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后期诗词

北宋后期诗词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后期的词人几乎没有不受苏轼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苏门诗人黄庭坚,陈师道既开创了在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俨然同苏轼分庭抗礼,秦观、贺铸的词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苏轼的影响,而在艺术上又别具一格。神宗时教授北宋国子监,以诗为苏轼所称赏,和秦观、张耒、晁补之齐名,后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这就是从北宋后期逐渐形成的江西诗派。前人论宋诗,每以苏黄并称。这是周词中最有代表性的词作,一向被认为压卷之作。

第十三章 北宋后期诗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到苏轼而达到高潮,也从苏轼开始而趋向分流。北宋后期的词人几乎没有不受苏轼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苏门诗人黄庭坚,陈师道既开创了在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俨然同苏轼分庭抗礼,秦观、贺铸的词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苏轼的影响,而在艺术上又别具一格。到了北宋末期,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词人”,又把词带上了“为文造情”的道路,开南宋姜夔、吴文英一派的先河。

一、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神宗时教授北宋国子监,以诗为苏轼所称赏,和秦观、张耒、晁补之齐名,后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哲宗时旧党执政,擢为国史编修官。后来新党复用,他一再被贬,死于宜州

黄庭坚和前辈一样,对西崑体也是猛烈攻击。西崑诗人讲究声律、对偶、辞藻,为了在艺术上摆脱西崑体的影响,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就企图在立意、用事、琢句、谋篇等方面作新的探索。但北宋这近百年来的承平局面和新旧党争的风险,陷入了既想创新又联系现实深入社会,所以他们摆脱了西崑体的形式主义,又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这就是从北宋后期逐渐形成的江西诗派。这一派诗人并不都是江西人,只因黄庭坚在这派中影响特别大又是江西人,所以才有此称呼。

《苕溪渔隐丛话》曾称黄庭坚的诗说:“随人作计终后人。”又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可见他在诗歌创作上是有开辟新道的雄心。然而他的社会接触面较之前辈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远为狭小,长期的书斋生活与脱离现实的创作倾向使他只能选择一条在书本与写作技艺上争胜的创作道路。他说:“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苕溪渔隐丛话》)他鼓励学杜甫、韩愈,只停留在用词等技巧上,而不深入生活,联系实际,使人有悬空之感,得险、奇、怪之论。他要取古人陈言点铁成金。就是取古人诗意,加以变化形容,企图推陈出新。他称这种作法是“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比如王褒《僮约》以“离心若缘坡三竹”形容那髯奴的胡须。黄庭坚《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进一步用空谷清风形容王炳之那闻声不见嘴的大胡子,就有了新的意思。

作为一个开创诗歌流派的艺术大匠,黄庭坚也有一些清新流畅的好诗,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投荒万死鬃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前人论宋诗,每以苏黄并称。苏诗气象阔大,如长江大河,风起涛涌,自成奇观;黄诗气象森严,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使人望而生畏,在艺术上各自创造了不同的境界。但黄的成就终究不能同苏相比,因为他的诗虽能屏除陈词滥调,形成一种以生新瘦硬特征的风格,但仍无法掩盖他生活内容的空虚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江苏徐州人。是江西诗派里另一重要诗人。早年从曾巩受业,后来又得苏轼的赏识,在诗作上受黄庭坚的影响最深。比之苏黄,他更工五言,他的诗锤炼幽深,但有些诗能真实写出对家人亲友的关怀,如《别三子》、《送内》、《寄外舅郭大夫》等,见后一首:

……畏与妻子别,已复迫曛暮;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

……万里早归来,九折慎驰鹜。嫁女不离家,生男已当户。

曲逆老不矦,知人公岂误。

表现了对亲人的关心,离别的伤感,对亲人的劝告之意。

张耒(1052-1112),字文潜,江苏淮阴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多从日常生活及自然景物中直接汲取题材,有较多反映劳动人民的作品,语言也平易近人。但他的诗总体上不够精湛,艺术性不高,见《和晁应之悯农》:

南风吹麦麦穗好,饥儿道上扶其老。

皇天雨露自有时,尔恨秋成常不早。……

二、秦观,周邦彦及其他词人

秦观(1049-1100),字少游,扬州高邮人。因苏轼推荐,任太学博士,兼办国史院编修。后新党执政,连遭贬斥,死于藤州。

秦观的词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宛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是秦观诗的艺术特征。他这种风格向来被认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对后来词家,从周邦彦、李清照直到清代都有显著的影响。看他的《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的特点是把今与昔,政治上的蹒跚与爱情上的失意交织在一起,因而短短的一首小词,具有极大的思想容量与强烈的艺术魅力,在《淮海词》中是少有的佳作。上片写今,春深景色,但面对离别飘零的身影更显感伤惆怅的情怀。下片追昔,面对美好春光,追忆西池宴集,高朋满座,吟诗赋对,风光无限,但现在风流云散,无一幸免。总之,此词写昔是为了衬今,春深是为了衬春去,点染艳情是为了突出理想的破灭,最终落在一个无边无际的“愁”字上。全篇浑然天成,哀感顽艳,有一唱三叹之妙。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人,少年时落泊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因献《汴京赋》得官。北宋王朝没落前夜,宋徽宗还设置大晟府,任用一批词人来审定音乐,彩饰太平,这就是所谓的大晟词人,周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因周曾在大晟府任官,为王朝制礼作乐。因周早年有过类似柳永的生活经历,词也接受了柳的影响。但游子气息要淡一些,内容单薄得多,而词句更工丽,音律更严格,章法变化也多些。艳情与羁愁几乎占了他的《清真词》的全部内容,包括那些咏物或咏节令的词在内。这些词流露了他自己的生活情趣,也迎合那些纵情声色的士大夫的胃口。由于内容单薄无聊,他就只能在艺术技巧上争取。喜用代词,如同“凉蟾”代月,“凉吹”代风,“翠葆”代竹等。喜欢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还善于通过种种的回忆、想象、联想等手法,前后左右、四环吞吐地描摹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深受皇帝和士大夫喜爱,并影响到南宋的词坛。欣赏他的《瑞龙吟》: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这是周词中最有代表性的词作,一向被认为压卷之作。它写的是词人重游旧地、追怀往事,面对美好春光,思念当年眷恋的一位歌妓,并由此触发难以排遣的“伤春意绪”。词中,他把抒情、写景、怀人、叙事融为一体,用分明的层次安排繁富的内容,用迴环的笔法抒写缠绵的情思,经昔的欢乐与今日的清楚交错成文,从而成为一道绝纱好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