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拥有和被拥有

第一节拥有和被拥有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拥有和被拥有拥有的心理有这样一句俗语:“你若想成天烦心,就去买车;你若想一年烦心,就去房贷;你若想一辈子烦心,便去找个情人!”话语虽低俗,但道出了当我们拥有什么之时,也同时被它们所拥有的深刻哲理!师父那时很年轻,也很英俊,对静月的这个问题,师父却充耳不闻,没有作出回答。第一天化完缘,静月乘着月色,朝林泉寺归来,听到扑满里叮叮当当诱人的声音,那份喜悦的心情随着扑满越来越沉而逐渐增强。

第一节 拥有和被拥有

拥有的心理

有这样一句俗语:“你若想成天烦心,就去买车;你若想一年烦心,就去房贷;你若想一辈子烦心,便去找个情人!”话语虽低俗,但道出了当我们拥有什么之时,也同时被它们所拥有的深刻哲理!当我有了一辆车时,常常担心它是否被刮、蹭;当我有了房贷,一年中月月为此忧愁,何以安排生存与还贷;当我有了一个情人,德性上的考量与她(他)给予我的安全系数有多大,常常为此焦虑……人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啊!

当客体的世界是那样纯洁的时候,人类最能看清自我,当世界变得如此进步、如此科技、如此复杂时,我们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能见度也就必然衰减,因为我们在改变世界时,自己也被改变我们拥有世界时,也常常被拥有物改变了我们的清纯本质与明晰的深邃目光。于是我们污浊了,我们被物役了……何以见世界又何以思自我?且这种改变还不断在难以知觉中完成着……

科技的迅速发展并由此带来的文化给我们带来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的需求和形式,使人的主体如同一块慢慢溶解的冰山日益失去定力与自我,并使我们因此而变得浮躁与复杂。以生命为本钱,浑浑噩噩或又踌躇满志地奔走、忙碌,直至撒手人世时分,才发现拿来的身外之物与心外之物,一生都没有了解到何为意义的自我和意义的世界。

有这样一则故事。

静月先生很小的时候,母亲把他寄放在林泉寺,求师于慧明法师。

一天,静月问师父:“什么是圆满?”

师父那时很年轻,也很英俊,对静月的这个问题,师父却充耳不闻,没有作出回答。

静月很尴尬,知道拜师学佛其实也是一个很难的历程。

第二天,师父慧明拿来一个器皿交给静月,说:“这个瓷器名叫扑满,你独自下山,去化缘。”

师父交给静月的扑满是类似于存钱罐的东西,上面只有唯一的一个小口。静月揣摩了半天,摇着头想:师父要我去化钱啊!

化缘其实是一件不易的事,化钱更是一件伤脑筋的苦差。好在静月乖巧伶俐,长得惹人喜欢,每到一户,总是不言不语,微笑着手捧扑满,站在施主的门口,施主怜爱他,自然会一分、两分地朝静月的扑满中放钱。

第一天化完缘,静月乘着月色,朝林泉寺归来,听到扑满里叮叮当当诱人的声音,那份喜悦的心情随着扑满越来越沉而逐渐增强。

有一天,静月化完缘归来,抱着扑满,像完成了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跑到师父的禅房,高兴地说:“师父,满了,满了,装不下了。”

师父此时正在给政协写提案,望见静月高兴的样子,对他说:“孩子,这是你这段时间辛苦换来的成果,瓷罐里的东西全归你了。”

静月高兴地抱着扑满跑出禅房,来到院子,找来一张柳席铺在院子的井台边,把扑满倒过来。倒了半天,扑满里的钱却一分一厘也倒不出来。

静月急了,朝禅房里喊道:“师父,倒不出来。”

“你想办法吧。”师父在里面应声道,“你能把它装满,也能把它取出来。”

静月找来树枝,朝扑满的小口里捅,扑满里的硬币相互交错相互挤压,一枚硬币也捅不出来。

静月累了,躺在席子上喘气,他想:化缘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很容易就是因为带着希望把扑满装满了,很不容易是因为这段化缘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艰辛。

静月望着身边的扑满,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装满了硬币的扑满却一分也流不出来,他对着禅房沮丧地说:“师父,我还是弄不出来。”

师父在里面应道:“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此时太阳已经开始西下,阳光从寺院高大的梧桐树缝隙中透出一道道金光,洒在院落里,洒在柳席上,洒在静月的身上,闪着一道道跃动的美丽光环。

静月若有所思地从柳席上跃起,跑进厨房,拿来榔头,对着柳席上的扑满砸了下去……柳席上顿时滚满了无数闪闪发光的硬币。

望着被自己砸得粉碎的扑满,静月对着窗内的慧明法师说:“师父,我明白了。”

师父在禅房应声道:“你明白了什么?”

