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2022年天津京剧演出安排

2022年天津京剧演出安排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代宗师赵松樵_春华秋实一代宗师赵松樵赵绪昕赵松樵,字润泉,曾用艺名九龄童。他9岁主演《恶虎村》,一鸣惊人,得“九龄童”艺名,直到16岁更名赵松樵。赵松樵先生曾先后被选为天津市文艺工会主席、和平区人民代表、河北区政协常委、市政协第三至第六届委员、中国剧协天津分会副主席。剧作家、评论家翁偶虹先生称他为“全才赵松樵”。赵松樵基本功极为扎实,文武兼备,唱念做打技术全面,无一不精。

一代宗师赵松樵_春华秋实

一代宗师赵松樵

赵绪昕

赵松樵,字润泉,曾用艺名九龄童。1901年生于梨园家庭,1996年末逝于天津。原籍山东武城。

其父赵鹏飞(原名赵青山,又作庆山),在皮黄梆子两下锅的太原广福班即“科里红”,先为穷生,后改工武生、武丑。出科后,常演于天津、北京、上海、山东、东北各地。所演《云罗山》、《回荆州》、《鸳鸯楼》、《盗银壶》、《跑马卖艺》等多有私绝,技艺超群。

其姐明月英(别名杨君波、杨月波)演老生兼武生,老生戏宗谭(鑫培),武生戏宗黄(月山)。她于1912年搭北京喜连成班演出,开男女同台合演先河,轰动京都。1922年以后,去了新加坡,是把京剧推广到南洋的第一批女伶之一。上世纪40年代回国,定居上海,此后便息影舞台。(www.guayunfan.com)赵松樵家庭自父以下,成四代梨园世家。松樵之子赵云鹤为文武老生和红生名家,久居江南。松樵女儿赵云铭曾工文武花旦。松樵之孙赵玉博工文武小生,三位孙女亦毕业于南京戏校等。

赵松樵从6岁起随父亲和姐姐练功,7岁登台,人誉“小神童”。他9岁主演《恶虎村》,一鸣惊人,得“九龄童”艺名,直到16岁更名赵松樵。

他少年在天津有幸为谭鑫培配戏,在《桑园寄子》里饰娃娃生邓方,亲聆谭大师说戏。1912年进北京喜连成科班学习和演出,萧长华亲自为他取名赵喜祥,并与侯喜瑞、高喜玉、陆喜才、吴喜年等结为金兰。他在“喜连成”时主演过《云罗山》、《宦海潮》、《佛手橘》、《打鱼杀家》、《失空斩》、《洪羊洞》、《独木关》、《连环套》、《长坂坡》、《战马超》、《翠屏山》、《挑华车》、《请宋灵》等数十出戏。

16岁时,他首次南下上海。1916年11月至12月在杭州第一台与梅兰芳、王凤卿、何月山、小孟七、冯子和、姚玉芙、李桂芳、于振庭、姜妙香、李兰亭等南北名角同台演出。1919年,他先在烟台和张少甫合作,8月又与唐韵笙、马武成、高三奎、一盏灯等联合组班演于海参崴。翌年,他在哈尔滨大舞台与杨瑞亭、马德成、程永龙等同台演出。1921年在上海共舞台与盖叫天合演《劈山救母》、《七擒孟获》、《楚汉相争》等戏。1922年在天津广和楼挑班,其间他与梅兰芳、余叔岩、瑞德宝等同台演堂会戏。转年,于上海丹桂第一台和高庆奎、王汇川、刘奎官、高福安、筱九霄、金少山等联袂演出由他编导的《呼延庆出世》等戏。1924年在上海,他先与程砚秋、郭仲衡、侯喜瑞、言菊朋、王瑶卿、李洪春等合作演出《雁门关》等戏,后与王瑶卿、李洪春等合排八本《雁门关》,另与林树森、金少山合作演出。此后,将近10年他主要演于东北地区,前期在哈尔滨大舞台,后分别主持安东松柏、大连宏济、新京新民各大戏院的演务和梨园公会。1935年应上海共舞台之邀,用3年时间编演了34本《火烧红莲寺》。其后,受邀天蟾大戏院,再后连任4年上海更新舞台后台经理兼主演。1945年应白玉艳约请,帮助他们排演《荒江女侠》、《三侠剑》等戏。在共舞台和赵如泉并挂头牌,排演《宏碧缘》等剧目。第二年他接受周信芳盛邀,在黄金大戏院挂特牌与之合作。1947年在天蟾戏院和唐韵笙友情合作,同时参加演出的还有高雪樵、李春元、李刚毅、叶盛长、张云溪、张春华、李宝奎、宋遇春等。

