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竹篁林薮间的草莽英雄_桂平大藤峡的故事

竹篁林薮间的草莽英雄_桂平大藤峡的故事

时间:2022-06-2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竹篁林薮间的草莽英雄_桂平大藤峡的故事大藤峡有着鬼斧神工的天设之险,尽管气势雄奇、风光绮丽,但在旅游业并不发达的古代,它在历史上的扬名立万,却是一段长达200多年的血泪交飞的历史,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一番生死的较量。官兵多年的进剿,捕杀的瑶民先后竟达数万之众!

竹篁林薮间的草莽英雄_桂平大藤峡的故事

大藤峡有着鬼斧神工的天设之险,尽管气势雄奇、风光绮丽,但在旅游业并不发达的古代,它在历史上的扬名立万,却是一段长达200多年的血泪交飞的历史,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一番生死的较量。

这个事件以不同的立场来看,今天称之为“大藤峡瑶民起义”,历史上却称之为“大藤峡盗”,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持续到崇祯末年(1644年),在长达270多年的时间里,成了令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亡国之君朱由检十数个皇帝最头疼的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

说起大藤峡,必然先得从明王朝说起。

烟雨大藤峡(吴新英摄)

在封建时代里,由于一代又一代官府的逼迫和汉人的逐步蚕食,土著少数民族不断从平坦丰腴的旷野田畴,退进了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更为恶劣的深山密林之中,造成了“汉人住水头,壮人住田头,瑶人住山头”的结果。我们可以沿西江上溯,从梧州直到百色这些城市的基本方言均为粤语方言这一现实,不难想见千百年来这种渐变的残酷性。作为这种压迫性迁徙的正面成果,就是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相对加快了。

在明代,尽管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劳苦大众出身,但这种改朝换代,只是使少数被统治者变成了统治者,根本改变不了绝大多数被统治者与少数统治者之间永远存在的水火不容的矛盾。为了满足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持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明代官府甚至变本加厉地加强了对老百姓的压榨和盘剥。

静水深流的弩滩

老实的山民本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铤而走险的。当时在桂平瑶山一带,官府强摊兵役,官兵肆意入山强伐木材、一再劫掠财物,属于弱势群体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大藤峡瑶民忍无可忍,终于揭竿而起。官逼民即反,民反官更逼,大批的官兵入山对瑶民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毁林拔寨、肆意烧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瑶民起义便此起彼伏,斗争持续了200多年。官兵多年的进剿,捕杀的瑶民先后竟达数万之众!仅永乐五年(1407年)的一次进剿,就屠杀了瑶民1万余人,其中有许多是官兵为了邀功而残杀了无辜百姓!在这镇压、反抗,再镇压、再反抗的拉锯式反复争斗中,地方糜烂,经济严重受损,社会停滞不前,受害最大的仍然只能是普通老百姓。

在这一段百姓与王朝翻来覆去的斗争中,历史记住了那些足以垂耀千古的名字:瑶民方面的有侯大苟、侯公丁等,朝廷方面有韩雍、王阳明、沈希仪等。

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经常是纠缠在一起的,而少数民族则被压迫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比如欧美的有色人种问题和中国的少数民族问题。瑶族其实一直是中华民族中的重要一员,与汉族等民族一道,为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据传说,瑶人的祖先是三皇五帝时代的尤人,为逃避中原战乱,于战国时期即迁徙到洞庭湖畔的千家洞一带,两晋以后再不断南迁,到了湖南南部和广东北部,再到两广腹地。就在南方那燠热不堪、瘴疠丛生的深山密林里,他们休养生息,繁衍后代,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到了明代,瑶族已占广西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有的州县更高达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广西的大瑶山地区,更成了瑶族兄弟的聚居区,周边桂平、贵县、平南、武宣、来宾、象州、昭平、金秀等州县,都生活着大量的瑶族兄弟。明代成化年间在桂平北部为管治瑶族而设的武靖州,总人口为64000人,瑶民就有31500人,几乎占了一小半,这还是在韩雍剿杀了大量瑶民之后的情况。

那时候生产力低下,生存艰难,人们靠的是刀耕火种,才能从广袤的地里获取一丁点活命的口粮,土地和山林,就成了人们亟须获取的资源。到了明代,由于中央政府对瑶民采取封建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封建王室和地方官府、地主豪强勾结在一起,疯狂侵占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兄弟的山林土地。他们串通一气,互相包庇,巧取豪夺,仅昭平县土官韦公信,就倚仗靖江王府势力,侵占了当地瑶、壮等民众的土地逾万亩。嘉靖年间桂平县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为了霸占大藤峡口弩滩附近瑶民侯胜海的土地,甚至与官府勾结,不惜使用计谋,“诱使胜海入城杀之”以达到占地的目的。

