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去年绿鬓今年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去年绿鬓今年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时间:2022-05-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去年绿鬓今年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熙宁四年九月,苏轼与苏辙前往颍州探望欧阳修。一次,欧阳修与苏轼谈起用药之事。苏轼插花起舞,为欧阳修送去迟到的生日祝福,欧阳修十分感动。于是他接连跪拜两次,应下了欧阳修的嘱托。欧阳修感到很欣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欧阳修在此书中主张“事信”,即艺术也应具有与生活相同的真实性。次月,欧阳修旧病齐发,无法起身。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六十六岁的欧阳修病逝于颍州家中。

去年绿鬓今年白_关于欧阳修的事迹

熙宁四年(1071年)九月,苏轼与苏辙前往颍州探望欧阳修。得知两位高徒要来探望自己,欧阳修十分高兴,急忙吩咐人准备酒菜,准备与两位高徒畅饮一番。此时的欧阳修已然老态龙钟,头发全白,耳聋眼花,可是见到苏轼和苏辙后,他的眼中立刻闪出了喜悦的光芒,精神也一下子好了许多。

苏轼和苏辙的到来让欧阳修冷清的院子里多了几分生气。细心的苏轼看得出,欧阳修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所以他尽可能多地陪伴在欧阳修身边,以解他的孤单寂寞,并时常妙语连珠,引得他开怀大笑。

一次,欧阳修与苏轼谈起用药之事。欧阳修说,从前有医生在对待因乘船时遇风受惊而病的病人时,会从船舵被汗浸染之处刮下些碎末,与丹砂、茯苓等一并煎了,命病人服下。病人服下后,病症全消,甚是奇妙。

苏轼闻之,玩笑道,若此法当真有效,那么想要治疗那些昏庸懒惰之人,只要给他们服下一些由笔墨烧成的灰烬即可;想要治疗那些贪官,只要给他们喝伯夷的洗脸水即可;想要治疗那些奸佞之人,只要让他们吃比干吃剩下的饭即可……苏轼一连举了许多类似的例子,逗得欧阳修大笑不止。看到欧阳修开心的样子,苏轼心里也好受了许多。(www.guayunfan.com)在苏轼和苏辙的陪伴下,欧阳修又一次来到了西湖。秋风瑟瑟,湖边的草木已经枯萎了,不过芙蓉和晚菊还开得很灿烂。苏轼插花起舞,为欧阳修送去迟到的生日祝福,欧阳修十分感动。

苏家兄弟祝恩师福寿绵延,然而欧阳修却称自己“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已过花甲之年的欧阳修看得很开,他知道自己一直体弱多病,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离开人世,所以他不在意自己的生命会在何时结束,只想在有生之年好好地生活、平静地生活。

欧阳修用豁达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心态,苏轼听了,有羡慕,也有不忍。当听到欧阳修对他说要将文坛的发展托付予他时,苏轼心中没有惊喜,只有难过。他知道,欧阳修是在托付后事,这也说明欧阳修自知时日无多了。于是他接连跪拜两次,应下了欧阳修的嘱托。欧阳修感到很欣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神宗也没有忘记远在颍州的欧阳修,祭祀大典在即,神宗下旨,命欧阳修一同出席。可是,欧阳修对此类祭典没有一点儿兴趣,在他看来,这种祭典只不过是劳民伤财,对民生和国计没有一点儿作用。于是,欧阳修以身体欠佳、不便远行为由推辞,神宗知道欧阳修身体不好,也没有勉强他。

苏轼与苏辙离开后,欧阳修的家中又只剩下他与那“五一”之物。少了谈天之人,欧阳修便将时间和精力用于编写《诗话》,这是汉族文学理论史上第一部以“诗话”为名的著作,由于是欧阳修所作,所以也被后人称作《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

欧阳修在此书中主张“事信”,即艺术也应具有与生活相同的真实性。欧阳修认为,诗歌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也应该具有史传著作之用。另外,他还主张在言语方面精工细琢,避免过度修饰,以及在处理言与意、事理与好句的关系时,要注意“意新语工”。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好友赵概从南都前来拜访,欧阳修为其接风,并邀请吕公著一起参加,冷清许久的小院又热闹了起来。交谈之中,想起二人从初识时的互不理会到现在的相谈甚欢,欧阳修与赵概都不由得笑了,同时也感慨时光匆匆,一转眼他们都已不再年轻。赵概离开时,二人相约来年再聚,却不知这一别竟成了二人的永别。

六月二十一日,欧阳修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了六十六岁寿辰。按照常理,六十六岁是大寿,应当大行操办,可是欧阳修一向从简,而且身体欠佳,所以只有他的家人出席了他的生日宴会。他的亲家兼好友吴充从京城寄来厚礼一份,令他非常感激。

七月,《居士集》五十卷终于编定。次月,欧阳修旧病齐发,无法起身。欧阳修的家人焦急万分,急忙请大夫来为他诊治,欧阳修本人却淡定得很。欧阳修早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也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回想自己的一生,他感到此生已无憾。

欧阳修平静地将四个儿子叫到床前,看着他们悲伤的神情,平静地安慰他们不要难过。他交代儿子们:“韩公与我一生相知,出处进退,无不了然。我死之后,就请韩公为墓志铭。”儿子们连连点头答应。

看到儿子们应了下来,欧阳修松了口气,仿佛又看到了西湖美景,看到了那湖边盛开的鲜花,以及来往的游人。他向儿子们要来纸笔,用最后的力气在纸上写下了四句诗:

冷雨涨焦陂,人去陂寂寞。

惟有霜前花,鲜鲜对高阁。

这四句诗也成了他一生的绝句。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六十六岁的欧阳修病逝于颍州家中。远在京城的宋神宗得知他的死讯,为之休朝一日以示悼念。他的好友们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都很心痛,纷纷作文以悼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苏轼身在杭州,离颍州较远,没能及时赶到恩师身边,“匍匐往救”,令他深感惭愧。他的弟弟苏辙身在陈州,离颍州较近,于是匆匆赶去,在欧阳修的灵堂之上致了祭文

八月十一日,朝廷赐欧阳修“太子太师”之衔。欧阳修为宋朝奉献了大半生心血,终于可以永远地清闲了。

在为其母下葬后,欧阳修曾指着母亲墓边的空地说,自己以后要葬在此处。然而,按照北宋规定,身为朝廷大臣的他只能葬于汴京周围五百里范围之内。于是,他的妻儿将他的灵柩护送至开封府新郑县旌贤乡刘村,盖棺立碑。碑上如欧阳修所愿,是韩琦亲笔写的祭文。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近千年过去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虽然永埋于黄土,但他的品格却在世上永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的事迹和作品流传在这个世界上,为世人所赞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