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正确对待考试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正确对待考试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自然会使人在面临考试时产生过度的焦虑。

第四节 正确对待考试

考试是对学习者在某个阶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对某项操作熟练程度的检阅。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大学生要做到正确对待考试,并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就必须正确对待考试,掌握正确的复习策略,克服考前焦虑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一、复习策略

人们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尽管人与人之间在记忆上存在一些差别,有的人记忆力好一些,有的人记忆力差一些,可是没有遗忘的人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每当我们学完新知识后,遗忘就开始了。为了使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不断增加,只有通过复习才能实现。考前的复习可使以前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深化,可以查疑补漏。除此之外,考前复习还可以使所学过的内容连网成片,更不易遗忘,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1.复习要考虑老师的复习进度

在考试之前,教师要组织同学们复习。教师的复习是按一定计划进行的,在一段时间内,凡考试要涉及的内容全部复习到。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师的复习进度。

考前的复习,最重要也最关键的是跟着教师走。教师一般经验丰富,对考试的题量题型、难易变化、重点内容的变化趋向都有一定的把握,听从教师的复习指导,比自己单枪匹马地摸索要省时省力得多。那种自以为是的复习态度实在是大忌。在这里,跟着老师走,并不等于让老师牵着走,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即一方面跟老师复习,另一方面又能做到不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以老师的复习指导为主,又要兼顾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与补漏。

2.复习要考虑到不同科目的不同特点

有的科目须注意平时积累,临时抱佛脚收效不大;但也有的科目考前突击会大见成效。通常说来,像会计学数学这样的科目,需要较多的理解力和解题技巧,考前搞突击式复习不会起什么太大的作用,对这类科目的复习应提早进行。而像管理学原理、政治这样的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过早背诵恐怕到考试时又会忘记不少,多次复习又花时间,不如把这些科目的复习稍微后推一点。不过应注意,不要把时间推得太靠后,以免剩下的时间太少不够用,应考虑留出一定的提前量。外语学习也是以记忆为主的,不过需要记忆的内容非常多,临考之前再着手复习恐怕吃不消,因此也要提早进行。对外语的学习往往不必占用整块的时间,利用“边角碎料”的时间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复习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复习的时候也要注意抓重点、抓弱项,全面铺开。均匀分配精力是不现实的,效果也不一定好。在不同的科目中,要对自己的弱项特别下功夫,因为弱项的提高比较容易,强项的突破往往比较困难。对于每一科,又要抓当时学习时没有掌握好的和应用多、较为重要的。

二、克服考前的焦虑心理

考试焦虑是一种在一定考试情境的激发下,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状态,它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是对考试结果的担心;二是担心引起的身体反应。考试焦虑的程度高低,主要受个人性格特点、如何看待考试成绩、个人的健康状况、知识的能力水平、个人的抱负、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要预防和消除考前焦虑心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消除对考试的一些错误认识

相当多的考生之所以出现考试焦虑,是因为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他们认为成败在此一举,如果考不好,自己的声誉、升学、拿证、就业甚至前途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其实,人的一生的命运取决于许多因素,远非一次考试所能决定,所以即使某次考试考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应当看到考试的分数只代表所学知识的一部分,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很难通过回答题目这种类型的考试测量出来,因此考试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要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

2.增强自信心

有的考生之所以容易出现考试焦虑,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由于自己过去某一次或若干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就断定自己在未来的考试中肯定会失败。总是一味地认为是由于自己“能力不够”、“脑子太笨”,就容易丧失自信和斗志。作为一名考生,要善于对学习中的成败得失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在成功或失败时,应把主要原因归于内部的努力,这样有利于增强激发学习责任感,提高学习的努力程度,克服自卑心理,形成较高的成就动机。人总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不要因为自己某门功课学得不太好,就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

3.培养乐观、开朗的个性品质

自卑的同学多数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和言谈,自己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他们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都比较狭窄,老是翻来覆去地在某些问题上转,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常使自己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内向、封闭的学生应锻炼自己,积极同父母、教师、同学交往,通过与他们的交往,可以向他们倾吐内心的烦恼,抒发受压抑的情绪,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使心情变得开朗起来,同时,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对自己的看法、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

4.避免过度疲劳

有的考生习惯于考前开夜车,搞得人很疲劳,这是不科学的应试方法。人越疲劳,记忆能力越差,发生暂时遗忘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人在疲劳状态下,容易出现种种引起大脑迟钝的生理反应,这时人的认知活动效率会大大降低,这些都容易导致考试怯场等考试焦虑表现。因此,考前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以便能够养精蓄锐去迎接考试。考生一定要学会忙中偷闲,抽出很少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散散步,都能起到放松的作用。而这一很少时间的“牺牲”,却能换来更高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期间也不要忘了体育锻炼,按时做适当的运动。有人说运动是天然的镇静剂,这话一点不假,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心情会更舒畅,精力更充沛。

5.做好应考的各项准备

考试之前,要全面系统地认真复习,弄清不懂的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就要多下功夫。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自然会使人在面临考试时产生过度的焦虑。面临考试的考生要做好每周及每天的计划。一般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没有新课了,自主的时间相对多了一些,这时,常见一些同学整天表面上忙忙碌碌,却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看到别人在忙,觉得自己也不能闲着。但越忙心里却越没底,无形中增添了一种无名的烦躁与紧张。所以,一定要强迫自己做事加强条理性和计划性,而且计划要大部分都能完成,每天、每周都能感受到效果。这样有条不紊地复习,对情绪的稳定、紧张心理的缓解,会起到一种强化作用。

考试,是每位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搞好考前复习、调整好考前心态,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每个考生还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管理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行为;掌握考试过程中的有关技巧,做到细致、缜密、沉着、冷静。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