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小火车上的老阎锡山_关于民国的故事

小火车上的老阎锡山_关于民国的故事

时间:2022-06-2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小火车上的老阎锡山_关于民国的故事民国的革命,最主要的是打倒军阀,这个连军阀自己都知道,但问题是得首先确定谁是军阀——事实上每一方都宣布对方是军阀。阎锡山出道很早。窄轨火车是命运赠送给山西和阎锡山的一个奇怪的礼物。阎锡山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和民国的头号高个子名人冯玉祥站在一起都不显矮。精明的阎锡山看透了自己的处境。阎锡山犯的致命错误是低估了张学良。阎锡山制造的这场赌局很快就结束了。

小火车上的老阎锡山_关于民国的故事

民国的革命,最主要的是打倒军阀,这个连军阀自己都知道,但问题是得首先确定谁是军阀——事实上每一方都宣布对方是军阀。大革命的响亮口号就是“打倒军阀”。可是,一路走来,人们却发现总有那么一些军阀,他们似乎有一种魔力,不管谁打都打不倒。这些常青树式军阀看成民国政治的一道风景线。

最打不倒的军阀当然是阎锡山。

阎锡山出道很早。武昌起义的炮声一响,作为山西军队标统的阎锡山就审时度势,杀死总督,宣布山西独立,成为“山西王”。这时候,蒋介石不过是陈其美手下的一个团长而已,而张作霖、吴佩孚等人还在苦苦奋斗,远远没有熬出头。

阎锡山之所以谁来了也打不倒他,首先是因为他的地盘是山西。这块被太行山和吕梁山以及黄河封闭住的黄土高原,自古至今就是割据的好地方,外边的势力不管多强大,要啃下山西这块骨头都极其困难。在古代,地理的险要是难以逾越的,而在现代,随着新式道路的兴起,地势就没那么重要了,但可巧的是,山西有一个独特的东西让阎锡山仍然可以依靠天险,那就是闻名于世的窄轨铁路。(www.guayunfan.com)正太铁路上的窄轨火车

很多人以为著名的窄轨火车是阎锡山的大发明,其实这完全是误会。窄轨火车是命运赠送给山西和阎锡山的一个奇怪的礼物。山西通往外界的铁路是1902年修建的,那时阎锡山还默默无闻呢。因为这些铁路是跟法国银行借款修建,所以设计、发包都是由法国工程师来完成。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大清政府才发现铁路被设计成了窄轨的——说白了,这是因为成本问题做的一个偷工减料。在法国人看来,有多少钱就建多少铁路,钱少,铁轨自然就窄。

在兵力运输全凭铁路的年代,山西的小火车是外来军阀不可逾越的大障碍,所有的快速兵力到了阎锡山面前都完全失效。阎锡山只要控制着铁路,外来人根本无从下嘴。山西就像他的一个坚硬的外壳,他进可以出兵中原,退可以缩回自己的壳里,所以成就了与中华民国共同存在的三十八年“山西王”的霸业。

山西的外壳虽然坚硬,但也有很多劣势:一、山西很小;二、山西离政治中心北京太近,容易受到强势对手的攻击。因此,要想长久执掌山西,必须有投机性格,必须有勇气当一个永远的两面派甚至多面派。阎锡山正是这样一个人。

阎锡山是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和民国的头号高个子名人冯玉祥站在一起都不显矮。他眉毛出色地往天上挑着长,加上冷酷的目光,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阎王爷”之类的词,但实际上阎锡山颇温文和蔼,他一口带着醋酸味儿的山西口音听起来也显得极其朴实。总之,他是一个内心和外表严重不符的人。

为了保住山西地盘,阎锡山可以做任何在外界看起来令人不齿的事情,第一件就是拥护袁世凯称帝。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蠢蠢欲动要当皇帝的时候,他发现中国的实力派没有几个附和他,包括他最信任和仰赖的冯国璋、王士珍等人。袁世凯放眼自己势力最强的北方,只有阎锡山不是他的心腹人马,而且是辛亥革命时抢着起义独立的人。以袁的实力,如果阎锡山不听话,正好可以把他拎出来当典型干掉。

精明的阎锡山看透了自己的处境。当时他手里只有七千多人马,四面都被袁世凯的势力包围,自己如果像别人那样高调保共和,必然被灭,于是一横心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拥护袁世凯称帝,并因此被封为“中华帝国”的“一等侯”。阎锡山这一招是稳赚不赔的,如果袁世凯侥幸成功,自己当然是“开国元勋”,如果袁世凯失败,远在南方的反对力量对自己这个山西王也鞭长莫及,到时只要发个电报变换大旗,他还可以继续留在革命阵营。

袁世凯当然失败了,虽然比阎锡山预料的还要快些。阎锡山背上了后世最大的骂名,但外界怎知道他保存山西地盘的一番苦心?

