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市场类型的种类和划分依据;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
●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考察企业什么时候停产,如何决定进入或退出市场。
前面介绍了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而生产者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选择使自己产量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上一章的成本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各种产量所需支付的最低成本,但是却没有对厂商该确定怎样的产量水平给出答案。这是由于作为理性人的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和收益因素,而收益因素中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却取决于市场的供需状况。不同类型的市场供需是有差别的,因此厂商收益间接的与市场类型有关。因此,不同的市场类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也不同,厂商的均衡条件就有差异。
什么是市场?市场是一种商品的买者和卖者相互影响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所利用的一种机制。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任何一种商品都有一个市场。如果一个市场上买者和卖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这样的市场称为完全竞争市场。
与“市场”这一概念紧密相连的另一个概念是行业。行业是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同一种商品的市场和行业的类型是一致的,例如,完全竞争的市场对应的是完全竞争的行业,等等。
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市场上厂商的数目;二是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三是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四是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以上四点,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被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关于这四种类型的市场的特点可以用表6-1来说明。
表6-1 市场和厂商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用来介绍不同市场类型上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决定条件的理论分析就是“市场理论”,又称为“市场定价理论”。本章主要探讨市场理论中的完全竞争理论,下一章再继续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