解放初期,赵松樵曾担任南京市平艺员(解放军军管会文艺处管辖下相当梨园公会会长)。1950年他由宁来津途中,在济南拜会尚小云和程砚秋。到津后,在大舞台先加盟新艺剧社,转年,筹建了天津扶新剧社,任社长。1956年组建天津建新京剧团,任业务团长。1954年,天津市举办第一届戏剧会演,他与李桂春双演全部《独木关》。上世纪50年代在津期间,他与谭富英、裘盛戎等著名京剧艺术家多有来往,马连良、张君秋等都曾观看过他主演的《古城会》。

1977年,赵松樵任天津京剧二团艺术指导,七十多岁高龄的他,始终心系舞台,练功不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更是把传艺和总结经验放在首位。1981年年初,他与李万春合作连演4场拿手戏《斩颜良》,引起不小轰动。同年9月,又和杨荣环、尚长春等合演《龙凤呈祥》,再次轰动剧坛。为了将他的表演艺术更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并以此作为资料保存,1980年,文化部专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他主演的《刀劈三关》、《举鼎观画》、《徐策跑城》录像。事隔六年,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建院50周年庆典活动中,85岁高龄的赵松樵与厉慧良合作演出《八蜡庙》一剧。1988年,为庆祝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他不辞年迈,再粉墨登场,演出《古城会》、《扫松下书》。翌年,天津文化界有关部门特为他举办了舞台艺术生活82周年纪念大型演出。1991年天津电视台录制了专题片《才长艺广赵松樵》,他以九旬之躯演录了《南天门》、《云罗山》、《路遥知马力》、《走麦城》等剧片断,播出后反响强烈。

赵松樵先生曾先后被选为天津市文艺工会主席、和平区人民代表、河北区政协常委、市政协第三至第六届委员、中国剧协天津分会副主席。1980年以80高龄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赵松樵一生经历近一个世纪和半部京剧史,他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惊人的创造能力,创立了赵派艺术,取得丰硕的艺术成果,并长期和全国一流京剧大家同台合作,南北驰誉,是位大师级的京剧艺术家。他戏路宽、应工广、会戏多、善创新、基本功深厚、技术全面,且集演、编、导、教于一身,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确立了赵派艺术,被业内和媒体誉为“能派泰斗”。剧作家、评论家翁偶虹先生称他为“全才赵松樵”。概括起来,松樵先生的业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技艺全面而精湛的创造型京剧表演艺术家。赵松樵基本功极为扎实,文武兼备,唱念做打技术全面,无一不精。他本工老生兼武生,红生戏和净角戏亦称翘楚。他早期的老生戏以谭(鑫培)派为基础,武生戏以俞(菊笙)、黄(月山)派为楷模,且家学渊源。后来,他博采众长,自主创新,遂成赵派。凡唱工戏,他均能以声传情、一气呵成、别出新韵。他的念白字清味厚、喷口有力、抑扬顿挫皆入情理。他的做派能因人而异,或潇洒飘逸,或雄浑豪迈,手描指画、眼领神引,浑身是戏。至于他的武功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技巧高难新奇,多有私绝,北京富连成社长叶龙章赞他(九龄童)“长靠、短打皆擅”,他在上海有“赵云首席”、“标准余千”和“三条腿(即三位腿功最好的武生)”之一的美誉。他的关公戏驰誉南北,所扮关羽沉雄稳健、威风凛然、庄重大方、气宇轩昂,享有“红生名家”和“活关公”的雅号。他在净行中占有重要一席,以“活颜良”饮誉全国,另有“活潘璋”之称。他扮的张飞、魏延、青面虎、张定边、高登、姜维等,均身手不凡,人各一面,留下口碑。一名演员一生能演活一个角色,让观众认可一个人物,已属不易,赵松樵却能获得诸多的美誉,实属难得,足见他艺术的博大精深,成就斐然。他表演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始终坚持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和演戏要塑造人物的艺术原则,以“武戏文唱”、“文戏武演”的创作方法,调动尽可利用的程式和唱念做打技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人物情感服务。这是高层次的艺术指导思想和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他尤其善于有文有武、连唱带打的戏路,这正是谭派正宗的艺术神髓。赵松樵不愧是刻画人物的行家里手,他才11岁时在北京喜连成演《宦海潮》中的小孩角色于少云,就感动得观众声泪俱下,纷纷向舞台投币掷金,表达对剧中人的同情和体恤。然而他演《下河东》中的奸臣欧阳方,演到欧阳方逼赵匡胤时,竟气得观众往台上扔香蕉皮和橘子皮。人物不同,场景各异,产生的艺术效果有天壤之别,但是,剧场的反响的强烈程度却是相同的。应该说,赵松樵是“演人物”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当之无愧的,他刻画人物时“发于内而形于外”的艺术功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赵派的另一个特点是艺术上无门户偏见,广收博纳,将南北风格熔于一炉,标新立异,锐意创造,自铸别鼎,形成南北兼融的艺术风格,这是他一生艰辛求索的硕果。赵派的再一个特点是与时俱进,他的戏常演常新,永不满足,从不凝固,精益求精,总能给人以新感觉、新视听,直到他90余岁时还在研究老戏的改法。只有像他这样,京剧才能发展进步,走向繁荣。