静月此时像一个大人,背着手,站在院子中央说道:“我明白了,每一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和别人留一点余地,一味地追求圆满和完美,人有时也会像装满硬币的扑满一样,被自己束缚得粉身碎骨。”

禅房里没有回声,静月透过院子里的梧桐树,看到火红的夕阳在远处的群峰中慢慢地西坠。

为此,我们发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重占有与重生存这两种生活方式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是两种可能性,只不过是我们维持自身生存的努力本能强化了重占有的生存方式。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人身上存在着这两种倾向,一种是重占有倾向,这种力量说到底是来自人力图活下去的生理要求;另一种重生存倾向,是以满足自身生存之后,在追求生命的价值意义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结为一体而克服生命仅仅为满足活下去的单一需要。不难理解,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这两种对立的素质,那么,在这两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占主导地位,就要由社会的结构及个人的价值观来决定了。

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在我与我所拥有的东西之间没有活的关系,我之所以拥有这些东西(财富、荣誉、地位等),因为我有这种可能性将其据为己有。可是,反过来说关系也是这样,物也占有了我,因为我的自我感受和心理健康状态取决于对物的占有,而且是尽可能多地占有。很明显,在这种生存方式中,主体与占有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活的、创建性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

例如:人人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房子,便有了一种保护,一种踏实、满足和成就感。一幢装饰豪华的房子,常常被它的主人和非主人当做人生辉煌的标志。因而,人在许多时候,痛苦是因为房子,得意也是因为房子。

一座房子常常使我们锲而不舍地付出累积和凝聚,但房子建成后,潜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惰性和自傲,也正在困扰着我们的思想,挡住我们的视线。无意中,我们就做了房子的囚徒。

房子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物质的房子和精神的房子也许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形象地说,一座房子就是一个目标,生命的过程就是我们一次次从一座房子里走出来,又走进另一座房子的过程。

激情人生总是活跃在房子之外。秋雨敲窗的夜晚,当我们拥一床暖被做着酣梦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已省略了许多雨打芭蕉水浸脚背的意趣,错过了许多雷电霹雳的激情。走出自己的房子饱尝日晒雨淋,劳心伤骨是自然的,但我们至少在走,走着就会有进步。

自己的房子永远不是最好的。今天的房子永远不会比明天的更新。因而,伟大的生命不在于看护和敝帚自珍,而在于超脱和扬弃。

走出愚顽固执的闭塞,走出夜郎自大的骄狂,走出自己的房子,前面就是阳光地带。当那颗青春浪漫的心游弋于蓝天草地之间的时候,束束理性和灵性之光也正守候在智慧的门外。困囿于小屋,生命便无法恣意伸展;心有樊篱,人生便如负重的蜗牛人生最不可少的东西有两样:一份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一份四季如春的好心情。

从自己的房子走出来,让生命开怀。

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由于我们害怕失去自己所占有的东西或由于用不正当手段占有了东西所产生的那种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深深地统摄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只能成为一个失败者,一个被打垮的、可怜的人,是一种错误生活方式的证明。因为在这种情境下,我会时时刻刻地担心我将失去我所占有的一切……我害怕窃贼,害怕被揭露,乃至于害怕疾病与死亡,甚至占有物被窃也不敢声张。我终日生活在忧虑或焦虑之中,变得更为谨慎、保守、多疑、猜忌和孤独,我的生命动力更多地被自己的占有物所消解。如果这些占有物又属于腐败所得,情况就会更糟。

巴西的著名医生阿尼塞托·马丁斯对腐败贪官者的健康等问题,进行了10年的研究。他对583名被指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官员和583名廉政官员的健康情况作了对比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失廉官员中60%的人生病,其病为癌症占53%,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占17%;脑梗塞、脑溢血等其他病占30%,在1~6个月内死亡5/6。廉政官员583名中只有16%的人生病,无死亡。另外对失廉的583人做了心理测验,70%的人心理状况极差,经常服用镇静剂。

马丁斯认为腐败官员生病的原因是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失衡,生活失律,神经功能、新陈代谢、内分泌、消化与排泄功能等紊乱。所以腐败贪官极易损害健康,亦难长寿。贪污受贿的人,一旦得到那份不义之财,多数是大肆挥霍、大吃大喝、豪饮暴食、走南闯北、日夜聚赌,甚至嫖娼宿妓。有时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不义之财,常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奔波至深夜,或是为了防止暴露及阻止调查,处心积虑地思索,或是密谋于阴暗角落,生活上时刻也不能安宁,这样的生活规律能不生病吗?

