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下增进整个社会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效率及市场失灵

导下增进整个社会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效率及市场失灵

时间:2022-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机制具有诸多神奇的功能,它可以调节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并决定要素的收入分配,能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有些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公共产品过于缺乏会损害经济运行的效率,甚至使整个社会经济无法正常运行。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机制具有诸多神奇的功能,它可以调节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并决定要素的收入分配,能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正是市场机制这种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得重视资源有效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国家不断建立和扩大市场,以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有些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运用微观经济政策加以弥补。

市场失灵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本章主要讨论导致市场失灵的四种情况,即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全,并阐述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作用与限制。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主要是由一种竞争的价格机制来决定的。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所有者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他们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分散地、个别地进行经济决策,并通过市场交换和竞争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调整他们的行为。

与资源配置的其他方法相比,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主要表现在:第一,得到法律确认和国家保护的私有财产权极大地刺激了人们为积累财富而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热情,这种热情在限制或剥夺个人财产权利的传统社会中几乎是不存在的。第二,以交换和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了传统社会的世袭分工制度,促进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第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用一种简单而又清楚的信号指导人们的行为,使十分复杂的经济关系简单化,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第四,无数个分散决策的经济人之间相互竞争使创新活动源源不断,造就了一种十分灵活的制度体系,从而使得市场经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远远超过以往一切社会总和的生产力。

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通常与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相联系。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人命令谁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人人追求的只是自身的经济利益,每个人只是根据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决定自己的行为。然而,市场机制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千千万万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亚当•斯密生动地描绘说:“我们能享用可口的晚餐,并非由于肉摊主、酒贩子或面包师的仁慈善意,而是由于这些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我们求助他们的不是良心,而是他们的自利之心,我们从来不必去对他们诉说我们的生活需要,而只需讲交易对他们带来的好处。”因此,亚当•斯密认为,最能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经济体制,就是让人们自由劳动、自由交换的市场体制。在市场体制下,分工能够发展,消费能够最有效地得到满足,生产效率能最快地得到提高。人们只要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就可以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但要达到资源最优配置还有赖于若干重要的市场条件,如完全信息、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和消费没有外部影响、交易费用忽略不计和经济人完全理性等。这些条件在现实中是难以成立的,因此,市场机制本身并不是万能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市场失灵主要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

只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看不见的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然而有一些现实因素使某些行业无法达到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垄断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企业规模扩大是由以下因素促成的: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而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合并。由此看来,垄断似乎具有经济上的必然性。在纯粹垄断的情况下,单一卖主可以选择较高的价格、较低的产量从而获得垄断利润。虽然垄断具有经济上的必然性,但就其抑制竞争与降低社会经济福利而言,它同时又具有经济上的不合理性。这种矛盾迫使人们寻求国家干预,以防止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垄断)最终破坏市场经济这种具有较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

自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市场之所以会失灵,还在于它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正常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过于缺乏会损害经济运行的效率,甚至使整个社会经济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这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由。近年来,以布坎南(Buhcanan)为代表的新一代制度经济学家甚至认为那些能够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而有效运行的法律、公共安全以及自然秩序都是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能够使市场有效运转,但却不能由市场本身提供,因而也只有通过公共选择由政府来生产诸如此类的公共产品。

“外部性”问题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福利经济学家庇古发现并提出的。根据他的观察分析,引起“外部性”问题的原因在于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私人成本或边际私人收益的背离。在个别领域,这种背离程度可以很大。此时,自由市场均衡使产生外部成本的产品的产量过高,而产生外部收益的产品的产量过低。这种背离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社会相互影响的经济活动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所以社会需要政府通过罚款、征税、补贴、数量管制等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

市场不完全指的是即使消费者对有些产品或劳务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生产成本,私人市场仍无法提供这种产品或劳务。例如,私人保险公司一般不愿意承担风险很大的保险业务,私人银行也不太愿意提供金额大、周期长的贷款。于是,政府承担起了相应的义务。如许多国家政府为银行提供了存款保险,并成立了政策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不愿意涉足的业务。

市场不完全的另一表现为互补性市场。例如,假定在某个城市里,许多人爱喝加糖的咖啡,并且糖和咖啡除了放在—起外别无他用,那么在咖啡厂建立起来之前,没有人愿意投资糖厂;而没有糖厂又导致没有人愿意投资咖啡厂。如果私人之间协调的成本很高的话,在自由市场均衡下,该城市的人们就享受不到加糖的咖啡了。类似的情况常常出现在发展中地区或新开发地区,基础设施(如电、水、煤气等)部门与制造业部门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互补关系,要使这个地区发展起来,常常需要政府的规划和协调。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中通行的是消费者主权,市场在分配资源方面的效率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决策是否正确与理性。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至上的经济,然而,消费者要真正做出效用极大化的正确决策,需要掌握全面、正确、充足的信息。信息就像其他经济物品一样,也是一种稀缺的、有价值的资源,要想获取足够的信息就必须支付足够的费用。由于搜寻信息的成本有时候会十分昂贵,迫使消费者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及市场配置效率的下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政府要承担起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信息的职能,并代替消费者做出某些决策。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地的天气预报都是由政府部门提供。政府还经常通过提供信息来保护消费者主权或代替消费者进行部分决策,例如许多国家的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都需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抽查或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