口,朦朦胧胧地便醉人诗之佳境,心灵的故乡。《奉答长嫂兼呈曼兄》就是在这种情景下,步其原韵,一挥而就的:

定知灯下君思我,只为风前我忆君。 积泪应添西逝水,关心长望北来云。 昔年作客原非客,骨肉天涯尚剩三。 今日孤灯茶榻畔,共谁相对话江南?

这首诗的原注是:“侨寓牛込时,三人围桌烧炉,辄谈营东鹳山房事”。

“牛込”是他们三人在东京居住一年的寓所。“东鹳山房事”系指长兄出资为祖母、母亲建造的养老居所——松筠别墅。

垂教殷殷意味长,从今泥絮不多狂。 春风廿四桥边路,悔作烟花梦一场。 何须指日比长安,春水灵槎会岂难? 删去相思千万语,当头还是劝加餐。

看到叔嫂之间的唱和诗,一向不苟言笑的郁曼陀也动了感情,挥毫泼墨,跟着唱和起来——《酬达夫弟原韵》:

莫从海外叹离群,奇字时还问子云。 几辈名流能杭手,一家年少最怜君。 懒眠每凭乌皮几,好句争题白练裙。 夺得诸兄新壁垒,骚坛此席要平分。

曼陀先生学法律出身,长期在司法界任要职,小心谨慎,真情不轻易外露,也很少赞扬别人什么。而他的《酬达夫弟原韵》却动了真情,“一家年少最怜君”即是也,同时也对郁达夫的诗作给予了肯定和推许。“骚坛此席要平分”句既有赞赏,又有厚望。

第三个片断,说的是家事。

长兄如父,郁曼陀完全做到了。三弟达夫获得了官费留学资格,以后经济上也就不再有大的负担,继而便想到在杭州当新军的二弟郁浩来。

一介武夫,终不会有大出息,与书香门第的氛围也不吻合。他从日本考察司法回来,即把郁浩接到北京读医学,学一技之长,以便在乱世中安身立命,养家糊口。

在二哥的信中可能透露出了兄嫂将南归省亲的讯息,马上便勾起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家居对雪,脚踏铜炉,头披风帽,伸手试暖锅内肉圆光景”,是何等的美妙啊!

第四个片断,说的是长兄好朋友黄任轩在日本留学时的轶闻趣事,读之令人捧腹大笑。

郁曼陀与黄任轩在日本留学时认识,后来又同为京城小官吏,来往密切,关系甚笃。他的《静远堂诗》中有好几首是送给黄任轩的。如《夜别黄任轩》:

挥手出门去,四顾心含悲。 疏星照华屋,明河淡高枝。 天地自悠久,美人易淹迟。 跱中道散,相聚复何时。

凑巧的是,黄任轩的一个日本同学与郁达夫是好朋友。说起黄任轩时,他一方面托郁达夫打听老同学的近况,一方面也讲了许多这位同学滑稽可笑的事。

这封信用文学的语言来描述,看似一幅画,唱是一首歌。

家乡年迈的老祖母,也是郁达夫始终放不下的牵挂。

老祖母不识字,郁达夫曾给她寄去亲笔绘制的图画以取悦于老人家,以博欢笑。这是画在一张三十开普通练习簿纸上的钢笔画,画的是一个光头和尚的盘腿坐像,身穿袈裟,手持佛珠,画貌像他自己。画的右上方题着“东方隐僧佛像”六个字,郁达夫幼时小名叫荫生,故意取谐音为“隐僧”。这画的用意大概是说,我和吃素念佛的奶奶的心是相通的。

在当时通用文言体的情况下,郁达夫还给老祖母写过纯白话的通俗信。他知道祖母只能让别人念给她听,通俗就容易听懂。信是这样写的:

奶奶:长久勿见面了。想想看,实在是想归来。因为夏天路上勿好走,并且回来了之后,又要到日本来,恐怕到了那时候,奶奶又要酸心,所以勿回来了。

奶奶无钱使用,我也知道。但是我在日本,寄钱又寄不来,并且我也没有多少钱好寄与奶奶。我虽然为奶奶伤心,然而也不能为奶奶出力。

今年大哥似乎要想回家,到了大哥将要回家的时候,我教大哥私下交付五十块与奶奶就是了。

奶奶顶好勿要管母亲的事体,随她去说长也好,说短也好,总教装聋作哑,勿去听她就是。

老祖母接到这样的信,自然是十分快慰的,与远离的孙儿心贴得更紧了。

对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儿子养大成人的老母亲,郁达夫更是挂念不已,隔三岔五地总要往家写信。

老母亲认识不了几个字,来往通信总得别人代劳,很不方便。聪明的郁达夫就想出了个绝招,教母亲用英文字母拼写富阳话。因为英语仅26个字母,比较容易记住和拼写。

有一次同学钱潮看到郁达夫母亲的来信竟用的是英文,十分诧异,后经郁达夫解说,才揭开谜底。

友情和亲情一样,是人生须臾不离的精神支柱。

郁达夫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读书期间,与郭沫若、张资平相识,为他以后的文学革命活动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而与钱潮的相识,则是找到了他后半生及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保护神。

