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规划可分为四个阶段

将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规划可分为四个阶段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可以将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观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主义发展观。作为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化和发展,发展的人本取向日益成为人们看待发展问题时关注的焦点,“人类发展”脱颖而出。“人类发展”的概念是由联合国首次提出的。也就是说,“可持续的人类发展赋予人类权力,使他们能够规划和参与到影响其生活的一切过程和事件之中。”

二、发展观及其演变

所谓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方面,涉及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发展观十分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发展观的确立不是来自凭空设想,而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适应自身需要提出的,带有很强的发展阶段依赖和发展需要依赖。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可以将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观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主义发展观(从工业革命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近代工业革命早期以来,以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受制于当时物质财富贫乏的客观历史条件,更多地从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对于财富增长的角度理解发展问题,并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确信经济增长就能够给世界带来普遍的繁荣和富裕。在这种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发展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学术界将这种发展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此种发展观符合物质财富短缺的“卖方市场时代”要求,在此种社会发展阶段上是正确的发展观。

第二阶段:综合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二战”后一批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传统的古典主义发展观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自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以刘易斯、普雷维什、钱纳里等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学者发现,古典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发达国家经济理论不能够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分析。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出现的诸如人口膨胀、过度城市化、社会政治动荡、分配不均、社会腐败等一系列新问题充分表明仅仅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很可能导致“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甚至是“恶的增长”的后果。于是,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开始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关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法律变革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在学术界相继出现了以“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新的发展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该脱离西方体系的控制,谋求自主发展。在这一阶段,人们逐渐区分开了发展与增长,甚至出现了一股否定经济增长的潮流,认为发展应当是对贫困、不平等和失业等社会问题的改善。1965年,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汉斯·辛格在一篇论文中明确地指出:“不发达国家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增长问题,还有发展问题。发展是增长加变化,而变化不单在经济上,而且还在社会和文化上,不单在数量上,而且还在质量上。”[11]此种发展观实际上就是现代化理论,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故称之为综合发展观。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7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战后20年的黄金时期后,开始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困境,在美元危机频频爆发的情况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拿起了石油武器,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外,快速的经济增长背后隐含的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被掠夺性地利用,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恶化、能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面对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方面所形成的环境压力,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发展观念的争论。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同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人类环境宣言》),认识上更加注重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此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发展得以健康地持续下去[12]。与综合发展观相比,可持续发展观的特点在于抓住了发展的代际关系,强调生态环境因素在发展中的地位,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为未来发展创造空间条件。可持续发展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和“人之人之间和谐”。

第四阶段: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突然终结,全球化不胫而走,环境、教育、健康、水资源、卫生、住房、食品和营养、收入和工作、人口、社会安全以及政治自由等方面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关注。作为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化和发展,发展的人本取向日益成为人们看待发展问题时关注的焦点,“人类发展”脱颖而出。“人类发展”的概念是由联合国首次提出的。进入90年代以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报告(1990)》提出,发展是扩大人的自由选择的过程,其“目标就是为人创造一个能享受长寿、健康和有创造性生活的充满活力的环境”。《人类发展报告(1994)》在“迈向可持续的人类发展”一章中更是明确声言,可持续人类发展的模式“是使普通人民生活富裕并享有更多自由”。“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够使所有人全面地提高其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充分地运用于各个领域——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它还保护了子孙后代人的选择权利。”也就是说,“可持续的人类发展赋予人类权力,使他们能够规划和参与到影响其生活的一切过程和事件之中。”[13]由此可见,人类发展观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的各种选择的过程,强调增长的收益必须转换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严、安全、公正等等。以人为本的“人类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全球化时代新发展观的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