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时间:2022-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尽管完全竞争模型所假定的条件非常严格,但从这一模型出发,我们可以对原来的假定不断做出修改补充,使之更接近于现实,从而对更复杂的市场结构中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做出更具体的描述。前面提到,AR=P在任何市场条件下均成立,但是MR=P=AR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才能成立。如果完全竞争行业的均衡点发生移动,市场价格就会发生变动,厂商将面临新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它需要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从而厂商价格既定。由于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他们购买和出售的产量只占市场总额中极小的一部分,因而任何一个厂商或家庭只能按照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销售和购买他们愿意买卖的任何数量,而不致对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市场价格只能由全体买者的需求总量和全体卖者的供给总量共同决定,每一个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收者(price taker),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2)产品同质。所有厂商提供标准化产品,它们不仅在原料、加工、包装、服务等方面一样,完全可以互相替代,而且对买者来说,根本不在乎是哪家厂商的产品。如果一个厂商稍微提高其产品价格,所有的顾客将会转而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3)长期内生产要素是完全流动的。完全竞争的市场要求所有的资源都能在行业之间自由流动,该行业的工厂规模和厂商数目在长期内可以任意变动,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以阻止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4)厂商和消费者拥有完全信息。所有买卖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完全掌握现在和将来的价格信息,因而不会有任何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购买,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

显然,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市场,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只有在某些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市场,近似的符合前面三个条件。但即使在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未被满足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也常常在许多场合利用完全竞争模型。这是因为,任何一般理论模型的用处,并不取决于其假定的准确性,而取决于其预测能力。大量的经验已经证明,完全竞争模型在说明和观测现实的经济行为方面是很有用的,它有助于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尽管完全竞争模型所假定的条件非常严格,但从这一模型出发,我们可以对原来的假定不断做出修改补充,使之更接近于现实,从而对更复杂的市场结构中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做出更具体的描述。因此,完全竞争的市场理论必须首先加以研究。

根据前面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单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例如A厂商是1000家类似的企业中的一家,产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决定了价格,即每单位产品20。A厂商必须接受这个价格,他改变销售量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A厂商可以改变销售量,可以出售任何数量的产品;由于产品同质,他既没有必要降价,也不能提价。如果A厂商把自己的销售价格抬至比市场价格略高一点儿,他的销售量便降为零。所以,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在图6-1(b)中,当既定的市场价格为20时,产销量从0到50甚至更多都可以卖掉,故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大。前面提到,AR=P在任何市场条件下均成立,但是MR=P=AR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才能成立。所以这条线既是需求曲线,又是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三条线重合在一起。

图6-1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和收益曲线

但是,完全竞争厂商的价格既定,面临水平的需求曲线,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不改变,它仅仅意味着单个厂商自身的行为不会影响现行价格。如果完全竞争行业的均衡点发生移动,市场价格就会发生变动,厂商将面临新的需求曲线。但每一次变动后的市场价格对单个厂商来说,仍表现为一种既定价格。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是由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均衡价格,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才为从原点出发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如图6-1(c)所示,TR=P×Q,P为TR曲线的不变斜率。

瞬时,又称交易或市场时期,它指时间极短,短到每个厂商和全行业都无法调整自己的产销量,因而厂商和行业的供给量是固定的(见图6-2,厂商供给量q1,行业供给量Q1)。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例如,已经收获后的农产品数量在新的季节到来之前,是固定不变的;商店里某种商品的现货也是既定的,要从生产厂家得到更多的该产品,则需要一段时间。

图6-2 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

假设产品价格P=28,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Q3-3Q2+4Q+26,可求得下列函数:

由表6-2和图6-3可知,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随着产量增加,MC、AC和 AVC先减少后增加;利润先增加后减少。

表6-2 某厂商收益成本表  单位:元

图6-3 厂商收益成本曲线

当MR>SMC时,表明厂商增加产量是有益的。此时,厂商会不断地增加产量,直到MR=SMC为止。

当MR<SMC时,表明厂商增加产量是无益的。此时,厂商会不断地减少产量,直到MR=SMC为止。

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MR=SMC 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必要条件)。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厂商一定盈利。若厂商都按其均衡条件进行生产,设产品价格为P0,E点表示实现MR=SMC的均衡点,Q0为其对应的均衡产量,此时是否盈利要分三种情况(如图6-4):

(1) 图(a)中,当P0>SACmin时,厂商把产量定为Q0将获得超额利润,即矩形P0ABE的面积;

(2) 图(b)中,当P0=SACmin时,厂商把产量定为Q0,获得的超额利润为零;

(3) 图(c)中,当AVCmin≤P0<SACmin时,厂商把产量定为Q0亏损最小。如果厂商产量Q<Q0 ,MR>MC,这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产量还可以带来一点净收益,从而使亏损总额减少;反之,当Q>Q0 ,MR<MC,这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产量只会使亏损总额扩大。

图6-4 短期均衡产量点

若产品价格非常低,为P1,此时的均衡产量为Q1。这时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表示产品的销售收入恰好能收回全部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则得不到任何补偿。因此,这样的卖价是厂商开工生产的最低价格。当价格再降低时,如果厂商仍进行生产,不仅固定成本得不到补偿,新支出的可变成本也无法全部收回,因此厂商将会停止生产和营销。所以产品价格等于AVCmin 时的均衡点E1称为停止营业点。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为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之叠加,即由所有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以上部分的MC线段在水平方向相加而成。如图6-5所示。

图6-5 行业供给曲线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行业在长期中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调整,即 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变动和原有厂商经营规模的变动。

根据实现均衡条件P=LMC=LAC,长期均衡就是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

图6-6 行业长期均衡

图6-7 厂商长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行业竞争曲线可能有三种形状:向上倾斜、向下倾斜和水平线。形状由任一完全竞争行业中产量增加时,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究竟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决定。

成本递增的原因:该行业对要素的需求相对较大,足以影响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或者这种投入要素是专用的,没有替代品。所以当产品供给量增加时,对要素的需求量增加,进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和产品的成本上升,在长期均衡时,LAC的最低点也不断上升,因而其产品价格也不断上升,所以,此时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将向右上方倾斜。如图6-8所示。

图6-8 成本递增行业

也可能当行业产量扩大时,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发生了外部不经济。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影响。非市场性是指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未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而是无意识强加于他人的。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有些称之为外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影响,无偿为其他人带来利益。相反,产生负向外部影响的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会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外部性的例子很多,如一个养蜂的人和栽种果树的农场主之间相互施加了正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为典型的外部经济,农场主为蜜蜂提供了蜂源,提高了养蜂生产者的产量。同时,蜜蜂采蜜过程中加速了果树的授粉,提高了水果的产量,双方互相无意识地为对方带来好处。企业排放污染源的例子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

成本递减的原因: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具体的成本递减行业如图6-9所示。

图6-9 成本递减行业

如果行业产量扩大对生产要素增加并不会引起要素价格上涨,或者要素需求增加引起了要素价格上涨,正好被产量扩大时取得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影响所抵销,则产品的平均成本不会随着产量扩大而上升。如图6-10所示。

图6-10 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不变的原因:一个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相对太少,不足以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所以,在长期均衡时,厂商的最低生产成本没有变化,故产品的价格也就不会变化,从而其供给曲线为一水平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