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依靠,他们只好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瑶民大起义就这样爆发了。在长期连年的斗争中,起义瑶民的势力越来越大,不断攻击周边州县,诛杀官吏,使明王朝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明王朝先是派兵围剿,却越剿越乱,瑶民越剿越强。再派员来抚,但他们的抚其实也只是一种策略,并非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官军在戡乱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军功,不惜滥杀无辜。如1441年4月,史雄、马文带领的官军在大藤峡口附近的村庄,杀害了平民百姓480多人,以致此事连明王朝的英宗皇帝也看不过眼,申斥道:“设兵剿寇,正以卫民,而此辈反戈良民以邀功赏,成何体统?”遂将史、马二人撤职查办。

就在这起义、镇压,再起义、再镇压的翻来覆去的斗争中,一些人脱颖而出,成了震烁古今的瑶民首领,侯大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实早在侯大苟之前,瑶民与明王朝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据《明实录》记载,早在大明王朝建立第三年的洪武四年(1371年),“大藤峡峒蛮聚众攻劫郡县”,夺走官府印信和朝廷诰敕。洪武十九年(1386年),大藤峡罗渌峒瑶民起义爆发,当地官府连忙派兵征剿,广西布政使司参议汤敬恭被义军杀死。

此后的瑶民起义,在明王朝的征剿之下,时起时伏,犹如山间的野草,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到了明建文四年(1402年),大藤峡起义的瑶民不仅完全控制了黔江两岸的村庄,还经常四面出击,攻陷附近州县,严惩当地官员和地主豪绅。他们组织起了万人队伍,挺进平南县境,与作恶多端的县丞李复原带领的数千官兵,在大镜塘蛇王岗遭遇,起义军将李复原和他的官兵团团包围,大败官兵,用毒箭射死了李复原,然后乘胜追进平南县城,抓住并处死了浔卫指挥使周三杰。

就在这一系列的斗争中,涌现了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侯大苟。侯大苟是明代武靖州(今桂平)碧滩罗渌垌田头村的瑶族人,家中很穷,以烧炭、打猎、帮工为生。他十六岁那年,加入了蓝受贰领导的起义军,由于身体高大壮实,孔武有力,加上性格刚直,机智过人,逐步地成长起来,先是成为蓝受贰的左臂右膀,为蓝受贰出谋划策,在蓝受贰牺牲之后,就顺理成章地被大家推举为首领,许多民众也怒而“相率从贼”,将瑶民起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侯大苟挑选骨干,培训将士,在队伍中推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了密林游击战、城堡攻坚战的技能,准备各种兵器和械具,派出探子侦查各州县守备情况,加强与各起义友军联络,又从平南请了一位读过几年私塾、当着教书先生的卢塞海为军师。卢因家人被官军杀害,对官军有着刻骨的仇恨。卢塞海一到,就劝说侯大苟自封为“侯王”,在碧滩村建起一座“皇帝殿”——其实是一座军事堡垒。他们摩拳擦掌,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有更大的作为,成就更大的事业。

1445年5月,侯大苟领导的瑶、壮人民,梧州杨容拾领导的农民同时揭竿而起,浩大的声威震惊了明王朝。明皇帝朱祁镇接到告急文书,急令各部高官商讨对策,同时命令广西总兵官柳溥全力予以征剿。

弩滩的乱石滩隐藏着许多故事(赵庆华摄)

柳溥接令,却一时未将侯大苟放在眼里,因为在此之前,他对瑶民的征剿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还诛杀了蓝受贰等首领,自以为瑶民们再也闹不出什么大动静来了,何况庆远(今宜州)那边的农民起义也正闹得沸沸扬扬,急需自己调兵遣将前往剿灭。

就在官军无暇东顾之际,侯大苟已将自己数千义军分为五十多路,每支数十人,各自为战,向周边各州县分头出击,不求多大战果,只求先赢得广泛影响,对于此次行动,《明实录》也记载下来了,称之为“流劫乡村,侵犯诸县”。义军从各州县的官仓中抢得粮米充实自己,饥饿的老百姓也加入到义军队伍中来,一起冲击富豪和各州县府,不到半年时间,起义军即攻占了广西的浔州、梧州、郁林、桂林、柳州五府,广东的雷州、廉州、高州、肇庆、肇关、广州六府和江西南部、湖南西部等二三十个州县。侯大苟遍地开花的这一招,令官军一时顾此失彼,扑救不及,起义顿成燎原之势。

