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建文帝真的自焚了吗_历史趣事

建文帝真的自焚了吗_历史趣事

时间:2022-06-3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建文帝真的自焚了吗_历史趣事围绕皇权的争夺,从不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常理,而是按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游戏规则。明建文帝正是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中逊了江山,丢了皇位,最后竟自焚而死。建文帝认为削藩时机到了,并宜早不宜晚。建文帝的意图很明显,目标直指燕王朱棣。虽然连他自己也不相信建文帝死于自焚,朱棣仍然广发消息,并作有祭文。据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也就是说,建文帝在火中自焚了。

建文帝真的自焚了吗_历史趣事

围绕皇权的争夺,从不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常理,而是按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游戏规则。成王败寇,兔死狗烹,这是争夺皇位成与不成的终极结局。明建文帝正是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中逊了江山,丢了皇位,最后竟自焚而死。

↑明惠帝朱允 明朝第二位皇帝,生于洪武十年(1377),深得祖父朱元璋的喜爱,洪武三十一年(1398)即位,时年21岁,年号“建文”。

建文帝削藩(www.guayunfan.com)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庙里的小沙弥,历经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力败群雄,才推翻元朝,开创了大明基业。他深知江山得来不易,要想守住这江山,这权力,必须要有才德的后辈才能做得到。他有26个儿子,如果太子之位立得不好,难保不会出兄弟相残的局面。况且普天之下,从古至今,唯有立长子为太子,世人才不会有非议,他的弟兄们也没意见。于是,他在登上皇位的同时册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可天有不测风云,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年仅38岁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这令朱元璋异常伤心。根据嫡长继承制度,皇位应传给太子的长子,即虞怀王朱雄英。但在洪武十五年(1382)五月,朱雄英已死,这样朱标的次子朱允就成为首选。

朱元璋素来喜爱允儒雅仁柔,知道他有仁德之心,可这一点又令他担忧。因为作为一个皇帝,如果太过仁柔,则容易为刚强之人所制。他也曾考虑过四子燕王朱棣,这个儿子倒是文韬武略,是个不错的人选。可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受到大臣的反对,他们说,“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那时朱元璋的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旦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就这样,在洪武二十五年,朱允被封为皇太孙。那时,他还只有15岁。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明太祖Lo朱元璋驾崩。朱允 ?受遗诏登基当了皇帝,号“惠帝”,改年号“建文”。朱元璋果然没看错人,这位儒仁怀柔的新皇帝欲以文德治天下,他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人,对先朝的政治实行改革,一洗前朝的尚武之风,实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宽松的政治环境赢得臣民的赞叹,这段时期史称为“建文新政”。

建文帝生长于安定的环境,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熏陶,可他那二十几个拥兵自重的叔叔实在是他的心腹之患。他知道这些藩王叔叔没一个是好惹的,而且都未必将他放在眼里。

当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这些宗藩权势很重,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三千,多则数万,其中以燕王朱棣势力最大,野心最盛。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宗藩为“三忧”之一(另两忧为边防和河患),多次上疏,而朱元璋却不允许改变这项政策,甚至加以杀戮。

建文帝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只有燕王朱棣和他在的场合,朱棣以手拍他的后背,用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不意儿乃有今日!”那时他已经是皇太孙。恰巧这情景被朱元璋看见了,责问朱棣怎敢如此无礼。建文帝急忙为朱棣开脱,但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自登基不久,屡有大臣上疏,建议削藩,以保皇位无忧。建文帝认为削藩时机到了,并宜早不宜晚。他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削藩建议,先剪除其余诸王,再向燕王开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剥夺了周、湘、齐、代、岷五个藩王的实权,将他们废为庶人。建文帝的意图很明显,目标直指燕王朱棣。

虽然连他自己也不相信建文帝死于自焚,朱棣仍然广发消息,并作有祭文。但建文帝的坟墓在哪里,至今也没有人知道。

离奇自焚

燕王朱棣在性格上很像他的父亲朱元璋,有尚武的倾向,就在身边诸王被一一削藩的时候,他早已心生杀意。就在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援引祖训,以清君侧、诛齐、黄为名,誓师北平,举兵“靖难”,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在战争初期,建文帝的兵力占绝对优势,然而儒仁的他下了一道圣旨,即“我要活的叔父”。正是这道圣旨使得朱棣逃过了多次劫难,妇人之仁最终让建文帝将自己推向了深渊。

四年之后,燕军兵临南京城下,宫廷之内乱作一团。没多久,南京城内的谷王、曹国公李景隆擅自打开金川门投降。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南京被燕军占领。等朱棣到了皇宫,却看见宫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建文帝和他使用的宝玺均没了踪影。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几乎没有人反对。这一年,朱棣称帝,改年号为“永乐”,史称明成祖。

据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太宗实录》记载,朱棣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朱棣,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大起,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他蹈火而死。也就是说,建文帝在火中自焚了。《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意思是,你怎么这么傻,我来是为了清除你身边那些使坏的大臣,却想不到你竟自寻死路。

朱棣为了让天下知建文帝已经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明末崇祯帝就曾说,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于是,建文帝的尸体就成了他究竟是死是活的关键。研究者认为,显然朱棣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尸体,不然堂堂国君岂会没有坟墓?另有一种说法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实际上他并不相信“自己焚燃说”,臣下又有“惠帝(建文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的说法。

可见朱棣自己也不相信建文帝是自焚于火中。他后来的种种举动都表明,他曾经多方查找建文帝的下落。在永乐三年(1405)六月,朱棣命令郑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郑和七下西洋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查找建文帝下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五年(1407)又派人以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查建文帝踪迹。据康熙三十年(1671)由云贵总督范承勋主持纂修的《云南通志》(问世早于《明史》48年)卷30“建文帝”一节根据当时掌握的史料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太宗(朱棣)夜召入殿问状,(胡)对曰:‘某(建文帝)固在,然天命人心去之已久,无能为也。不若姑置之度外,在陛下成就圣德,在彼获终余年。’太宗颔之,遂罢四出之使者。”也就是说,对建文帝的查找直到朱棣病死前一年始终没有放松。

在明清两代的多种著述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燕兵攻下金川门后,建文帝本欲自尽殉国,翰林院编修程济劝说他逃出南京以待日后。此时宫中少监王钺说:“高皇帝(朱元璋)临终时留下一只铁箱,并嘱咐在大难临头时才可打开。”待众人砸开铁箱后,发现里面有三张和尚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三套僧衣、僧帽,还有剃刀一把、文书一纸及白金十锭。文书上用朱笔写道:“应文从鬼门(皇城太平门内的一扇小门,仅容一人通过)出,余人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于是建文帝和吴王杨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分别自认度牒上“应文”、“应能”、“应贤”三人名号,由僧官溥洽削发为僧后分别逃出。神乐观住持王升受高皇帝托梦,驾小船接应。逃出后流亡至西南。这个传说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有不可思议之感,难道全能的朱元璋早就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建文帝究竟是不是自焚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直到今天,史学界仍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朱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