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国歌的历史_关于民国的故事

国歌的历史_关于民国的故事

时间:2022-06-2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国歌的历史_关于民国的故事国歌这玩意儿,中国本来是没有的。凡是国家的重大典礼、外交礼宾等,都要演奏或演唱国歌,音乐带来的肃穆感使得国民对自己的国家顿生敬仰。当政的摄政王批准了国歌的制定办法:声音之道,本与政通。这首歌的旋律用的宫廷雅乐:《巩金瓯》经清廷正式颁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成为在位时间较久的国歌之一。国民党北伐之后,国民政府建立,改国歌的事情也提到日程上来。

国歌历史_关于民国的故事

国歌这玩意儿,中国本来是没有的。原因是古代中国,一直到大清朝,根本没有“外交”这回事,“番邦小国”只有“来朝”的份儿。清朝末年,李鸿章等人出使欧洲,才发现原来人家都是有国歌的。凡是国家的重大典礼、外交礼宾等,都要演奏或演唱国歌,音乐带来的肃穆感使得国民对自己的国家顿生敬仰。李鸿章到了欧洲,自己的国家无国歌可奏,只好临时抱佛脚,找了一首唐诗,伴上家乡小曲儿来充当国歌: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www.guayunfan.com)五色云车驾六龙。(出自王建《宫词》)

这首诗当国歌倒也应景,但毕竟太过随意了,如果把内情说出去,恐怕被列强们笑掉大牙,而且,不管怎么说,这只是李鸿章的临时创意,没有政府的公开认证,算不上中国第一首国歌。公元1911年,大清朝终于要正式确定国歌了。当政的摄政王批准了国歌的制定办法:

声音之道,本与政通。我朝乐章灿备,莫不上合古制,蔚为盛世元音。际兹环流交会之时,亟宜仰述先漠,专定国乐,以扬盛德,而壮声容。考东西列邦,国乐一经颁定,举凡陆海军队,暨外交公请,无不一律通行;良以全国饮崇,不容歧异也。推我国国乐,迄今未经编制;即前出使大臣曾纪泽所拟,亦未奏定颁行。自陆军部成立以来,则又另制一章,指为国乐,各邦已有传习之者,殊不足以表示尊崇,垂诸久远。查礼部奏请由使臣考求欧洲及日本等国乐谱,兹经咨送前来,臣等详细研求,窃以为我国朝会燕飨所用乐章,典丽面皇,允宜奉为指则,至各国国乐,定义制音,类皆别具本原,自未可舍己从人,轻勤盛典。所有应定国乐,拟请由臣等延聘通才及诸习音乐人员,参酌古今中外乐制,详慎审订,编制专章,奏请钦定颁行。

下边办事的大臣们还真的认真研究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歌,发现国歌要么是歌颂君王,要么是歌颂国家,要么歌颂战争的胜利,像大清朝这样的君主国家,国歌也要显出堂皇之气,于是,一首由著名文人严复填词、皇室成员溥侗编曲的《巩金瓯》出炉了。这首歌的旋律用的宫廷雅乐:

《巩金瓯》经清廷正式颁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的曲子太过宫廷,歌词也未免太过士大夫气,天生不适合传唱,好在历史也没有给这首国歌多少传唱的机会,因为颁行国歌没有几天就发生了辛亥革命,人们已经在讨论中华民国的国歌了。《巩金瓯》又成了史上最短命的、最尴尬的国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这个名义上的中央政府虽然实力很虚弱,但在国家礼仪和尊严上还是很讲究的。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很快就向社会公众征求国歌,一首《五旗共和歌》入选为临时国歌(这个国家的一切还都是“临时”的),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这首歌要文采没文采,要气势没气势,显然是临时凑出来的,这和临时政府的地位很相像。不久之后,袁世凯当政,一切都要改成袁氏风格,为了配合他称帝的需要,他把国歌也改成了帝王意味很浓的《中华雄踞天地间》:

中华雄立宇宙

廓八埏

华胄来从昆仑

江湖浩荡山锦连

勋华揖让开尧天

亿万年

这真是越改越烂,把国歌的严肃性都改没了。好在袁世凯很快也下台了,没有让全国人民跟着长时间作呕。袁世凯下台后的1919年,段祺瑞政府再次向全国征集国歌,并成立了“国歌研究会”,值得指出的是,这个研究会的干事正是教育部职员周树人,这一年,人们还不太熟悉他的另一个身份——鲁迅。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选作歌词并作曲,国歌终于变得典雅了:

鲁迅在日记中多次记录了到师范学校听师生们唱新国歌的事情,可见他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多心血:

三十日晴。无事。听唱国歌。教育部拟废洪宪国歌,恢复《卿云歌》为国歌,为此教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演唱,由教育部有关职员和教育界代表同往审听。

《卿云歌》一直被用到了北洋政府的结束。成为在位时间较久的国歌之一。国民党北伐之后,国民政府建立,改国歌的事情也提到日程上来。为了配合国旗由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党旗,国歌也被改成了黄埔军校的军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这首歌也常被称作《三民主义歌》。从政治上说,国歌本来不宜改为党派色彩这么浓的歌曲,因此这首歌一直被人感到很不妥,在这一点上,甚至不如《卿云歌》那样雄浑而中性。但是,国歌本来就是政治的产物,形势比人强,《三民主义歌》的国歌地位还是被确立了下来。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仍然以《三民主义歌》为“国歌”。有意思的是,反对国民党的人仍然觉得歌词中的“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的政治色彩太过浓厚,以至于有些人在唱“国歌”时故意不唱前两句,每当重要典礼场合,记者们都要注意抓拍政治人物在唱国歌时,嘴巴从第几句开始动,这也许会让当年制定“国歌”的人哭笑不得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