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整体风格:霸气沉稳与东方的儒雅

电影整体风格:霸气沉稳与东方的儒雅

时间:2022-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丁·斯科塞斯在片中的叙事体现为一种老练的沉稳,表现出西方对黑帮叙事的毫无禁忌,而《无间道》则明显地体现出一种东方情怀的深沉和儒雅。两名卧底尴尬的身份,让他们一直遭受莫名的痛苦,备受煎熬。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已经非常忧郁和诗情,导演还在很多段落铺设了哀怨舒缓的吟唱,让陈永仁的内心世界得到诗意的展现,整部影片充溢着一种东方的儒雅。东方温情,在《无间行者》中几乎并不存在。

美版和港版《无间道》在表现手法、影像风格等方面的明显区别,除了马丁·斯科塞斯一贯擅长于拍摄《好家伙》《纽约黑帮》等黑帮电影,他和刘伟强也都比较注重警匪片中人物内心的张力,但在同时却也鲜明地呈现出东西方文化表达之间的某些差异。马丁·斯科塞斯在片中的叙事体现为一种老练的沉稳,表现出西方对黑帮叙事的毫无禁忌,而《无间道》则明显地体现出一种东方情怀的深沉和儒雅。

《无间道》片名的来源便非常东方,《涅槃经》第十九卷曰,“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为此名。”两名卧底尴尬的身份,让他们一直遭受莫名的痛苦,备受煎熬。影片结尾,导演点题,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域中之大劫。”由此也直接叩问着刘健明不安的灵魂,直至《终极无间》去敲打着一直想做好人的刘健明。西方自然很难去理解中国的佛经,于是有了Thedeparted(死去或离去的),其实,当他们在做卧底的时候,他们“自己”便已经死去了,所以这个西式片名也颇具深长的意味。

对影像风格自然冷静的要求也符合斯科塞斯对影片的改编处理的原则,把许多镜头对准了科斯特洛——面目狰狞的黑帮头目,极力刻画一个真实而具多面性的黑帮头目的性格。而这位黑帮头目跟韩琛最大的不同,便是他的霸气和玩世不恭。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样,科斯特洛和科林之间似乎只存在着互相利用的功利关系了,科斯特洛赤裸裸地威胁科林替他办事,影片给人们展现的是一个血淋淋的黑帮的真实世界。《无间道》承载了作为东方导演的一点温情与诗意,温情地表现黑帮的道义,更诗意地表现陈永仁的内心世界。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已经非常忧郁和诗情,导演还在很多段落铺设了哀怨舒缓的吟唱,让陈永仁的内心世界得到诗意的展现,整部影片充溢着一种东方的儒雅。文如其人,刘伟强也给人斯文儒雅的印象。《无间道》比《无间行者》还有一处亮色,便是对于陈永仁前女友的处理,影片着墨虽不多,但是却含蓄地告诉观众,他们之间可能拥有一个女儿。当斯人已去时,这种艺术的含蓄,或许给人的冲击就更强一些。

其实,这是一个寻父和弑父的隐喻,两个卧底其实是一个人的两面,双方互为表里,都在努力寻找符合社会秩序或本我的合理存在。所以《无间道》对刘健明的内心挣扎也做了东方人宽容的理解和细腻地展示,以前是没得选择,现在则是努力想做好人,港版是特别温情地强调了这一点的。

东方温情,在《无间行者》中几乎并不存在。马丁·斯科塞斯素来擅长以骄横、霸气来表现黑帮的道义与逻辑,即便是警察也是粗线条的圆形人物,不管是黑帮还是警察,满嘴骂人的美国俚语,如果翻译成中文,相信很多人会不习惯。两部影片,除了黄警司/奎恩、刘德华/科林在性格方面比较接近外,其他角色变化都很大,除了科斯特洛变得更霸气外,比利不只把梁朝伟的忧郁气质消减了很多,同时还增加了些许霸气,更把卧底久了的神经质展现得相当到位。科林内心的挣扎根本没有多少展示的空间,而是淹没在马丁·斯科塞斯大开大阖的叙事流程中了。

在剪辑方面,《无间行者》也是保持了简洁叙事的原则,不像《无间道》在序幕段落就剪得非常花哨,显得相当时尚和现代。因为两个卧底早就出场,为了交代演员的更换,年轻的卧底与成年的卧底来回对切,形成对比和张力,并经常插入闪回镜头,着力渲染情绪。而《无间行者》因为比利出场的不同,更因为影像风格的不同,在交代演员更换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切”就作了交代。而且通篇没有回忆的切入,只是顺时间娓娓地把故事道来,光是一个序幕便讲了十多分钟,沉稳十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