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作用分析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是一项关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制度。区域创新体系属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但它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创新体系由创新组织、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等组成。这是国家创新体系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难点。

八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作用分析

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是一项关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制度。实行这项制度,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符合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丰富和发展了创新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是在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同创新体系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区域创新体系属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但它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创新体系由创新组织、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等组成。创新组织系统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所、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以及创新资源的集聚、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环境的建设,需要解决“系统失效”和“市场失灵”的问题,才能形成整体功能和提高整体效率。这是国家创新体系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难点。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制定战略、规划、计划、政策来解决这个难点问题。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找到了解决这个难点问题的一种好方法。这项制度的实质,是根据“党政第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设置发展目标、实行动态管理、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上下联动,从而有效地发挥创新体系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作用。

这项制度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又要依靠政府的理性力量。在市场体系中,企业离开技术进步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具有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强大动力,理应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然而企业行为毕竟有其局限性,因此要靠政府的引导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矛盾。在涉及一些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上,更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依靠企业的单独行为已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依靠政府的组织和协调才能联合起来参与竞争。

围绕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争论,这种争论不仅在国内存在,在国际上也是经常发生的。现在我们建立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正是顺应国际上的发展潮流,汲取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同时又从国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已经证明,实行这项制度,有利于发挥政府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调动政府和企业的两个积极性,汇合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从而加快全省技术进步的步伐,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科技进步和创新受经济规律和科技规律的双重制约,只强调市场经济规律而忽视科技发展规律,或者只强调科技发展规律而忽视市场经济规律,显然都是不全面的。而由于认识上的局限,经济工作者往往容易关注经济规律,科技工作者则容易关注科技规律。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和步调上的不一致。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有利于运用两个规律,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在我们的社会中,经济体制是一项基础性的体制,所以科技管理体制要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但是科技管理体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才能解决好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各种矛盾。像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就具有特殊的规律性。高技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智力和技术高度密集、高回报的特点。高投入要求建立相应的投资体系和机制,高风险要求建立分散风险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高智力密集要求建立特殊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高度技术密集要求建立统一领导,多学科、多行业联合攻关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等。这几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应当有一个总体部署。

众所周知,由于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投资越来越大,技术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经济寿命越来越短,因此其风险程度越来越高。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通常在极端保密的条件下进行,企业或研究单位为了各自的利益,一般都是相互封锁的。这样,企业就要承担巨大的技术风险;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还要承担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然而高技术毕竟伴随着高效益,巨额利润强烈吸引着各类不同的企业。因此,既能减少风险又能取得高额利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各类企业的共同需要。于是便形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大学、研究所之间合作和竞争并存的局面。显而易见,只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或者只强调合作而忽视竞争,都是违背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

由于党政领导处于特殊的地位,掌握工作的全局,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必将有利于发挥其优势,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既合作又竞争,通过合作参与竞争的新局面。

(三)有利于发挥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引下,对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建设中作用的认识已大大提高,正在逐步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而科学技术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对此认识似乎还未完全到位。我们比较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科学技术的普及力度不够;我们的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科学宣传,着重点放在知识和技术上,而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重视不够。实际上,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是相互贯通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主观体现,是在长期生产、科学实践中形成的最具有科学理性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证明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相互合作的协作精神、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等。由于多年来对科学精神宣传不力,导致一些科技工作者未能从根本上掌握科学思想的武器,去鉴别科学与迷信、科学与伪科学;干部队伍的素质也受到影响,一些人不能以科学精神指导决策,导致不应有的失误;在一些单位,学术的官本位化、学术的金钱化和学术的功利化得以滋长,也影响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这说明科学技术两个方面的功能是不可偏废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利益的驱动,要克服这种偏废现象难度是很大的。

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通过设立相应的目标和认真的考核,对克服上述现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建立责任制以来几年的考核,许多党政领导已把科学普及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不仅按考核要求保证相应的科普经费,而且亲自指导本地区的科学普及工作;在科学普及中开始重视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并把这种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显而易见,领导行为的这种变化,必将对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这项制度的实施,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它完全符合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因而受到上级领导和各地党政干部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有利于正确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调动政府和企业的两种积极性,发挥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石作用。概括地说,这项制度所以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归根结底,就在于“运用两个规律”“调动两种积极性”和“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党政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推动了我省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结合、产业升级和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值得指出的是,这项制度的优越性还突出表现在它既是稳定的,又是动态的,体现了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所谓稳定性,是指党政领导干部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由于形成了上下联动和互相监督的机制,所以不管领导班子如何变迁和领导干部本人如何调动,其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责任是不会改变的。所谓动态性,是指党政领导的考核指标是由省一级政府设定的,省委、省政府可以按照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根据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本省范围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政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并进行督促检查,从而使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能把自己放在全省和全国范围中思考本地区的科技进步和创新问题。

当前,我省科学技术工作面临大好的发展形势,同时又遇到严峻的挑战。我国已经加入WTO,对原先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知识产权制度等将会带来冲击。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具有较大的外部效益,但目前无论在对它的认识还是管理体制上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加大对这类应用领域宽的技术的支持力度。近些年来,我们的财力增强了,科技投入增加了,但力量却分散了,以致影响重大项目的突破和投资的效益。当前科技全球化正在加速,要求我们学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科技资源,树立通过合作参与竞争的理念;但无论观念还是体制、机制上都还不适应科技全球化的要求,等等。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努力做好考核目标的选择,改进考核的方法,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去迎接新的挑战!

(项浙学著,发表于《今日科技》200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