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庙释奠礼仪

武庙释奠礼仪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早探讨武成王庙释奠礼仪的学者是陶希圣,他研究的武庙包括武成王庙、关帝庙和关岳庙,与武庙即武成王庙的通行惯例不同。在他的文章中,武成王庙的历史得到了初步的梳理。[194]武庙释奠礼仪的断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唐代。[197]研究者大都从文武关系着眼,来讨论武庙及其释奠礼仪的兴衰,特别是证明武庙衰落乃至遭到废除的必然性。我们将通过唐至北宋时期武庙释奠礼仪的变迁来讨论这一问题。
武庙释奠礼仪_事邦国之神祗——唐至北宁吉礼变迁研究

第二节 武庙释奠礼仪

建立于魏晋时期的释奠礼仪在唐代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齐太公庙(后改称武成王庙)及其释奠礼仪的建立,释奠礼仪的举行地点不再限于孔庙;另一方面,孔庙释奠礼仪的主要功能从显示幼帝或太子的知识、人格的养成变为表现儒家学术传统的承继,其类别归属亦从处在吉礼与嘉礼之间的模糊状态明确变为吉礼,前文已经就这一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释奠礼仪一分为二的格局维持了六个多世纪,直到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武庙祭祀遭到废除,才回到了孔庙释奠礼仪的一元状态。最早探讨武成王庙释奠礼仪的学者是陶希圣,他研究的武庙包括武成王庙、关帝庙和关岳庙,与武庙即武成王庙的通行惯例不同。在他的文章中,武成王庙的历史得到了初步的梳理。[193]另一篇全景式的研究论文由黄进兴所撰,他着重从重文轻武、君尊臣卑的角度分析了武庙衰落的原因。[194]武庙释奠礼仪的断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唐代。麦大维(David L.Mc Mullen)从文武关系入手讨论了唐代的齐太公崇拜,武庙释奠礼仪也包括在内。[195]高明士的研究涉及唐代武庙的沿革、武庙与武举的关系。[196]于赓哲通过武成王庙制度的论证,考察了唐后期的文武分途问题。[197]研究者大都从文武关系着眼,来讨论武庙及其释奠礼仪的兴衰,特别是证明武庙衰落乃至遭到废除的必然性。需要追问的是:中国古代的文武政策是不是决定了武庙的命运?或者,这是否是唯一的解释?我们将通过唐至北宋时期武庙释奠礼仪的变迁来讨论这一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