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循理导欲

(三)循理导欲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循理导欲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21],“因为人类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东西。”因而,欲望的合理性和适度性决定了个体追求欲望的方式和途径。其结果不仅导致了健康的严重损害和学业的荒废,而且严重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然而,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却对这种行为表示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法制观念淡漠、道德相对主义的典型特征。

(三)循理导欲

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21],“因为人类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东西。”[22]是的,在现实世界中,人类有无穷的相当复杂的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如果仅以个体的理解判断需要的合理性,可能就会导致道德价值判断的偏颇。在当今社会,性道德的危机、滑坡现象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均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时代呼唤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人的和谐健康发展之需的性道德的引导。既能合理满足社会的性道德规范,又不过分抑制人的情欲,使人的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历史证明只有合理调控自己的欲望,正确驾驭爱与性,做到自尊自爱,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幸福。

1.合理调控欲望

人的欲望会伴随生命存在的始终,而且会随着时间、环境、地位的变化不断丰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使自己所追求的合理欲望逐步得到了满足,拥有了强烈的幸福感;而另一些人则为了追求超越自己能力的欲望,而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就决定了欲望的道德性和非道德性。因而,欲望的合理性和适度性决定了个体追求欲望的方式和途径。由于个体不断追求的欲望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强烈欲望。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最强烈的欲望恐怕是物欲的追求和情欲的满足。的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追求这种欲望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但由于思想的不成熟性和在其他不正当欲望的刺激下,他们很难把握为了满足物欲、情欲所面临的道德冲突。甚至有些人误入歧途,花天酒地、游戏爱情、过度纵欲。对于这些人来说,在纵欲的过程中可能得到一丝的快感,但这种昙花一现的感受会像泡沫一样迅速消失。其结果不仅导致了健康的严重损害和学业的荒废,而且严重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对性道德关系中的善恶价值取向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那么他的性观念越严肃、越理性,自然控制自己性行为的意志力就越强,理性的选择能力也就越强。法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爱弥儿·涂尔干指出:在性教育活动中始终贯穿理性,让年轻人了解性行为中的道德因素,懂得节制和审慎。[23]因此,大学生追求情欲没有错,但要合理把握情欲的适度性和积极性,要敢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适度调整自己。不断培养高尚情趣,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调控能力,作出合理选择。将自己从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世俗主义中解脱出来,去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道德的真实的人。只有不断调控自己的消极欲望,才能使自己超凡脱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青春的快乐和幸福。

康德认为性关系中存在一种违背道德情感的因素。因为在性关系中,一个个体充当着另一个个体获得快感的工具,这与人的尊严相对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自尊和自爱是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重要手段。任何人如果放弃人格尊严,弃善从恶,必然受到他人歧视和蔑视。要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戴,就必然自尊和自爱。只有法律和社会认可的性行为,才是合法的。如果为了改善自己经济状况,为了高消费,为了虚荣心,为了今后的工作有着落,而出卖自己的爱情,出卖童贞,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始乱终弃,得不偿失。但是当前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缺乏道德正义感,容易陷入道德相对主义。如在笔者的调查中,61.9%的大学生对有些女大学生充当“二奶”的现象表示理解,认为只要是基于爱情可以理解、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可以理解、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就可以理解,只要解决就业问题可以理解,这些是实用主义的典型观念。如果将充当“二奶”作为解决经济问题或就业问题的唯一路径,那么,还有女生通过自己勤工俭学和努力学习解决自己经济问题的行为,该如何解释呢?无非是那些急功近利、贪图享受的人只是为了很轻松地摆脱自己的经济困境,不愿吃苦付出就想得到享受罢了。这种人不顾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规范,甘愿充当“二奶”,出卖自己的灵魂,损害对方配偶的合法利益,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是社会所不能提倡的。然而,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却对这种行为表示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法制观念淡漠、道德相对主义的典型特征。道德相对主义认为对个体性选择的道德判断应该随着特定的情境而变化,如果这样的道德相对主义不加甄别地在青年人中间蔓延,自然会导致是非不辨,善恶不分,对错不知,这种状况是非常危险的。看来,在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正义感、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正确驾驭爱与性

对于人类来说,爱与性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性爱特别是在最近800年间获得了这样的发展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着旋转的轴心了。现存的通行的宗教只限于使国家对性爱的管理即婚姻立法神圣化;这些宗教也许明天就会消失,但是爱情和友谊的实践并不会发生丝毫变化。”[24]在这里恩格斯指出了爱情对人类的重要性和恒定性。尤其是中世纪宗教的禁欲论调被揭穿后,人们对情爱的肯定和关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使人性解放成为可能。费尔巴哈也强调人们在爱情和性的追求中获得感性幸福。爱与性的完美结合被视为实现人生幸福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人欲求得到真爱,尤其是对大学生更不例外。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研究中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真爱的理解上有偏差,在性的把握上有矛盾,因此有必要讨论性爱关系问题。

所谓爱情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25]从这一解释中可以看出,理想、责任和性爱是真爱的三个构成要素。理想是真爱生长的内在基础,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追求,就不可能产生真爱。性爱是爱情区别于其他感情的特质,是对爱人倾慕、亲近并以性欲为基础的情感,爱情源于性爱但并不等于性爱,不可能因为只有性欲的满足才能使爱情升华。只有责任的担当才是对性爱与真爱的升华,只有自愿自觉的为对方承担责任,才是真爱的本质体现。缺乏责任心的男女恋情是不稳定、不长久的,真正的爱是奉献不是占有。因此真正的爱情表现为相互的爱慕和关心,并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稳定专一的强烈感情。这种真爱可以将强烈的性冲动控制在幽默、理解、爱护的基础上,而不会表现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及早占有心理上。所以真爱不仅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品德,而且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就较小,相互之间的爱慕会加剧,恋爱的成功率也就较高。有些学者通过分组研究,发现恋人之间在热恋时没有发生性交行为的,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的历程短,婚姻维持的时间长,相互之间的信任度高,婚后的幸福指数也高。[26]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了保持婚前性纯洁既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婚后的幸福生活。因此,真正的爱是保护而不是损害。当前,有的大学生对待爱情很随意,居然在谈恋爱之初就约定好了毕业要分手,有的为了消除寂寞寻找恋情,有的脚踩多只船,有的谈恋爱为了积累情感经验,有的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或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此恋爱如何产生真爱呢?如果不是真爱,为何要有性关系呢?笔者认为真爱与性是不能分离的,如果没有真爱而有性是对自己、对恋人的极端不负责任。不能因为双方自愿、无伤就可以有性关系,无视性爱的神圣性和超越化的性关系不是社会所提倡的价值取向,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只能给双方,尤其是对女方以后的幸福造成无形地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隐性的、永久性的。因此,真爱不能光靠激情和冲动,理性和责任是必不可少的。遵循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爱是恋爱中的双方必然要承担的道德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