阎锡山戎装照

阎锡山做的第二笔投机大生意是在抗战时期所谓“三个鸡蛋上跳舞”。阎锡山的山西外壳再硬,在日军的强大压力下也显得有些脆弱了。在攻陷山西大部后,日军用极快的速度把山西的窄轨火车改造成了宽轨,这对山西的生态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阎锡山又戏剧性地被各种势力包围起来,这三种势力都不好惹:东边是日本人,西边是共产党,南边是国民政府的中央军。阎锡山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敲打算盘,看自己应该把砝码怎么巧妙地放好,以让三方力量保持均衡,从而保存自己的最后一股元气。作为一个曾经的钱庄学徒,他算得很好,生生地从历史洪流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可以设想,如果民国的政治生态永远不变,“山西王”阎锡山会一直存在下去。和其他地方军阀不同的是,他有很高的政治理想,他真心想让山西好,所以在这块他说了算的地方,他敢于试验各种政治模式,包括类似共产党的土改。这些更大大提高了他在山西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军阀,阎锡山要计算外面势力的此消彼长,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还要在自己的个人野心和现实之间做各种计算。他不满足于小小的山西,总想到中原大地上也去踩几个脚印。随着年龄的增长,野心越来越超过理性,有好几次他终于按捺不住,直接跳到了舞台正中。

阎锡山第一次出山是联合冯玉祥等反抗蒋介石。蒋介石的异军突起是对军阀世界的一个挑战,阎锡山很精明地陪着蒋介石把南方的各路诸侯一一降服,这使他自己的行情也水涨船高,成了中国的第二号政治人物“中华民国陆海军副总司令”。阎锡山当然知道蒋介石会卸磨杀驴,拿自己开刀,于是抢先出手,把那些反对蒋介石、同时又到处找大旗做虎皮的人召集到了一起,包括汪精卫、陈公博等,从政治到军事对蒋介石发起了强大的攻势。

和蒋介石斗,阎锡山并没有把握,但他自己预判总有五成的胜算,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小心精明的老油条,而是一个拿着一堆筹码的赌徒,如果赢了,他就是新的国家元首,再谨慎的人也禁不起这个诱惑。

当一个赌徒陷入赌局太深的时候,他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误判,尤其是当他感觉手中的筹码似乎比对方更多的时候。阎锡山犯的致命错误是低估了张学良。作为比张学良的爸爸张作霖出道还早的资深军阀,阎锡山认为这个“少东北王”不过是个沉溺酒色的花花公子而已,不敢离开东北老窝。为了保险起见,阎锡山打算用出钱的办法稳住张学良,但山西商人的一个弱点是太过吝啬,张学良看到阎锡山派人送来的钱,心里就打定了主意,和蒋介石送来的钱物相比,阎锡山简直是在打发要饭的了。

阎锡山制造的这场赌局很快就结束了。张学良的入关让战局一夜之间发生了质的变化。阎锡山输了,而且差点把山西老本都输得一干二净。全国老二的政治地位拱手让给了只有二十几岁的张学良。

阎锡山连夜逃往远离山西的大连。在那里,他可以得到日本势力的庇护。这是他一生最失意的时刻。但是,民国的生态毕竟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时候最愿意挽救他的人正是他的敌人蒋介石。为了牵制一夜之间坐大的张学良,蒋介石有必要让阎锡山延续在山西的影响力,所以一纸任命又让阎锡山败部复活,重新回去当山西王了。

经过这次失败,阎锡山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他再也不愿出山和蒋介石竞争了。绝大部分时间他都躲在山西,继续经营他的小王国。看着老年阎锡山的照片,我们恍惚间会以为那是蒋介石。这两位长相本来大相径庭的人在老年变得很像。这主要是因为阎锡山变化很大,他从一个相貌严厉凶恶的人变成了一个和善的老伯伯。

老年阎锡山

阎锡山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在中华民国真的当一回中央领导人。这个机会来的有些可悲:当蒋介石的势力被共产党赶出中国大陆的时候,阎锡山竟然还在山西维持着传统的影响力。兵败如山倒的国民政府一迁再迁,从南京到成都,再到广州,连代总统李宗仁都逃走了,这时全国有资格当这个政府领导人的只剩下阎锡山了。阎锡山本可以不当这个末代行政院长,但他已经老了,不愿失去这个追求了一生的位子,于是在众人的慌乱惊愕中过了一回瘾。

他很快辞去了这个职位,即使不辞,再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到了台湾之后他仍然要面对蒋介石,在老大面前,他阎锡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