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的武庙释奠礼仪

北宋的武庙释奠礼仪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末五代,文武两个群体的对立和冲突加剧,文武之间的选任隔离开始形成,并且在北宋进一步制度化。北宋的皇帝对武成王庙颇为重视。文庙和武庙释奠礼仪在不少祭祀环节上趋近。在三献官方面,文庙和武庙释奠礼仪也经历了逐渐趋同的过程。到了南宋,武庙释奠礼仪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当南宋政权还在东南一带流亡的时候,驻跸于建康的高宗就开始着手建立国家祭祀,武庙释奠礼仪即在其列。
北宋的武庙释奠礼仪_事邦国之神祗——唐至北宁吉礼变迁研究

三、北宋的武庙释奠礼仪

正如前文所述,武庙的建立是武学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一环,并在唐后期引起了文武究竟应该合一还是分途的争论,唐德宗在大体上采纳文官的意见、贬抑武庙释奠礼仪的同时,肯定了武作为与文相对的文化形态的价值。唐末五代,文武两个群体的对立和冲突加剧,文武之间的选任隔离开始形成,并且在北宋进一步制度化。[238]文武分途、崇文抑武也成为赵宋祖宗之法的重要内容。[239]这对武庙释奠礼仪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作为武的精神价值的一种象征,武庙释奠礼仪依然受到了重视,朝廷以此来维持文、武表面上的对等;[240]另一方面,朝廷始终维护孔庙对武庙的优势地位。

北宋的皇帝对武成王庙颇为重视。太祖在乾德元年(963)、开宝二年(968),太宗在淳化五年(994),仁宗在天圣二年(1024)、庆历四年(1044),哲宗在元祐六年(1091),光顾过武成王庙。[241]其他皇帝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拉近武庙和文庙释奠礼仪的差距。景德四年(1007),真宗下诏在西京建立国子监、武成王庙:

化民成俗,素王祖述于六经;保大定功,尚父章明于七德。胶庠是奉,祠宇载严,四方之人,表则斯在。两京之地,制度宜均。定河南府营建国子监、武成王庙,监成日,当议置官讲说,及赐《九经》书。[242]

真宗将孔子和齐太公相提并论,褒扬了前者教化民众、后者武力建功的勋业,出于两京机构对应的考虑,他下令河南府同时营建国子监、武成王庙。又如,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封禅泰山后,亲临曲阜祭祀孔子,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同时改谥齐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孔庙和武庙的全称遂变为玄圣文宣王庙(后改为至圣文宣王庙)和昭烈武成王庙。真宗在给孔子加谥的同时,并没有忘记齐太公,两者在称谓上依然平起平坐。

文庙和武庙释奠礼仪在不少祭祀环节上趋近。在北宋,两者的祭祀等级都是中祀。正如本书第二章所说,唐至北宋时期,随着祭祀等级制的落实,祭祀的等级差别在斋戒时日、笾豆数量和祭品种类等事项上得到了体现,所以,北宋的文庙和武庙释奠礼仪在这些方面是一致的。即使在那些与祭祀等级没有对应关系的环节上,两者也往往相同。例如,嘉祐七年(1062),知礼院、博士、校理裴煜的奏文提到“释奠文宣王、武成王,皆羊、豕各一”,因为这两种祭祀的从祀神位颇多,请求“皆加羊、豕各三”,奏请得到了批准。[243]此后,两种祭祀的牲牢长期相同,只是到了《政和五礼新仪》颁布后,才有所区别:“释奠文宣王,羊五、豕五;武成王,羊三、豕三。”[244]自从隋代建立大祀、中祀和小祀制度以来,牲牢与祭祀等级一直没有建立对应关系,文庙和武庙释奠礼仪所用的牲牢在北宋却是长期相同。

