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兰西革命及各地民众势力发展,法兰西七月革命之影响

法兰西革命及各地民众势力发展,法兰西七月革命之影响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月革命之消息一度传出,全欧震动。〔法兰西革命与一般革命运动〕法兰西革命之胜利即时发生大影响于邻国。英国1830年之议院改革发动,亦因法兰西革命影响,而增长民众赞助之热诚;尤其在1831年之总选举,提出改革案之自由党骤得多数,其受法兰西事变之影响不小。即远如西班牙葡萄牙,在1830年发生的王位继承之争斗中,立宪党亦受法兰西革命之影响而张其气势。其结果为欧洲反动势力之减削,及各地民众势力发展机会之增加。

第一节 法兰西七月革命之影响

〔七月革命与神圣同盟〕1830年7月法兰西革命是纯然一个政治的革命。铁耳一派之换朝政策成功,查尔十世出亡,而依附中流阶级之路易·菲律普入承法兰西王统。此事变对于法兰西则为推翻代表旧制之正统王室,而对于欧洲则为破坏1815年维也纳的协定。七月革命之消息一度传出,全欧震动。神圣同盟之帝王睹15年来为他们竭力压下之革命精神复兴,不觉为之恐怖。革命发生之始,虽以革命首领之持稳健态度,一时似列强之干涉仍将不免。俄罗斯之尼古拉斯一世急欲派兵赴巴黎,而窃倚普王弗列得列·威廉为助,此举如实行,自不免扰动欧洲大陆全体;幸其大臣等多方劝阻,不令取冒险的行动。(俄皇于1831年正月8日始承认路易·菲律普政府。)奥大利之梅特涅亦取持重态度;因为他虽嫉恨此新立的俄连王朝,然奥大利斤斤注意于德意志意大利的形势,不暇再别有所图。英国之惠临吞虽不欢迎法政府的变更,然在原则上反对干涉主义,且亦决不愿恢复法国玻里尼克之权位。所以路易·菲律普一时免于外患,而有余裕以巩固他在国内的地位。

〔法兰西革命与一般革命运动〕法兰西革命之胜利即时发生大影响于邻国。查尔十世推翻后四星期,而比利时反抗荷兰之举动发生。同年11月复继以波兰人对于俄皇之叛乱,而其影响所及,则法兰西人比利时人赖以免于俄国干涉之患。英国1830年之议院改革发动,亦因法兰西革命影响,而增长民众赞助之热诚;尤其在1831年之总选举,提出改革案之自由党骤得多数,其受法兰西事变之影响不小。德意志与意大利亦同感革命的冲动。在德意志,有些邦内发生叛乱,致大臣辞职,君主退让,而促成赫塞加塞耳(Hesse-Cassel,1830年),萨克逊(1831年),蒲伦斯羽克(1832年),及汉洛瓦(1833年)之宪法。而在意大利,则在教皇领地、帕玛、玛迭那各处之叛乱容易为奥大利军队所破灭,以至意大利人不能不承认意大利之解放自由非得外国助力不能成就。即远如西班牙葡萄牙,在1830年发生的王位继承之争斗中,立宪党亦受法兰西革命之影响而张其气势。

就全体说来,1830年之革命运动,在波兰、意大利、德意志归于失败,而惟在比利时与英国获得成功。(法兰西革命最先成功,自不待说,)此实在19世纪中自由立宪主义之第一次大胜利;在法兰西及英比两国,自由主义之政治自此确立。

惟有在英国改革之成功未假手于暴力,而在比利时则议院政府之树立全为公然反抗荷兰之结果,而在法兰西则革命成就于巴黎之巷战。

〔反动政策之失势〕七月革命之最显著的效果,是在其变更欧洲列强团结及变动列强均势。在查尔十世治下之法兰西,始终拥护梅特涅制度;而在路易·菲律普之下(尤其是在1830~1840年之间)则一时法兰西变成英之同盟,拥护自由政治,法兰西保护立宪政府,反对专制政治;它拥护比利时之独立,而表同情于波兰之解放运动,鼓励意大利的民族运动。比利时在国王列俄玻耳特一世(Leopold I)之下,亦立于进步的国家方面。其结果为欧洲反动势力之减削,及各地民众势力发展机会之增加。

法兰西七月革命的结果,代表反动势力的王朝及特权阶级,断绝其政治生活,而代表温和自由主义之中流阶级得势。法兰西从此脱离旧制,入于新政治生活。此不能不说是自由主义之胜利。而在他一方面,则此次革命原不是彻底的,路易·菲律普究无民主的势力之根据。新政府成立以后,已有正统王党、帝党、及共和党之敌视。加以路易·菲律普之保守思想,最后八年间吉佐(Guizot)之反动倾向与执拗态度,更有以丧失人望,引起国内的反对。

英国有1832年之议院改革案,打破中世纪的议院制度,而扩张选举权,平等的分配议席。此项打破特权之大事业复继以连续的进步的立法手段,其最重要者为1834年之救贫法(Poor Law Act)及1835年之市自治法(Municipal Corporations Act)。但此等改革,其效果都是利于中流阶级的,而工人之愿望未得满足,乃发露于有名的“急进运动”(Chartist Movement,1837~1848年)。

在此时期中,德意志未睹何等民主的大胜利,而政治上日益陷于不安的态度。梅特涅制度已渐有坠落之象,其创建者濒于衰老,而他所奉事之专制帝王在物质上精神上均不能给他以大助力。压制势力既减,民主运动气势渐张,而其势力表现于1847~1848年在赫边罕(Heppenheim)海得堡(Heidelberg)之代表会议,及1848年之佛兰克国民议会。

意大利受奥大利羁绊,一时只能为解放之准备运动。阿耳倍于1831年继菲力思为萨地尼亚王,倾向自由主义,而有驱逐奥人之决心。玛志尼及其青年意大利党从1835年开始他们活动的有力的宣传。在1846年有抱改革思想而排奥的教皇辟斯九世出,引起意大利爱国志士之希望。实则1848年欧洲总动乱之第一个征兆,即来自意大利。在是年之初,阿耳倍已对于其人民赋与一宪法,而承诺领率他们攻击奥大利人。在烈普耳则有一个革命运动,根本摇动包本家的菲地兰二世的王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