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摄山秋夕作①

摄山秋夕作①

时间:2022-0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注释]①摄山—即栖霞山,在今南京市东北。空明—明亮澄澈的状态。本诗为五言律诗,押庚韵,韵脚为“惊”“生”“明”“征”。这首诗从声、光两个方面出发,描写了摄山秋夜的情境,角度和结构均属独特。诗发生的场景,准确地说,应该是秋夜将阑、天欲破晓时节的景色。

屈大均

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

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

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

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

[诗人简介]屈大均(1630-1696),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广东番禺人。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注释]①摄山—即栖霞山,在今南京市东北。②积翠—苍翠的落叶堆积一处的情形,谓之积翠。③入—映照,显出。空明—明亮澄澈的状态。④晓—雄鸡在清晨的报晓。⑤远征—指远行之人。

赏 析

本诗为五言律诗,押庚韵,韵脚为“惊”“生”“明”“征”。这首诗从声、光两个方面出发,描写了摄山秋夜的情境,角度和结构均属独特。

诗发生的场景,准确地说,应该是秋夜将阑、天欲破晓时节的景色。前四句只是追摹晚间睡眠时候所感觉到的动静,而不是眼前景象:秋日林间并不阒寂,而树枝摇动作响,树叶飘坠,宿鸟频惊;诗人疑心是遭遇了风雨(才会有如此动静),但实际上只是落叶和过于明亮的月色,使得宿鸟不能安栖而躁动。于是,作者下床,推开为落叶所堆积围绕的木门,看到一汪澄澈空明的潭水,渐次听到雄鸡报晓之声,而披衣起身,想念起了远行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