在三献官方面,文庙和武庙释奠礼仪也经历了逐渐趋同的过程。前文说过,贞元二年(786)以后,武庙释奠礼仪由将军充当三献官,与孔庙释奠礼仪由三公行礼不同。这一差别到了北宋前期依然存在。大中祥符三年(1010),判国子寺孙奭说:“上丁释奠,旧礼以祭酒、司业、博士充三献官,新礼以三公行事,近岁止命献官两员临时通摄,未副崇祀向学之意。望自今备差太尉、太常、光禄卿以充三献。”[245]此举是为了改正以两位官员通摄三献的做法,孔庙释奠礼仪的初献仍由太尉担当。宋初的武庙释奠礼仪则由判兵部事掌管,《宋史·职官志》:“旧判部事一人,以两制充。掌三驾仪仗、卤簿图、春秋释奠武成王庙及武举,岁终以义军、弓箭手户数上于朝。”[246]既然武庙释奠礼仪由兵部掌管,三献官很有可能依然是武将出任。元丰四年(1081),因为认为太尉和光禄卿在历史上本与礼仪无关,朝廷对国家祭祀中的祭官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有司代替皇帝主持重大祭祀时采取的太尉、太常卿和光禄卿三献的形式。[247]孔庙释奠礼仪改以国子祭酒或司业为初献,丞为亚献,博士为终献,武庙释奠礼仪以国子祭酒或司业为初献,带有武阶的官员亚献和终献。随着武学隶属于国子监,武庙的三献官逐渐改为国子监的学官。国子司业朱服上奏:“今武学隶国子监,长、贰、丞、簿,官属已多,请并以本监官充摄行事,仍令太常寺修入《祀仪》。”[248]我们不清楚朱服的奏请是否得到了认可,但是在政和三年(1113)颁布的《政和五礼新仪》中,文庙和武庙释奠礼仪的三献官确实是完全一致:“太学辟雍释奠文宣王、武学释奠武成王,大司成、祭酒、司业为初献,祭酒、司业、丞为亚献,丞、博士为终献。”[249]

另一方面,孔庙始终保持对武庙的优势地位。与唐代一样,北宋也没有建立州县的武庙释奠礼仪。[250]尽管从制度层面看,文庙和武庙的释奠礼仪大致相当,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武庙的神圣性不时受到损害,这与孔庙截然不同。武庙在北宋经常挪作他用。太平兴国六年(981),田锡上奏:“礼部无贡院,每贡士试,或就试武成王庙。是岂太平之制度耶?欲望别修省寺,用列职官。”[251]这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庆历六年(1046),蔡天经“以乡荐覆试武成王庙,名在第二,是年登科”。[252]在张方平和欧阳修的文集中,分别有《武成王庙试举人策问三道》、[253]《武成王庙问进士策二首》,[254]北宋中期的科举考试仍然经常借用武庙。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元符元年(1096),“臣僚上言,请自今太学公补试,视贡院别试所空闲排办,更不以武成王庙作试所,从之”。[255]除此之外,武庙还曾用来培训医官。庆历四年,参知政事范仲淹说:“乞于翰林院选医师三五人,于武成王庙召京城习医者,教以诊脉,并修合药饵。”[256]这些行为不可避免地损害了武庙的神圣性。

到了南宋,武庙释奠礼仪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当南宋政权还在东南一带流亡的时候,驻跸于建康的高宗就开始着手建立国家祭祀,武庙释奠礼仪即在其列。绍兴七年(1137),“太常博士黄积厚乞以仲春、仲秋上戊日行礼”。[257]于是,高宗“诏礼官条具举行文宣王、武成王、荧惑、寿星、岳、渎、海、镇、农、蚕、风、雷、雨师之祀,用太常博士黄积厚请也”。[258]那时的武庙释奠礼仪怕是没有牲牢,所以到了绍兴九年,国子监丞林保上奏:“上戊享武成王,不应废牲牢,且用枣、脯二笾而无配享。”“其后礼官并从公言,仍增管仲至郭子仪十位配坐”。[259]绍兴十六年,南宋政权在临安稳定下来,高宗“诏临安府修建武学,创武成王殿,祀太公曰昭烈武成王,以留侯张良配,诸名将从祀”。[260]此后,武庙释奠礼仪在南宋一直稳定实行,孝宗和宁宗都有前往武成王庙行礼的举动:“淳熙、嘉泰,主上临幸武学,谒武成王,行肃揖礼。”[261]元初,吴自牧在回忆南宋临安时,还提到“武学祀昭烈武成王,配留侯、历代忠烈臣子”。[2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