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价值的要素分析的介绍

新闻价值的要素分析的介绍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重要性分析重要性是传统新闻价值的第一个要素,指事件对社会产生震撼的特性,以给受众带来的影响为尺度。

三、新闻价值的要素分析

传统新闻价值的要素一方面有许多内容值得借鉴,另一方面又有许多负面效应值得注意。对这些要素的含义及其对受众的影响给予分析,了解某些要素可能导致的多种结果,能够深刻认识传统新闻价值理论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

1.重要性分析

重要性是传统新闻价值的第一个要素,指事件对社会产生震撼的特性,以给受众带来的影响为尺度。美国学者德弗勒和丹尼斯从报道效果的角度将重要性改为影响力,认为某一事实的影响力同它发生作用的范围大小成正比。

事实具有重要性的标准是:某一事实与更多的人有关系,这种关系越大,就越具备影响力;事件令更多的人关注,表明这个事件同人类相关的程度,会在人们的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响;事件涉及多数人的利益、社会道德和国家安定,在社会进程中发挥推动或阻碍作用。

凡重要的事情几乎都具有新闻价值。这是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是人们注意的主要目标;因为它们影响社会的变动,甚至永久或暂时改变社会的进程;因为它们出乎人们的预料,突破人们的正常思维,在心灵深处产生震撼。

事实的重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具有相对性。对不同国家、不同受众而言,同一个事件具有的重要程度不同,往往具有易变性。一个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可能因某种因素的刺激突然变得重要起来而产生报道价值。事实的重要性还取决于关心的人数,产生于关注人数的多寡,对多少受众有直接的影响。另外,时间上的紧迫性,即事件能立即产生影响,或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冲突或社会焦点等,其重要程度开始显现,新闻价值也越大。

2.接近性分析

接近性也是传统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指人们对发生在自己附近的事情感兴趣,并且容易受到它的影响,通常是指在报纸和广播覆盖区域内发生的事件,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

接近性的本质主要指:一是“身边事”效应。从地理上说,越是“本地新闻”,人们就越感兴趣。二是“心理事”效应。同地理上接近相比,心理上接近更重要,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震惊。一则消息,虽然报道的是本地的事,但和受众在利益、情感和兴趣上根本不相关,也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三是,“直接相关”效应。用通俗的话说,新闻越是同受众利益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受众的生活、行为、思想和工作,它的价值就越高。根据“新闻应与受众尽可能接近”这一原则,美国一些新闻学家提出,报纸的编辑、记者应当“把新闻地方化”,使尽可能多的受众从自己的切身利益上关心新闻事件的报道及其发展。

3.及时性分析

及时性,又称时新性、新鲜性,指事件是最近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特性。及时性是传统新闻价值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判断一个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重要依据。

不管报道的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涉及的人物多么重要,新闻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任何事情,到了明天,都会比今天更少使人感兴趣。”这句西方新闻界对及时性概括的话,是对报道时效而言的。时过境迁的事件,人们已经知道就不再是新闻,没有任何新闻价值。及时性虽然重要,但不是一切。在没有搞清楚事实以前不能盲目报道传闻和假象,有些重要报道,需要恰当的时机才有更大的价值,不一定依赖于及时性。

及时性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大意义。新闻是争分夺秒的产物,事实新鲜才有受众,事实如果不新鲜,就失去了新闻的条件。“陈腐”的事件缺乏吸引力,及时性在新闻竞争中成为媒介不败的法宝。新闻报道的及时也是西方民主的标志,因为时间对一个民主国家是重要的。人民需要尽快知道官员的行动,以便对官员所做的工作进行及时的监督。政府官员也要尽快发布信息,以便及时得到公众的反馈。这种相互作用是宪法保护报刊的理由之一,没有思想市场上的这种快速交流,民主是不能实现的。

4.显著性分析

显著性,指容易引起人们注目的知名人物、机构与地点,往往涉及知名人士和机构,是传统新闻价值中突出的要素。

显著是和隐蔽、微小相反的概念,涉及显要的人物和事物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简单地说就是“名人出新闻”。许多普通人对名人的公开言行、个人兴趣、婚姻家庭等等都感兴趣,名人的一切都是很好的新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在西方,总统及其夫人的活动、亿万富翁的行止、影视明星的言行等成为媒介追逐的对象。但是在新闻报道中,不能把显著性无限放大,追逐名人隐私,侵害名人权利,诱导公众追逐低级趣味。

有关政府官员、社会名流的新闻,可以帮助公众观察、认识这些人物的品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政府官员的重大决策和行动,涉及千万人的利益,影视明星的道德修养是大众的楷模,媒介报道这些人可以使公众对其进行监督。

5.趣味性分析

这是传统新闻价值特别强调的要素,指妙趣横生或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事实,包括软事实、反常事实、冲突性事实、娱乐性事实、新闻中的幽默等。

趣味性新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别:一是犯罪新闻,特别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凶杀案;二是灾难和悲剧新闻,报道自然界和人的突如其来的灾变;三是幽默新闻,新闻中意味深沉的调笑、巧妙的讽刺或含义深刻的妙语,对单调无味的生活是一副珍贵的调解剂;四是有关男女情爱的反常事件;五是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六是各种神秘事件,悬念可使一条消息延续很长时间;七是娱乐和娱乐界的消息。

趣味性新闻迎合许多受众的口味,吸引他们接触媒体,使媒体扩大覆盖率。媒介中多是硬新闻,媒体风格呆板、严肃和沉闷,用轻松有趣的“软”新闻予以平衡,可以改善媒体的形象。趣味性报道的时间性不强,采访开销不大,任务不紧迫,便于灵活使用,降低媒体的成本。将趣味作为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要求记者编辑将新闻写活,把严肃事实中的趣味性挖掘出来,表现人格的因素,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但是,有时候,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一味追求趣味,容易使新闻的趣味性失去分寸,传播虚假、荒唐的事实。媒体应以严肃新闻为基础,以对人的思想品德有教育意义的新闻为主导。竭力推崇趣味性新闻,反映的是商业媒体的需要,往往充斥着暴力或色情内容,严重伤害了受众的心理健康。记者一味追求耸人听闻,甚至让黄色新闻当道,亵渎了严肃的新闻道德,破坏了新闻的职业精神。

在新闻趣味性的引导下,西方记者注重和渲染犯罪、丑闻、性和暴力事实,产生了黄色新闻的概念。这一名称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和普利策的《世界报》竞争,由漫画家奥特考尔特在《世界报》专栏上画的“黄孩子”而得名。

黄色新闻就是煽情新闻,有一套惯用的报道手法:使用煽动性大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滥用图片,以至偷拍和伪造照片;捏造事实或歪曲事实细节;围绕性、犯罪、暴力和丑陋现象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情绪。黄色新闻不是一国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国际新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伦理道德观念淡漠,社会犯罪增多,以及社会风气的败坏招致了黄色新闻泛滥,反过来它又败坏了社会风气,诱发犯罪活动。黄色新闻不仅毒害受众的心智,还转移了受众对切身利益的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