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题的概念和含义

主题的概念和含义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意,是我国古代文论对主题的称谓,又可称“主意”、“义”、“理”、“旨”、“主旨”、“主脑”等。在记叙文中,称之为主题、主题思想。(四)主题的特性1.客观性即主题包含了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和客观价值。主题的客观性有两方面的涵义。主题的客观性,是由主题的形成过程决定的。

一、立意概述

(一)立意的含义

“立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作文、绘画等)确定主题。指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价和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处理情、志、理的主宰。意,是我国古代文论对主题的称谓,又可称“主意”、“义”、“理”、“旨”、“主旨”、“主脑”等。“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兴起后,“意”被“全文大意”、“中心思想”所代替。稍后,“意”的痕迹消失,人们才一般采用“主题”这个称谓。

“主题”一词源于德国,最初是音乐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个旋律,即主旋律,它表达了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乐曲的核心。后来,这个术语被广泛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以及各种文章的写作之中。日本把这个概念译成“主题”,我国从日语中翻译过来,就借用了。《辞海》对“主题”的解释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题和核心。是文艺家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文艺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文艺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确定形式和结构,都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主题具有阶级性和时代特点。由于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或创作意图的不同,相同的题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艺术表现手法也会直接影响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立意的作用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把“意”看作文章的统帅,这是十分精当的见解。李渔也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王若虚认为:“文章以意为主,词语为之役。”史学家范晔更强调:“常谓情态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主题确定了,写作就有了“聚光点”,整个作品就会灌注生气,文章的写作才能纲举目张,写作主体才会“成竹在胸”。研究写作,离不开研究主题;提高写作水平,更离不开提升立意的能力。“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决定着文章或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

(三)主题的表述

主题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表述,也有着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

在记叙文中,称之为主题、主题思想。它是要描摹的对象的精神特征、性格特征和本质属性,是写作主体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对人对事的感情、感觉。

在议论文中,称之为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它是写作主体企图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根本认识,是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是一个理性的内核。

在说明文中,称之为中心意思。它是事物结构、过程和实例的特征、功能、性质,是客观事物存在状态的最本质、最集中的反映。

在公文中,称之为主旨。它是中心事实和写作意图,是价值上的实用性和写作主题上明确的目的性。

在文学作品中,它是所描写的自然、故事、情节、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存在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或隐或现的意念、情感、基调和思绪;还可以指一种情绪、一种心境,或表现为一种“理”或“趣”,一种“美”。

主题的另一涵义相当于广义上的题材概念,指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如“改革主题”、“战争主题”、“爱情主题”、“婚姻主题”、“爱国主题”、“工业主题”、“农业主题”等等。我们本节所学习的不是这一涵义的主题。

(四)主题的特性

1.客观性

即主题包含了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和客观价值。主题的客观性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主题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产物,不是写作主体凭空捏造的;二是指主题所体现的思想意义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概括和总结,是符合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它是不以写作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写作主体能否将其准确地领悟、再现出来,它都实实在在地寓于材料之中。我们可称这种材料的客观实在意蕴为“实在主题”。

主题的客观性,是由主题的形成过程决定的。主题是客观事物在写作主体头脑中的一种曲折反映。高尔基在《文学论文选·和青年作家谈话》中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这是说现实生活和客观实践,是写作主体产生主题的土壤和源泉,没有生活和脱离了客观实践,作品的主题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主题没有客观性,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2.主观性

即主题凝聚着写作主体对生活主观的认识和评价。主题虽然是客观现实的产物,却同时也是经过写作主体头脑加工的产物,它受制于写作主体自身的世界观、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审美意识、理想情趣、个性心理特征等等,还受制于自身的文化心理结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如其人”、“创意造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它不是纯客观的东西,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或削弱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但写作主体自己无法摆脱这种主观性的影响。换而言之,主题具有主观性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写作主体如何调整这种主观性,使它有利于主题的表现。

3.时代性

指主题的具体时代的特性和历史色彩。每一个时代都有主旋律。也就是说,有它的时代精神。它是社会意识形态集中的体现,代表着这一时代的方向和主流。主题是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必然具备该历史时期的某些特征,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特色。这种特色的具体表现主要为阶段性,即某一主题只能是对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反映,超过了这一历史阶段,该主题就可能丧失了生命力;其次表现为它概括了某一时代的社会心态、社会风貌、人们的共同思想特点和时代氛围。

4.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写作主体都受本阶级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其所表现的主题,都带有一定的阶级性。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应防止绝对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因为主题的阶级性在某些单纯表现自然美和人性美的作品中,在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文章中,是可以表现得微乎其微以至消失的。还有一些作品,所表现的阶级性呈极其隐蔽的状态,或所表现的阶级性具有其他阶级也有的思想特性而呈现出共同性。所以对于主题的阶级性问题应具体作品具体分析。

5.层次性

这一概念有两个涵义:一是不同的主题,由于表现生活本质的程度不同,因而有一定的层次差异。二是就同一个主题而言,由于写作主体水平不同,他们的作品在表现主题时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一般说来,越是能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和生活本质的主题,其层次就越深。鲁迅说:“选材要严,挖掘要深。”就是指写作时应当力求从材料中挖掘出深层次的主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内容简单、思想意义不大的题材,也不必强调非要表现出较深层次的主题不可。

6.朦胧性

指作品主题的隐晦、含蓄和不确定性。在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种情况。主题的朦胧性并非主题的含混不清或杂乱无章,而是写作主体有意为之的结果。为了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鉴赏能力,写作主体往往不在作品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通过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描写,曲折、含蓄地体现出来。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造成主题的朦胧性,即写作主体并非在表达一种思想观点,他要表达的只是自己的一些非常复杂和微妙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于是,在读者看来就觉得主题朦胧,不易把握。朦胧性还与作品的多主题有关,因为众多的主题交错影响,使读者不容易判断作者的真正意图何在。

7.多样性

指对于社会生活和现象的某一方面,可以提炼、挖掘出许多不同的主题,它们都依赖于某一固定的题材。也指写作主体面对广阔的社会生活,选择和提炼主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倡主题的多样性,对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会起到积极作用。

但从阅读的角度讲,由于阅读主体文化心理结构的复杂多样,文化层次和反射机能不同,所以,不同的阅读主体对同一篇文章、作品中蕴含的主题的感受、理解、认识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大相径庭。例如《红楼梦》的主题,有人认为是爱情悲剧,有人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兴衰之变和阶级斗争。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五)主题和标题的关系

标题是文章、作品的名称,通常称为题目。标题与主题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有如下几种关联:

第一,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标题即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有的标题或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主题。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三,有的标题或形象地概括文章的思想意义,一定程度地暗示主题,指出文章的内容、范围,帮助读者理解主题。如《祝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