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列宁“一国首先胜利论”的分析

列宁“一国首先胜利论”的分析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初,列宁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情况,创新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据此,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是有可能的。

一、列宁“一国首先胜利论”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社会国际化的观点,并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够取得胜利。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2]这是因为:其一,只有资本主义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国家,才真正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条件和组织力量;其二,由于资本主义国际化的形成,无产阶级革命也必定是国际性的,而不可能只是单一国家的事情。这一观点,即是被后人概括成的马恩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胜利论”。

20世纪初,列宁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情况,创新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

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说:“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3]1916年,列宁继而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各国同时胜利是不可能的,它必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他分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出路;(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的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然而,这一规律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帝国主义时代的表现形式、作用和后果是不同的。首先,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和资本集中化的程度还不够高,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平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得尚不突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将其视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垄断组织的快速发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地、跳跃式地赶上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列宁将其概括为资本主义的一条客观规律。其次,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世界领土尚未瓜分完毕,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并不一定要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手里夺取殖民地和附属国,因而不至于引发世界大战。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大小与各自势力范围的大小大体是相当的。各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未构成影响他们的相互勾结起来干涉和镇压个别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障碍。根据这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到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领土已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想取得与其实力相适应的势力范围,只有使用军事手段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发的世界大战,造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易于被无产阶级突破。正是根据这一情况,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

第二,经济和政治较为落后的俄国有可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是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情况而言的。他还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问题。

俄国二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革命将是法国工人开始,德国工人完成,“现在,开始进行这个革命伟大光荣任务已经落到俄国无产阶级头上了”[4]。列宁全面地论证了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条件:(1)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俄国是一个在经济和政治上都非常落后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再加上沙皇专制统治,使得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已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环节。(2)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革命力量非常强大,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条件已经具备。俄国资产阶级相对软弱和落后,而无产阶级经过长期的罢工斗争受到教育和锻炼。虽然与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无产阶级的人数并不多,但它有广大的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3)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国际帝国主义分裂成两个集团,他们正在进行殊死搏斗而无暇顾及俄国,俄国无产阶级正是可以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发动革命并赢取胜利。(4)俄国幅员辽阔和交通不便,使它比其他国家更能长久地抵抗先进国家的军事优势。据此,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是有可能的。

第三,俄国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在欧洲社会主义革命没有爆发的情况下也能够单独生存下去并得到巩固。

十月革命前,1917年9月,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国内战争》中,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后能够保持政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第一,从巴黎公社以来,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们不会重犯公社的致命错误,不会把银行留在资产阶级手里,不会对我们的凡尔赛分子只取守势,而会转为攻势,消灭他们;第二,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一定会给俄国带来和平,在人民经历了三年多的大厮杀惨祸之后,任何力量也推翻不了革命政府;第三,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会立即无偿地给农民土地。广大农民会全心全意、奋不顾身地支持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但在当时,列宁仍然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后政权得到巩固的希望寄托在西欧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上,或者是说俄国无产阶级可能保持政权,一直坚持到西欧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受到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猛烈围攻,失去了四分之三的土地,处境十分危险。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西方没有爆发强大的社会主义革命风暴,俄国革命未能得到西方革命呼应和支持,俄国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退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围剿,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这一情形使列宁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他在《我国国内外形势和党的任务》中说:“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俄国抗击世界资本主义列强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斗争竟能延续三年之久。”[5]结果表明:“即使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推迟爆发,无产阶级政权和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6]

第四,东方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支持了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政权。

在列宁看来,尽管西方没有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风暴,但是东方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潮,东方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进而支持了苏维埃俄国的生存。同时,苏维埃俄国也对东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整个东方,在整个亚洲,在一切殖民地人民当中,苏维埃运动都已经打下了基础。”[7]东方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两者间是东方社会革命的共生关系。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可以“一国首先胜利”的新理论,不仅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而且正确解决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飞跃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它以“一国首先发生论”发展了“几国同时发生论”;以“俄国开始革命论”发展了“西方开始革命论”;以“俄国首先胜利论”发展了“西方同时胜利论”;以“东方国家革命论”发展了“东方社会革命论”。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