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芦花千里霜月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芦花千里霜月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时间:2022-05-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芦花千里霜月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一年春天,梅尧臣因公来到洛阳,欧阳修与他遍览洛阳名胜,相谈甚欢。欧阳修因事未能出席此次聚会,在大家的一致认可下,他得到了“逸老”的雅号。欧阳修却坚持己见,要等调查结果,不肯轻易判决。数日后,王曙接到逃兵服役地的公函,称此逃兵事出有因,不应处死,请交还服役地,由当地官员处置。于是,王曙离开之前对欧阳修表示,待

芦花千里霜月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一年春天,梅尧臣因公来到洛阳,欧阳修与他遍览洛阳名胜,相谈甚欢。之后,二人决定去嵩山,并邀请了杨愈。这次出游激发了他们三人的创作欲望,对于他们三人而言,每一处名胜都值得他们欣赏,值得他们用文字记录。

一路上,接连入目的美景令他们目不暇接。他们感叹着那双峰中断的天门山,山巅的云霞轻轻浮动,仿佛近在眼前;他们惊讶于那自然形成的天池,清澈见底,却能在夜里发出龙鸣般的巨响。

游山玩水的时光是那样快乐,也是那样容易流逝。转眼春季已到尾声,夏季即将来临,一行人怀着意犹未尽的心情踏上了归途。回到洛阳后,梅尧臣又一次告别了欧阳修,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秋季,梅尧臣又一次因公前往洛阳,与好友们聚会。此次聚会上,梅尧臣看着面前这些好友,突然想到唐代白居易与“八老”游洛阳,并被后人作《九老图》一事。他想,此时自己与这些好友不也如当年的白居易和“八老”一般吗?于是他提议,依圈中好友之性情和特长,各奉雅号。(www.guayunfan.com)梅尧臣此议一出,立刻得到好友们的赞成。很快,除了钱惟演和谢绛因官高位尊未被列入之外,其他八人都被赋予了一个符合他们特性的雅号。

欧阳修因事未能出席此次聚会,在大家的一致认可下,他得到了“逸老”的雅号。然而,他得知此事后,却心生不悦,认为此“逸”意为他为人放纵,不够检点。虽然梅尧臣向他解释了此“逸”取的是才华超逸之意,可是欧阳修仍然不肯接受这一雅号。最后,在欧阳修的极力要求下,大家同意了他给自己起的“达老”雅号。

此事过后不久,梅尧臣又将返回河阳。欧阳修携三两好友为梅尧臣送行,送行之宴上,他们以昔日贤人佳句为韵,各自作了五首绝句,并将这些绝句编成了诗册。

闲来无事,有朋相伴,游山玩水,佳作百篇。这样的生活对于文人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然而,这样的生活又是受到局限的。只有在安定祥和的社会中,这些文人雅士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一旦时局发生变化,他们的安定生活也注定会受到影响。

明道元年(1032年),宋朝出现了一个劲敌——西夏。西夏原本是由羌族的一支党项所建的小国。宋朝成立后,赐西夏赵姓,封当时的国主赵德明为“夏王”。赵德明死后,他的儿子元昊在契丹的支持下开始频频侵扰宋朝,攻占州府,令宋朝陷入了一场危机。

明道二年(1033年)冬,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朝中政局开始出现动荡,并出现各持政见的几个派别。二十四岁的宋仁宗在支持他的一批大臣的提议下,将范仲淹上调回京,任右司谏一职。

范仲淹这个名字人们并不陌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出自他笔下。此人年少时生活清苦,常以冷粥为食,却心系天下,在晏殊的推荐下,任秘阁校理一职,后因过于直谏,触怒皇太后而被贬。如今,皇太后过世,宋仁宗急于改革,这才想起还有这样一位贤臣,于是重新重用范仲淹。范仲淹也不负宋仁宗之托,上任之初即在江淮、京东地区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大获民心。