腐败贪官者的不义之财到手后,首先是精神兴奋,神气十足,说话做事讲阔气,与人交往傲气。一旦惩治腐败之廉政风暴席卷而来时,他的情绪立即被紧张和恐惧所代替,变得抑郁寡欢或暴躁易怒,稍有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坐立不安,身心处于紧张状态。如贪污受贿暴露,受到应有的制裁,其心理影响更大,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这样大起大落的心理刺激,很容易引起肌体的免疫力功能降低,各种致病因素乘虚而入。

所以说,“人是什么”比“人拥有什么”对于幸福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重生存与重占有两种生存方式之最大不同!

在日常的生活体验中,我们也能很好地理解重占有与重生存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学习方面,倾向于重占有生存方式的大学生们,在听课的时候只注意作为接受者把老师讲的话、话与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含义尽可能完整地都记在笔记本上,以便课后将这些笔记背下来去应付考试。但是,他们并未因这些内容而去思考、实践,并使其成为他们思想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并未因此而更为丰富和扩展。他们只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变成僵死的思想或完整的理论储存起来。

以另一种重生存的方式处世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的学习过程具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质量。他们不去消极地接受别人的话和思想他们不仅仅单纯地去听,而是采取一种积极和建设性的方式去接收和思考,并使所接收到的东西成为激起自己的思想,产生新问题、观念乃至于创新思想的诱发要素。

爱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重生存的爱,一种是重占有的爱。

人能占有爱情吗?如果可以的话,那爱情就是一种物、一种质料,是可以为人所有和占有的东西。真实的情况是,世界上并没有像“爱情”这样一种物。爱是种创造性的活动,这包括注意某人(或某事)、认识他、关心他、承认他以及喜欢他,这也许是一个人,或一棵树、一张图画、一种观念。这就是说,唤起他(她)的生命和增强他(她)的生命力,这就是一个人更新和成长的过程。

以一种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所体验到的爱则是对“爱”的对象的限制、束缚和控制。这种爱情只会扼杀和窒息人以及使人变得麻木,它只会毁灭而不是促进人的生命力。人们把这称做是爱情实际上大都是对这一字眼的滥用,目的是掩盖没有爱的事实。究竟有多少父母是爱他们的孩子的,实在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残暴行为、对孩子身心的折磨、从无视他们的存在到纯粹占有他们的欲望直至对子女的那种施虐狂。慈母败子的错处在于让孩子自我无限地扩张,而严父毁子的错处在于让孩子自我无限地萎缩。这和他们重占有生存方式不无关系啊!

很世俗的一句话:婚姻是愉快的,双方都是出纳;婚姻是一般的,一位是出纳,一位是会计;婚姻是头痛的,双方都是会计。但也表明了两种含义的婚姻关系。

对于婚姻来说也是这样。不管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是像传统婚姻那样,建立在习俗的基础上,真正相爱的夫妇似乎也是极少数。为了在社会上达到某种目的,传统、双方的经济利益、共同照顾子女、相互间的依赖性,或者说相互间的恐惧以及互相仇恨,这都是人们有意识地体验到的“爱”,直到有一天,夫妇中的一方或双方都发现他们根本不相爱而且从来就没有爱过。今天的人们在这方面有了某种进步,他们来得冷静和现实了,许多人不再把性关系和爱情混为一谈,也不把一种友好的、但有保留的协议关系视为爱的等价物。这种新观念使人更为诚实和坦率,同时人们也更为频繁地更换自己的伴侣。这种新观念并没有必然地导致相爱的人增多了,新伴侣可能像老伴侣一样,彼此一点也不相爱。

从一些彼此相爱的夫妇的生活史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他们之间的一种发展变化:从“爱上了”始,到幻想“占有”爱情止。在求爱的时期,一方与另一方的关系还不肯定,爱着的人们都在试图去赢得对方。他们生活活泼、富有吸引力和令人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美的,因为生气会美化一个人的面孔。这时,谁也没有占有谁,每个人都将其精力集中于生存,也就是说,去奉献和激励他人。

结婚后情况往往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婚约赋予双方占有对方的身体、感情和注意力的专有权。不用再去争取别的什么人了因为爱情成了人的占有物,变成了一份财产。

