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民道德理性的概念、功能及实现

公民道德理性的概念、功能及实现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公民道德理性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内部源泉。

三、公民道德理性的概念、功能及实现

(一)公民道德理性的概念

公民道德理性,指公民基于自身道德知识、道德价值观、道德逻辑等因素而形成的自成体系的处理个体道德行为的思维和判断体系。它是个体从道德规范、道德学习、道德模仿到道德自律、道德维护、道德选择、道德评判,甚至于道德体系推进发展的核心。道德理性不只是对现有道德体系的学习、接受和模仿,同时也是对现有人类道德价值观的理性思考、批判和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公民道德理性的功能

道德理性决定了个体道德水平高低和个体在社会领域中的成熟度。良好的道德理性不能保证个人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但能够确保个体成为一个遵守社会主流价值、维护社会公德、自我实践道德行为的良好公民。

1.公民道德理性对公民道德评价、道德行为选择具有支配作用。人们的道德评价、道德行为选择都是在一定的道德理性的支配下进行的,道德理性是个体选择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个体自身道德行为的核心评价体系、解释体系和决策体系。个体的道德行为,是对个体道德理性的直接反映和投射。比如,在“义”与“利”的选择中,“义”的道德理性支配下的道德评价必然否认求“利”行为的道德性,必然认为求“利”行为是无道德可言的。

2.公民道德理性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内部源泉。个体对于道德的理性认识和逻辑判断,推动了正义、平等、民主、自由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式发展。道德理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价值构成,推动了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发展。古今中外,任何道德原则、规范乃至道德体系,无不是在道德理性的支配下建构起来的。道德理性永远无法自我消除的道德批判性保证了人类道德水平的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个体道德理性对自身道德行为和对主流社会的批判使得个体道德理性汇集成为集体道德理性,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3.公民道德理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器。很难想象,一个失去了道德理性约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私德、行规盛行的社会是健全而和谐的。失去了道德理性的规范,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就会滋长和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的危机。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在利己与利他、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选择上产生了认知困惑,各种“经济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断突破道德规范的约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行贿受贿、走私贩私、制毒贩毒等有违法律和道德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良好的道德理性,可以使人在处理与他人、与社会关系时能够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能够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使个人与社会达到和谐共存和发展。

(三)公民道德理性的实现

首先,要认真学习。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古希腊人曾经把知识本身就看作是一种美德——“知识即美德”。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学习是培养良好道德理性的第一步。作为服刑人员,要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和信念,进而产生正确的道德理性行为。

其次,要努力实践。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转化为行为习惯,需要通过道德实践。实践是培养道德品质、履行道德规范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道德品质优劣的唯一标准,离开实践,道德理性的实现就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谈。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服刑人员要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基础文明做起,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