欧阳修非常敬佩范仲淹,认为身为谏官就当如此,无畏权势,直抨时弊。由此,他作了篇《上范司谏书》:

月日,具官谨斋沐拜书司谏学士执事。前月中得进奏吏报,云自陈州召至阙拜司谏,即欲为一书以贺,多事,匆卒未能也。

司谏,七品官尔,于执事得之,不为喜,而独区区欲一贺者,诚以谏官者,天下之得失、一时之公议系焉。今世之官,自九卿、百执事外至一郡县吏,非无贵官大职可以行其道也。然县越其封,郡逾其境,虽贤守长不得行,以其有守也。吏部之官不得理兵部,鸿胪之卿不得理光禄,以其有司也。若天下之失得,生民之利害,社稷之大计,惟所见闻而不系职司者,独宰相可行之,谏官可言之尔。故士学古怀道者仕于时不得为宰相,必为谏官。谏官虽卑,与宰相等。天子曰不可,宰相曰可;天子曰然,宰相曰不然。(节选)

欧阳修在文中提议应“朝拜官而夕奏疏”,“伏惟执事思天子所以见用之意,惧君子百世之讥,一陈昌言,以塞重望”。这篇文章使欧阳修与范仲淹产生了交集,也注定了他在日后无法远离那一场“朋党”风波。

那一年,钱惟演受到弹劾,被贬出京,他的离开使那些曾因他而聚集起来的文人们十分伤怀。欧阳修对钱惟演也十分不舍,他是知恩图报之人,想到钱惟演曾经对自己的关怀和倚重,不由得“徒零涕以怀恩”。

钱惟演的离开拉开了离别的序幕,在他之后,洛阳各位任职期满的官员纷纷被调离。先后送走了各位好友,欧阳修有些寂寞,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独自唱吟却无人和之的境地。他很想念那时每日有好友相伴,一同在山间游乐创作的生活,可是现实却不许他如此了。

接替钱惟演留守一职的是王曙,此人性格与钱惟演不同,虽也是爱才之人,却不喜文人们时常游乐,故而时常斥责他们。习惯了游山玩水的文人们对此感到不适,却因职位之碍,不敢言怒,只有欧阳修敢于反驳。

一次,王曙以寇准旧事为例,训斥下属不应生活奢华放纵,否则便会像寇准一般招致杀身之祸。在场的官员听了,全都畏惧得不敢多言,欧阳修却起身对王曙说,寇准之祸不在于贪杯,而在于他不知退步,年事已高仍居高职而不放手,这才使他遭人迫害,最后流落而死。

此时的王曙也已过致仕之龄,欧阳修此言,虽明指寇准,却也有指他之意。不过,王曙心胸宽广,听过欧阳修之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他的见解心生赏识。之后,欧阳修的一个决定更使他意识到其是位精明干练且胆量十足的人。

在处理案件时,欧阳修时刻记得母亲告诉过他,他的父亲对犯人总是存有怜悯之心,每次审案,必谨慎至微,多究细节,尽量帮他们找到可轻判的理由。于是,他也遵循父亲之法,严加调查之后才断案。

一次,欧阳修负责审判一名逃兵,按照当时的法律,逃兵应该问斩,可是欧阳修一直认为此事还有隐情,于是迟迟不肯判决。王曙听说此事之后,责怪欧阳修太过畏首畏尾,应立刻判处该逃兵死刑。欧阳修却坚持己见,要等调查结果,不肯轻易判决。

数日后,王曙接到逃兵服役地的公函,称此逃兵事出有因,不应处死,请交还服役地,由当地官员处置。想起若不是欧阳修坚持己见,此逃兵早已命丧九泉,而自己则要承担误判之名,王曙惊出一身冷汗,不由得佩服起欧阳修来。

代任西京留守的两个月里,随着与欧阳修的接触越来越多,王曙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也越来越欣赏他。于是,王曙离开之前对欧阳修表示,待到他回朝,必然向朝廷推荐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