钱潮也是浙江同乡,年龄比郁达夫稍长点,家境相对好些,属中上等工商业者。所以,1915年一放暑假他便启程回乡省亲,据说在这期间举行了结婚大典。

洋学生结婚,女方又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中西合璧,新旧同合,盛况空前,为当地新闻的一大亮点。

郁达夫闻讯后,特作诗一首为同学祝福,题为《寄钱潮——时正新婚,赋此嘲之》:

海天云树久离居,青鸟西来绝简书。 旧雨无踪今雨杳,新人如玉故人疏。 怀归半为西湖景,惜别非关北里间。 何日吴山重立马,看开并蒂玉芙蕖。

有趣的是,钱潮当时并没有看到这首诗,而是在半个世纪后才看到。他在《我与郁达夫同学》中回忆当年的情景道:“那年夏天我回国探亲,在父母包办下结了婚,达夫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我的喜讯,才写了这首诗跟我开玩笑。诗中第二句‘青鸟西来绝简书’,可能是指我回国后一直没给他写信吧!其实,达夫自己也不大给我写信,这首诗当时就没有‘寄’给我,以至隔了整整67年,我才看到。”

钱潮是郁达夫东京一高同学中,唯一坚持走医学救国之路的人。他后来在上海、杭州等地行医,医德医术都很了得,人脉关系极广,而且始终与郁达夫保持着密切友情,终生不渝。

郁达夫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读的是预科,课程设置并不复杂,空闲时间较多。鉴于英语水平尚达不到与人自由交流的水平,“颇以为恨”,就报了个英语夜校进行补习。半个月之后,同班中忽然又添了两位新生。

一人蓄长发,戴白铜眼镜,穿高等师范校服,面白皙长方,笑时颇可人意,平时则傲然有骄人状。另一人则为短发,面亦白皙,着日本人服装。

因忙于练习英语口语,记单词,也就没有太留意这两个新来的同学。

大概是同为中国留学生的缘故,蓄长发者,多次目光炯炯地盯住郁达夫。

有一天下课之后,蓄长发的新生刚出教室,同班同学中就有人问郁达夫,认识不认识这个人,郁达夫回答不认识,继而又有同学问,他可否是中国人,同样,郁达夫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因问者和答者的声音过高,惊动了已出门的长发新生,他回过头来直视郁达夫,并热情地邀请他到寓所小聚。

郁达夫和新来的那个着日本服装的同学一道到他的寓所,入室交谈后,三言两语,便消除了隔膜,相互间将自己的年龄、籍贯、家庭、学校、嗜好等个人隐私全讲了出来。

原来,着日本服装的同学就是日本人,而戴眼镜者,姓胡,名浪华,江西人,正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

谈了一阵子,日本同学有事先走了,剩下二人,谈话更是海阔天空,漫无际涯,但却有一个中心——即中国古典诗词。临别时,胡将新作诗《远游》示之。

莽莽乾坤大,悠悠江汉情。 高林初吐月,芳草近连城。 奔走缘何事,安闲愧此生。 一挥吾欲去,佩剑事长征。

胡浪华的诗是有才情的,郁达夫看后,遂以“元日”作断句代言。“病里怯乾元旦酒,尊前愁煞隔年人。”

对他即席而作的“断句”,胡浪华惊讶不已,极为称赏。

在他乡找到诗的“知音”,两人都很高兴。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富士山的山麓峰顶,都曾留下他们引吭高歌,谈诗抒情的身影,并且义结金兰,终生友好。《寄浪华,以诗代简》就是他们友情的有力见证:

远方昨夜到双鱼,向我殷殷索著书。 不是江郎才调尽,只因司马惯慵疏。 一枝休叹小安栖,牢把雄心勿自迷。 才大由来人易弃,须知尼父尚栖栖。 正伤帝意忌雄文,客路飘蓬又遇君。 犹喜空中楼阁在,诗乡田地得平分。 世路难同蜀道行,望君仔细数前程。 人情不及春冰厚,莫向孤狸揭至诚。

这组诗在表明,相识之后,他们的诗词唱和是频繁的,而且相互欣赏、推崇。“诗乡田地得平分”句即是最好的注脚。

胡浪华《书怀》诗中有“一生肝胆向人倾”句,对郁达夫颇有触动,故感慨道:“人情不及春冰厚,莫向狐狸揭至诚”。希望和友人共诫勉。

又如《论诗绝句寄浪华》:

驿楼樽酒论文日,意气飞扬各有偏。 记得小桥明月否,落花闲煞李龟年。

这首诗讲述的是他们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岁月,尽管狂妄偏执,却是一腔热血求真谛,日月可鉴。

遗山本不嫌山谷,无奈西昆学者狂。 欲娇当时奇癖疾,共君并力斤苏黄。

这首诗说古道今,目的是为中国诗坛贡献微薄之力,再现唐宋的辉煌。

少陵白也久齐名,诗圣诗仙一样评。 谈到离骚伤怨句,始知空阔谢宣城。

这首诗表明,他们二人对浪漫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屈原、谢朓等人都是很推崇的。

惨绿啼红忆六朝,韩文杜句想风标。 销魂一卷樊川集,明月扬州廿四桥。 少年怀抱各清真,我爱妍华尔爱新。 翻得当时公案否?论诗海内第三人。

总之,《论诗绝句寄浪华》表明,他们二人是对中国古典诗词和诗人,有过多次的交流和探讨,意见虽不尽一致,但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却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