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亥年残秋偶作[]

亥年残秋偶作[]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 据《鲁迅日记》,此诗于1935年12月5日书赠好友许寿裳,收入《集外集拾遗》时题作本题。是一首《亥年残秋偶作》:……[1]笔者认为,这是一首鲁迅晚年向挚友倾吐心声,感慨人世和人生的抒怀之作。[3]当时的许多评论家,也都认为鲁迅的文章“冷酷”、“冷”。无论如何,鲁迅先生总让我们于“绝望之中见到了希望。”[4]许寿裳:《 <鲁迅旧体诗集>跋》,编入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曾惊秋肃[2]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3],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4]荒鸡偏阒寂[5],起看星斗[6]正阑干[7]

【注释】

[1] 据《鲁迅日记》,此诗于1935年12月5日书赠好友许寿裳,收入《集外集拾遗》时题作本题。亥年,即乙亥年,为公元1935年。

[2] 秋肃:肃杀的秋天。

[3] 菰蒲尽:菰,一种水生植物,生于河边、陂泽,可作蔬菜,果实如米,可食。蒲,一种水生植物,可织席。故用菰蒲指食宿。菰蒲尽,即无可食宿,无处归宿。

[4] 竦(sǒng)听:直起身子听。

[5] 阒(qù)寂:寂静。

[6] 星斗:指北斗七星

[7] 阑干:指星斗横斜貌,比喻夜将尽,天将破晓。

【赏析】

这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首诗。

此诗是应鲁迅的挚友许寿裳“索书而书者”。据许寿裳回忆:

去年(1935年)我备了一张宣纸,请他写些旧作,不拘文言或白话,到今年(1936年)七月一日,我们见面,他说去年的纸,已经写就,时正卧病在床,便命景宋检出给我。是一首《亥年残秋偶作》:(按即此诗,兹从略)……俯视一切,感慨百端,沙漠前途,奋斗益力,于悲哀绝望中,寓熹微的星光也。[1]

笔者认为,这是一首鲁迅晚年向挚友倾吐心声,感慨人世和人生的抒怀之作。而许寿裳作为受书赠者,对此诗的理解,也算是知己之言。

先生晚年,随着健康的不断恶化和病痛的时常发作,死亡的阴影和“时不我待”之感常萦绕在心中。他在1936年《死》一文中说:

有一批人是随随便便,就是临终也恐怕不大想到的,我向来正是这随便党里的一个。三十年前学医的时候,曾经研究过灵魂的有无,结果是不知道;又研究过死亡是否苦痛,结果是不一律,后来也不再深究,忘记了。近十年中,有时也为了朋友的死,写点文章,不过好像并不想到自己。这两年来病特别多,一病也比较的长久,这才往往记起了年龄,自然,一面也为了有些作者们笔下的好意的或是恶意的不断的提示。

从去年起(笔者注:即1935年),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罢——但要赶快做。这“要赶快做”的想头,是为先前所没有的,就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记得了自己的年龄。却从来没有直接的想到“死”。

直到今年的大病,这才分明的引起关于死的豫想来。……[2]

因此,鲁迅先生在对于“死”的阴影愈益明晰,关于“死”的豫想日益分明的感受之中,俯仰人生,感慨万端,写下了此诗。

首联“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是说自己曾经惊心于肃杀的秋气降临人间,又怎么敢在自己的笔端诉说春天的温暖呢?!鲁迅先生生于中华民族危难深重的时世,年少时又逢家道中落,饱尝了世态炎凉之感和人生之艰辛,少年时又志在救国于危难之中,并立志要改变国民的精神。但举目天下,古老的中国一片肃杀之气,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的失败和失望,当然使鲁迅觉得,自己即使有满腔的热情,也难以用温暖的笔触表现、描绘这个国家和时代。他说:“我的小说出版之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个青年批评家的谴责;后来,也有以为是病的,也有以为滑稽的,也有以为讽刺的;或者还以为冷嘲,至于使我自己也要疑心自己的心里真藏着可怕的冰块。”[3]当时的许多评论家,也都认为鲁迅的文章“冷酷”、“冷”。即使在鲁迅年过半百之后,少年之志虽然未泯,但积重难返的故国仍是满目疮痍,仍致使他感慨百端,在绝望、希望中咀嚼着寂寞和孤独。

第二联:“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句,则正是抒发了作者感慨百端的状况:茫茫尘海,世事沉浮,金风萧瑟之中,一片肃杀,对此,只令人百感交集。笔者认为,句中的“沉百感”和“走千官”对仗,“走千官”应当也是百感交集的意思,而不是如有些注家所认为的“国民党的高官纷纷南下逃走”。这首诗的基调是鲁迅个人的情感的自我抒发,如果在这里把“走千官”理解为“国民党的高官”,则与诗中的语境不合,意思太显突兀而不可理解。

三联:“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句,则感慨了自己境况的孤独无依,梦想的破灭无着,以及故国不堪回首、何以家为的悲哀,正如他在《无题(烟水寻常事)》一诗中所发出的感慨一样。鲁迅时常感到自己的孤独,这都可从他不同时期的文章之中见出。他在1933年写的《题 <彷徨>》一诗中就写道: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因此,可以说,自从鲁迅先生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之后,《题 <彷徨>》一诗中所表现的孤独的战士的形象,和这种战士的孤独感,是伴随着他的一生的,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本诗中,他觉得自己的心,像一个渔翁一样在江湖漂泊,无所归宿;而有时候自己突然在梦中梦见自己从空中坠地,醒来后发觉仍是中夜,惊悚之间,齿发俱寒。这又正如鲁迅所说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无论绝望、希望,在未成为现实之前,都如虚妄的梦。老来的孤独无依、梦想无着,则是多么的悲哀啊!

第四联“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句,则抒发了作者在中夜听鸡鸣,对未来仍充满了希望的信心。竦起身子,侧耳倾听,想听一声鸡叫,却没有听到一声鸡叫。天正值中夜,一切偏都寂静。于是诗人披衣走出房门,仰望天空,却看到北斗星已经横斜,天就要快亮了!最终,诗人于孤独绝望之中,还是又看到了希望。鲁迅的诗,常于绝望的描写之后,让人见到光明的希望,如《秋夜有感》、《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都先渲染了绝望的场景和情感,诗末却以亮丽的色彩和笔调,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如本诗的这第四联。无论如何,鲁迅先生总让我们于“绝望之中见到了希望。”

鲁迅一生的好友许寿裳认为,此诗:“哀民生之憔悴,状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俯视一切,栖身无地,苦斗益坚,于悲凉孤寂中,寓熹微之希望焉。”[4]这是很精到的理解。

全诗文辞典雅,对仗工整,含蓄蕴藉而意味深长。

【注释】

[1]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28页,编入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2]《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未编·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10页。

[3]《鲁迅全集》第7卷,《集外集·俄文译本 <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4]许寿裳:《 <鲁迅旧体诗集>跋》,编入鲁迅博物馆等选编:《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