双方慢慢地不再努力要求自己像以前那样可爱了,也不再去激发他们自己的爱。他们开始感到无聊,人也渐渐失去了美的光彩。他们失望了,而且不知该怎么办。他们难道都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吗?这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错的?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企图去改变对方,每个人又都觉得自己受了欺骗。他们没能看到,他们已经不是相爱时的他们了,在爱是能为人所占有的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他们不再去爱了。他们停留在这一水平上,不是去相爱,而是去占有他们共同拥有的东西:钱、社会地位、一所住宅和子女。一些以爱情为起始的婚姻成了一个友好的占有者共同体一个由两个自私的人组成的实体:“家庭”。还有一些夫妇,双方一直想再唤起以前的那种情感,他或者她寄希望于一个新的伴侣幻想新的伴侣将满足自己的这种要求。

双刃剑

我们对外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感官,是我们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但是,我们的感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感官的感觉有一定的界限。从生存的经验中我们得到两个立场一是经验客体,这是属感官世界,由自然法则决定,表示着因果逻辑规律(期望、需求、满足等感官享有与牵引);二是经验主体使我们居住在智思世界,不受感官和自然法则的统摄,这是一种理性选择。前者表示我们“能够做”的领域和强度,后者表示我们“应该做”的领域与自律。为此,“能够做”与“应该做”的个体权重选择,既可能象征他行为选择是出于感官牵引,还可能表明他行为选择是出于理性律令。研究表示,人的视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电磁波,通常在390~750毫微米之间,肉眼看不到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听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机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耳朵不能听到超声波。

但一般而言,在我们的感受范围之外,仍然存在着物质世界的许多现象和变化过程,但它们不能被我们的感官所感觉。可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诸多感官本身,对于解决许多认识及实践的问题,未必能完全胜任。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存的世界,也在不断弥补着人的生理感官不足,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仪器和手段的作用首先在于它能帮助人们克服感官的局限,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增强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使单靠感官观察不到的现象显示了出来,使单靠感官分辨不清的东西变得清晰了,人的视野故而达到新的领域。

科学仪器和手段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帮助人们改善认识的质量,使获得的感情材料更具有客观化、准确化的性质。我们的思维经验常常易使我们感官受主观因素影响,科学仪器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感官的错觉和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科学手段能提供比较可靠的计量标准和准确的计量手段时,我们更加依赖它。就如同被医学仪器检查的结果更能让我们超过对中医方面的把脉结果的信赖一样。相信科学仪器与手段的精准测量一定是深刻而本质的一样……

问题便由此产生。我们创造了对我们如此有意义的世界,并随着人类不断掌握与更新的手段的提升,还将创造更有意义的外部世界,然而其代价却是与自然之律的相背也表现了出来:我们的智能开发了,我们的肢能却衰退了;人用的眼镜发明了,人的视力却减弱了;生物医疗出现了,抗病的能力降低了;感官的手段使感官延伸而精准了,感官却退化了;生存状态改善了,自然给予我们的思源却枯竭了。一句话,意义世界创造出了,意义自我却萎缩了……

何以利用我们的有效感官进行本真感受,并保持其稳定态势,注重创新呢?据科学研究:人对新奇事物的倾向性反应和适应性反应,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倾向性反应受激于新的刺激因素而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倾向性反应受激于新的刺激因素而产生。这时,眼睛的瞳孔会放大,视网膜会随之发生光学变化,听觉变得更加灵敏,脑波率也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改变。前苏联科学家索科洛夫对此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脑子里的神经细胞贮存了有关新的刺激因素的强度、持续时间、特性、顺序等信息。当新来的刺激因素到达时,这些刺激就同非皮层的‘神经模型’进行比较。如果刺激因素是新的,与任何现有的神经模型不相配,倾向性反应就会发生。不过,如比较过程所示,如果新的刺激因素和以前贮存的模型相似,非皮层就向网状激活系统发射信号,实际上是通知他‘不采取行动’。”(1)当“人们被迫对种种新奇事物作出重复反应,……被迫应某些包含冲突和不确定因素的情况时”(2),身体内就会分泌出许多激素内物质,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为适应性反应赖以形成的生理机能提供更强有力的精力。因此,人对于环境中的刺激有两道防线:一为神经性的倾向反应;二为有赖于内分泌的适应性反应。

这就说明了对新鲜刺激接受的强度,同时反映为一种具体的“生理反应值”。在特定时间内追逐过多的新鲜刺激和强烈刺激会招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超负荷运转,以致功能失常,从而容易引发失态、失控的现象发生,像某些人观看超级足球赛时发生的情绪疯狂,大多属于这种情形。