起义者攻州陷县,破城杀将,四面出击,部分义军还到达福建、浙江一带活动,先后坚持斗争达三十年之久,大大震动了明王朝。声势越来越大的起义军,控制过柳州、浔州、梧州三府三十多个州县,仅梧州府城就被义军攻占过八次之多。天顺八年(1863年)那一次,侯大苟为了分散明军兵力,行声东击西之策,先派两支义军突袭上林和陆川两地,广西总兵陈泾只好分兵救援,趁着敌人兵力分散之际,侯大苟带着七百精兵潜伏到了梧州城外的长洲岛上。

当夜,全城官兵和民众正在熟睡之中,义军突然发起进攻,一举攻进总兵府。陈泾带着卫队死守在自己的住宅中,府学训导任琥、致仕家居的湖广左布政使宋钦被杀。义军进入到103岁的老人黎广德家中,不但没有加害他,反而“遗之米与一牛肩”,可见义军只与贪官污吏为敌的政治立场是十分鲜明的。

侯大苟领导的瑶民起义一直坚持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被明王朝韩雍率领的十六万大军镇压下去。在攻破义军据点九层楼的最后一役中,有3207位瑶民被杀,侯大苟和义军782人被俘,2718位妇女被掳,324所营寨被夷为平地。次年,侯大苟被处以凌迟之刑。

另一位杰出的瑶民起义领袖叫侯公丁,他主要的活动时间,比侯大苟晚了70多年,瑶民中流传的侯大苟的英雄故事和反抗精神,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刺激。就在武靖州土官豪绅黄贵、韦香诱杀瑶民韦胜海,侵占了大量瑶民的土地的嘉靖十五年(1536年),侯公丁聚集了2000多名瑶民,乘夜袭击了弩滩巡检所,杀死官兵200余人。

这是大藤峡瑶民最后一次对明王朝的激烈反抗,侯公丁率领义军坚持了两年斗争,直到听信了明朝副使翁万达的花言巧语,被与瑶民关系比较密切的百户许雄骗入城中,被参议田汝成捕获,英勇牺牲,给明朝大藤峡的瑶民起义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瑶民起义的惨烈故事已成过去,大藤峡以它神奇的传说和雄奇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今,大藤峡已成为当地一条很热门的旅游线路,溯江而上,主要景点至少有那么几个:

弩滩——在大藤峡出口处,因滩险水急如弩而得名。两岸礁石岩巉,水下暗礁四伏,漩涡回环,狂澜倒卷,险象丛生。大藤峡诸滩以此为最险,旧时船行至此,旅客往往烧香念佛。

石鸡、石狗、石鼓——在弩滩之上十余里,大藤峡北岸,有成片嶙峋怪石突入江心,因其形状像鸡、狗、鼓而得名。据说侯大苟起义的时候,在这里布下了神鸡、神狗、神鼓,大明军队由水路来攻,这些石鸡、石狗便会高声鸣叫,给起义军报信,让他们做好准备。敌人败走时,又会擂响战鼓,为追歼残敌的起义军助威。

大藤渡江处——由石鸡、石狗、石鼓再上六七里,江岸南北俱有巨崖突出江中,江面陡然变狭,传说当年人们借为津梁、径粗如斗的大藤,就悬架在这里的江面上,昼沉夜浮,供人攀缘渡江,这里至今留有明武宗“敕赐永通峡”的摩崖石刻。

侯大苟像——在“敕赐永通峡”摩崖石刻对岸的悬崖绝壁上,隐约可见一个五官俱全、扎着头巾、英姿勃勃的人物头像,人们把它想象成瑶民起义军领袖侯大苟的造像,以此来寄托对这位草莽英雄的怀念。

碧滩都城——大藤峡的中段有个险滩叫浪滩,浪滩之下有个碧滩圩,前临滚滚大江,背枕崇山峻岭,是进出瑶山罗渌上、中、下三洞的必经之地,地势高耸,上瞻浪滩,下控江面。据说侯大苟的瑶民起义军曾在此构筑营盘,在营盘中间修建“皇帝殿”,作为起义军聚众议事之所。

九层楼——在碧滩圩以北约10公里,有一座方圆数里、高耸入云、林木荫翳、气势磅礴的大山,四周群峰簇拥,有如众星拱月,是瑶民起义时的重要战略据点,侯大苟曾率领义军在此与敌人作殊死战斗。沿石径攀登山巅,至今仍可见到当年起义军构筑的城堡和水井。距城堡不远堆放着大批石块,据说就是义军为抗击敌人准备的武器……

大藤峡与候大苟,就这样水乳交融地连在了一起。可以说,大藤峡以其险峻雄奇,成就了明代的瑶民大起义,而瑶民的大起义,反之也为大藤峡增添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神奇故事。

明武宗“敕赐永通峡”摩崖石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