赵松樵的表演艺术成就博得同行艺术家们的推崇和尊重,并给予高度评价。王正屏称赵师之艺“无不私绝”,小王桂卿称赵师“成了赵派”,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袁世海在松樵先生在世时则称其为”硕果仅存的老夫子”。

二、戏文满腹而作品齐身的编导家。作为演员,赵松樵独立编导或与人合作编导的剧目,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无出其右。他早在十五六岁时就自己编演了新戏《金鞭记》(后又名《呼延庆打擂》、《呼延庆出世》),在之后的40余年里,各地剧团时常搬演,影响广泛。他首创的京剧《云罗山》,被唐韵笙、李少春学演,他原创的《汤怀自刎》(又作《汤怀尽忠》),有唐韵笙、李万春学演。

他的剧目创作分有四类:1.京剧传统剧目中不少由他编演的原创之作,例如《汤怀自刎》、《木兰关》、《益都泪》、《罗丝山》、《落伽山》,连本戏《武乡侯》、《关公》、《鹦鹉救真主》等。2.移植别剧种剧目,改编为京剧演出,例如根据昆曲创编的京剧《红须客》,根据梆子戏改编成京剧的《云罗山》、《宦海潮》、《汉阳院》、《北汉王》、《佛手橘》、《苦中义》,据弹词或评话本编演的《张文祥刺马》等。3.参与编演的大量连本戏,例如《火烧红莲寺》、《观音得道》、《佟家坞》、《永庆升平》、《飞龙传》、《诸葛亮招亲》、《卧薪尝胆》、全部《岳飞》等。4.加工改编传统戏为自派风格的老戏新演,例如《汉阳院·长坂坡》、《骂杨广·南阳关》、《刀劈三关》、《智取北湖州》、《斩颜良》、《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等。据不完全统计,他原创的剧目有十几个,移植编演的有十来个,自编自演或合作编演的连本戏有二十余个,总数达上百本集之多,至于小幅改动的剧目,不计其数。

三、桃李天下的宗师和京剧文化遗产的卓越传承者。赵松樵在京剧艺术方面广通博见,学贯南北,熟悉各家派别艺术特点,被誉为“活字典”、“活化石”、“戏库”。1925年,24岁的他盛意难却,首开山门收徒,之后陆续拜他为师的正式弟子有40余位,遍布全国,皆成名家,有的成为各地京剧团体的骨干和领导,有的成为戏校名师,他们又再传带出无数后起之秀。弟子有:山西的李铁英、陈云超,上海的周云起、刘宫阳、夏云?、刘泽民,天津的小盛春、魏伟,江西的王超群,福建的郭云涛,河北唐山的徐荣奎,辽宁的小王虎辰、焦麟昆,黑龙江的王志英,吉林长春的孙震霖、陈金柏,安徽的陈鹤昆等。赵松樵先生以传承京剧艺术为己任,爱惜人才,甘为人梯,传授不分门里门外,倾囊相授。更加可贵的是他教戏育人不图私利和回报,不为树立个人门派,全心全意为了京剧的发展和繁荣,扶助提携他人。天津的老年和中年京剧名家,大多向他讨教过。即使北京的高盛麟、叶盛长、傅德威、高宝贤、赵世璞、侯少奎等,也无不专程来津向他讨教。上海的王正屏、小王桂卿、小高雪樵,杭州的宋宝罗、赵麟童,以至今天活跃在全国京剧舞台上的名家陈少云、裴永杰,均得到松樵先生的指导。他不仅限于京剧的传承,还教授过河北梆子名家王伯华、高明利,天津评剧院、天津杂技团及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舞蹈演员们,为弘扬民族文化建功卓著。

赵松樵先生享年95周岁,是一位德高望众、成就卓著、德艺双馨的大艺术家,是20世纪京剧兴衰的见证人。为了全面总结他的艺术经验和贡献,发扬他的勤奋创造精神,中国戏剧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了《赵松樵评传》一书。作为一代名伶的他人虽去,但他的赵派艺术和高尚艺德,以及拼搏的创造精神,却楷模永存,泽及后世,青史留芳。

(发稿编辑 杨秀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