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回眸

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回眸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一天起,大规模修复嘉峪关长城的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从而使嘉峪关长城的修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参加嘉峪关长城研究会的全国政协常委杨植霖也为修复嘉峪关长城捐款200元。以修复嘉峪关两翼长城和嘉峪关城楼为重点的维修工程,经过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了各项任务。
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回眸_嘉峪关志

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回眸

李天昌

嘉峪关关城自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建成以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历尽沧桑,但关城的主体和大部分建筑基本完好。这既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象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重视文物保护的体现。但在漫长的岁月中屡遭破坏,特别是由于战乱造成一座城楼被焚,关内建筑毁坏;木架城楼失修,土筑城墙裂缝,城楼倾斜;两翼长城因风吹日晒,洪水冲刷,墙体破损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也有所维修,但没有根本改善。鉴于这种情况,如不设法维修,不仅影响嘉峪关长城的整体面貌,而且长期下去将有城楼倒塌、“毁我长城”之可能。

1983年,我从敦煌调到嘉峪关任职,市委一班人多次研究过要修缮嘉峪关城楼、维修两翼长城等问题,但限于资金和其它原因,总是得不到落实。1985年6月25日,省委书记李子奇等同志一行来嘉峪关视察工作中,听取了市委关于维修嘉峪关长城的汇报,前往关城进行了实地考察。他看到关城破损的状况和游客在城墙上留下的“远听天下雄关,近看破烂城圈,看了非常扫兴,还得自己花钱”的打油诗后,当即表示同意市上关于维修嘉峪关长城的计划,并指示我们“为了长久完整地保存关城,要对关城和两翼长城进行全面维修,要恢复被毁的嘉峪关城楼和关城内的建筑,要对所有木架城楼进行彩绘。”为鼓励我们做好这项工作,还题写了“天下雄关放光彩”的条幅。6月26日,他在酒泉召开的甘肃河西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修复嘉峪关长城的重要性。参加会议的常务副省长侯宗宾、省计委主任李萍、“两西”(河西、定西)建设总指挥黎中等领导同志在会后也视察了嘉峪关长城。这次会上将修复嘉峪关长城的问题列入了计划,省上答应分期拨款资助维修。省上领导的支持,给我们下决心修复嘉峪关长城奠定了基础。

市委于6月30日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就修复嘉峪关长城的问题提出了初步方案。7月4日市委在嘉峪关城楼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边看边议,先安排26个修复项目,从即日起开工,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全部完成。从这一天起,大规模修复嘉峪关长城的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几年的修复工程中,先后有两任省长陈光毅、贾志杰和省上其他领导刘冰、卢克俭、聂大江、阎海旺、张吾乐等都到现场进行过视察和指导,这对善始善终完成修复长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修复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为了统一认识,在确定修复方案时还邀请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参与讨论,并参加一些现场视察活动,各新闻媒体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全市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嘉峪关是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于山海关七至九年修建的明长城西端的天下雄关。保护和修复好嘉峪关长城,将对嘉峪关市乃至甘肃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词极大地鼓舞了民心,中央和省上有关部门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有关修复嘉峪关长城的讲话,使这一工作得到了省内外广泛的舆论支持。我们及时召开了由全国长城研究专家和省上有关领导参加的专门研究长城问题的会议,成立了由中央和省上领导担任名誉会长、顾问的“嘉峪关长城研究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上成立了以维修长城为重点的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委员会和工程指挥部,下设长城维修办公室,抽调有专长的干部负责此项工作。从而使嘉峪关长城的修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长城维修是件复杂的工作。在修复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如资金、材料、技术、工艺和项目审批等。首先是项目审批,修复文物不同于一般建筑项目,要审查批准才能立项开工。特别是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维修原则和使用现代材料加固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原有土城墙,维修时能否用砖包,领导和专家意见不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在关城内东墙箭楼下边用青砖加固了一段墙体作长期保存的试验。后经专家多次论证,才统一了看法,取得了一致意见,既修复了关城又保留了原有土城墙的模样。其次是资金问题。按计划要完成扶正光华楼,彩绘光华楼、柔远楼、文昌阁,恢复嘉峪关楼、游击将军府和井亭,加固关城内外城墙,维修两翼长城,修建长城博物馆、悬壁长城等20多个项目,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而当时市上只有几十万元,就连当年的工程计划都难以完成。于是,我们按省委、省政府领导筹集资金的“三点”(即国家拨一点、企业给一点、群众捐一点)指示精神,除派专人向省内外有关部门求援外,想办法从市财政挤出了几十万元;同时,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的捐款活动。市级领导首先带头每人捐款100元,从而带动了全市群众性捐款活动的开展,很快形成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热潮,酒钢公司除全体职工个人捐款外,还以公司名义捐款10万元。参加嘉峪关长城研究会的全国政协常委杨植霖也为修复嘉峪关长城捐款200元。就这样,群众捐款20多万元,加上中央、省、市拨款,不仅保证了当年开工项目的完成,而且为购买建筑材料,完成后续工程打下了基础。

以修复嘉峪关两翼长城和嘉峪关城楼为重点的维修工程,经过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了各项任务。除个别善后工作外,到1989年初完成了加固关城,恢复嘉峪关楼、游击将军府和井亭,彩绘光华楼、柔远楼、文昌阁,维修两翼长城,重建悬壁长城,还修建了长城博物馆及魏晋墓游客接待室、关城道路等20项工程。为纪念嘉峪关城楼修复工程的胜利竣工,李子奇题写了“威震华夏”的碑文。修复后的嘉峪关城楼和两翼长城,以新的姿态迎接国内外众多游客的观光。特别是坐落在雄关脚下独具特色的“长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有关长城的专项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游客全面了解我国长城文化的又一景观,给戈壁钢城增添了新的光彩。1989年10月24日,时任中宣部部长的王忍之参观后留言写道:“伟大古长城,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俱在此馆中。”

(选自《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4辑——嘉峪关市文史资料第4辑——钢城嘉峪关》,作者系原中共嘉峪关市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