为了保持稳定而安全的生存状态,隽智的人注重创新,而不喜欢接受过分强烈的刺激,以免使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或损害。他们很少沉湎于刺激强烈的声、色环境之中。他们除了在足以获得重要效价的智慧活动中开拓、创新之外,他们更高兴到幽静的处所避开世俗的刺激,使生理机能得到“休养生息”。

懂得合理、适度采用新奇事物的刺激方式开发我们的智性,同时又使心情有着一份宁静状态,这是一种保护生理机能的明智之举。

科学严律,人间情多,天地无永,人类有情。怎样在我们创造一个利于我们自身生存和享有的意义世界之时,不被创造过程异化意义自我,我应该怎样去公正对待自然、世界、科学和自我?

感官世界与智思世界

我们常常能深刻地感受到的是我们创造出的意义世界过程中的伟大功绩,却感受不到在这一过程中成就意义自我的;我们常常能用感官体触每一创造意义的行为价值,却形成不了从多感受中所达成的智思理性。为此,了解并把握创造意义世界与创造意义自我同一过程中的两种途径,就显得非常意义重大。

在我们生命的存在与无数次实践中,很明显地使我们能区别开何为感官体验与何为难验理性的不同世界。正如我们在回答何为“香蕉”之时,能从其形状到其深口感表述得相对真切,可我们当被问及何为“水果”之时,却难以及其深切本质的回答。原因很简单,前者我们是以感知来体验这世界的,而后者却需要我们运用智思的理性来定义。问题不仅仅在于对两者的区分,问题还在于这两者带给我们在世界生存与实践中的不同功能……

当我们从感知的角度来面对世界之时,一切便统摄于我们的感知之中,我们便不能在智思的理性、事物存在的规律性上把握这世界。

当我们从智思的理性角度来面对这世界之时,一切便被统摄于我们已形成的经验之中,便不能以作为人的情感来体验各感知事物的情趣,我们只知道“水果”。更重要的还在于感官世界与智思世界给予我们不同的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而成就意义自我的两种认知途径——行知与知行的统一。

当我们以感知的方式面对世界时,这是一种行知,一种感官感知的积累,它给予我们众多的体验,进而在对香蕉、苹果、梨子、樱桃等的感知积累中,走向智思,获得了“水果”这一经验理性,当我们以经验理性的方式面对世界之时,这是一种知行我们在依据经验理性的结论,却统摄水果系列中的香蕉、苹果梨子、樱桃等具体实物特性,实证着水果为何物。很明显,世界的多样性存在给我们提出了应有感官认知——行知方式来体验适应有经验理性的认知——知行方式来结论,这是通过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的科学认知方式。

还必须强调的是,不断强化我们的感官,虽然能提供我们的感受性,甚至常常是快感的享受,但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会钝化我们的智思,进而不能形成我们的经验理性,走向对世界认知的更深层次,乃至于本质。

“顺从于你的欲望感受吧!”“心动不如行动!”这是我们经常在生命经历中听到的感官诱语。

无止境的欲念追求与感官享有,使我们极有可能在惬意中感受满足体验,而很难在超越快感中具有一份精神上的恬静与智思……

邻居住的张小姐近闻一种化妆品能增白肌肤,舒解皱纹,延迟衰老,心动立即行动,结果导致面部灼伤之恶果;妻子单位的张遵从广告之欲望牵引,买了打五折的抽油烟机,差点把老爷子呛死;朋友李刚为了弥补头发稀疏所带来的烦恼,听了又是广告的宣传,心动立马行动,用了一次染发水,而变成了“鬼剃头”……举这些生活中实例只是想说明,在现代社会中,保有一份审视批判理性该有多重要啊!

刘邦好财,多亏有位萧何,及时封住其心动而不贸然去行动,否则汉室岂有四百年的江山?这是感官世界与智思理性世界的审视与处理;纣王“寡人好色”,对小女子妲己心动不已,且感官享受沉湎于此,废弃国事,断送了五百年天下,可见“心动与行动”“顺从你的欲望吧”只是一瞬间之事,但与智思世界之后的行动相比,结果却截然相反。克林顿总统若能在感官与智思世界关系上处理好与靓女莱温斯基的“心动与行动”关系,他就不会以一个受审者的形象呈现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中……当然,这些都是大人物,而对于我们生活在红尘之中的小人物来讲,我们不像帝王有臣子进谏,有忠良献身,我们有什么?我们该有智思理性,我们为何总难具有智思理性呢?那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太多,而追求的东西却太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