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社区的演化

农村社区的演化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始人群的这种因“逐水草而居”、不断迁徙而形成的生活住区是最初的农村社区,被农村社会学家称为泛群社区或游群社区。该遗址已具备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典型的原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四周的关系要素都在变化,给农村社区的各个组成要素提供能量,促使农村社区发展。
农村社区的演化_农村社会学新论

二、农村社区的演化

农村社区是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基本由同质劳动人口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社区的母体。农村社会学家杨开道在其专著《农村社会学》中说农村社区有三种形成途径:第一种是自然起源而成,由一个农业家庭因人口增加自然演化扩展为一个单姓的大家庭村落,因而形成一个社区。第二种是社会组合而成,若干农业家庭因迁移等原因汇集于一个特定地域,一起从事生产和生活,并相互交往形成社区。第三种是因农村建设而成,这是因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运动,汇集于一个空旷地域,用人为的力量建设起一个农村社区。那么,农村社区的演变轨迹如何?

1.农村社区源自原始人的群居生活

原始人为什么要群居呢?理由有三:一是人类从猿进化而来,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等巨猿天生就是群居动物,猿人自然继承了这种生活方式。二是人类繁育后代的哺乳期比较长,母子需要他人照顾,她们不会离开成年人,容易结成群体。三是人人具有求生本能,人体结构和质能比不过大型食肉动物,只能用群体方式才能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里生存,才能保障生命安全。“最初的社区可能是为防御外界天敌的侵犯而形成的。归属的互补意义也促使社区的形成。”[7]

原始人的群居生活很简单。大约几十人在一起生活,往往寻找能提供丰富食物的、又能防御外敌侵袭的地方作为生活的固定处所。他们一般选择密林、山洞、崖洞等地方作为住地,形成了原始的巢居群体、洞居群体、崖居群体。原始人群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进行简单群内分工,一般是小伙子去打猎;女人和较大的孩子去采集食物;老人留在住所照顾小孩、看管火种、制造工具。妇女用手中的骨棒或木棒挖取植物块根、扒鼠洞;她们经常把采集的经验传给孩子们,教他们辨别各种植物的方法。原始人分工劳动,保障了群居生活的延续,促使农村社区的发育。

这种生活群体约存在于距今几万年到8000年之间。这段时期,原始人群迁徙不定,当原来的住区没有食物可采,没有野兽可猎,没有鱼可捕,他们就要迁徙到另一个食物丰富的地方。原始人群的这种因“逐水草而居”、不断迁徙而形成的生活住区是最初的农村社区,被农村社会学家称为泛群社区或游群社区。[8]

2.原始农业促使人类祖先定居生活

将原始人群的逐水草而居的游居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的主要力量是原始农业。原始农业是原始人使用简单工具和方法进行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行为,以动植物的驯化为先决条件。原始人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认识了野生植物的生长成熟周期规律,进入野生植物收割生活时期。后来开始将这些野生植物进行移栽驯化,然后在住区附近进行种植,培育成粮食作物。驯化植物的种植行为与将捕获的没有吃掉的野生动物进行驯化家养的行为,一起建构了原始农业。野生植物收割和原始农业具有定居生产的特点,促使原始人群选择定居生活方式。因为植物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固定地区生长成熟的,原始人群必须在收割植物地区生活下来,才有可能按时收割到成熟植物,由此形成了收割社区。收割者的聚落一般比采猎者住区要大,是游群社区的进化。原始收割人群能收割植物说明他们已经掌握管理植物的技能,知道收割时节和食物加工(如脱粒、去壳、磨粉、烤制)以及去毒的方法。甚至有了灌溉的雏形,会筑水坝防止土地干裂。在近东地区,一些原始收割人群的野生小麦大麦收割面积可达到数平方公里。只不过他们不懂土地备耕和栽培技术而已。[9]相比之下,原始农业人群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而且已经发明了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简单工具,如点种棒、锄、耜、铲等石制和木制生产工具;研磨、杵臼等粮食加工工具;贮藏谷物、饮料、煮食物的陶器。原始农业是必须要定居的,因为用来种植作物的土地和饲养家畜的地点是不能迁移的。所以,随着原始人群的食物生产方式从采猎逐渐转变为收割、种养方式,原始生活群体相应地从游群社区逐渐转变为收割社区、农业社区。

3.定居生活催生农村社区要素

自从原始先民开始定居生活后,他们必须建造定居生活需要的相应物质设施。首先要建造永久性的住房。原始先民吸收巢居和洞居栖居所的长处,发明了防侵袭的半洞穴式泥草房、干栏式木房。然后修建圈养家畜的栅栏、贮藏谷物的仓房以及祭祀房等。最后修建集会、娱乐场所。这些生活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社区的基本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原始先民在农业生产和居住生活区域,从事农业生产、婚姻生活、社交、原始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娱乐集会活动,日复一日,创造了族群文化。当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稳定结构,就标志着原始生活共同体诞生了。真正的农村社区,在我国大约出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代。据对西安半坡村遗址的考证,整个遗址达五万平方米。当时的氏族村落盖起了半洞穴式的泥草房,有住区,已广泛从事农业、制陶、纺织等生产活动,有氏族聚会活动场所和古坟墓地等,是一个氏族共同体的生产生活聚居地。该遗址已具备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典型的原始农村社区。

4.农村社区的发展

农村社区虽然没有城市社区那样日新月异,但是农村社区也在不断地发展。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不是与世隔绝的社会单元,总是处在与其他社会要素相互联系之中,是人类社会系统网络中的一个网结。农村社区四周的关系要素都在变化,给农村社区的各个组成要素提供能量,促使农村社区发展。促使农村社区变迁的因素主要有产业、交通、国家控制、生活需求等。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就会改变社会的劳动结构和职业结构,不同职业者的生活方式就会不同,自然作为生活共同体的社区,必须发生适应变化,否则它就无法为本区居民提供生活上的方便。从古到今,农村社区的产业一直在变化,在农业社会时代,农村社区的产业变化表现为农业内部的分化;在工业社会时代,农村社区的产业变化表现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重变化。当然这种产业变化需要农村社区发生适应性改变。

交通是实现人、物、信息空间位置转换的社会活动,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人类制造出了大量的新型的机械化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极大地克服了地理障碍,缩短了人们发生空间位置转移所需要的时间,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随着现代交通文明进入农村社区,扩大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空间,使农村社区的地理空间范围不断向外扩展。

表面看来,国家控制与农村社区变迁没有关联,但仔细分析,实际不然。国家在农村地区划定的行政区域虽然不与社区边际重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就会放弃对农村社区的控制和管理。恰恰相反,在不同阶级社会形态甚至在不同朝代,国家对农村实行着不同的控制和管理。如中国,在商周至汉朝,朝廷在农村实行里邑管理制度。里邑是一邑一里;乡邑、县邑是较大的居民点,邑中居民按照一定的编制进一步划分为里。《国语·齐语》云:“管子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制鄙,三十家为邑。”《周礼·地官·遂人》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春秋战国后,里上设乡、县等行政层次。隋唐到明清时期,朝廷在农村实行里社制度。里代表朝廷官治延伸至村的触角,社代表村中民间组织的形成。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明朝规定百十户为里。清代的里,在有些地方相当于现在的乡;在有些地方只相当于现在的村,村级组织的主要责任是为官府催办差钱和维持地方治安。中央朝廷要控制和管理农村社区,原因是向农民家庭收取财源,实现民安国泰。

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也影响到农村社区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劳动方式的改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不断地随着时代而变化,一般表现为物质生活满足以后,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时要求农村社区修建图书馆、运动场、电影院、文化娱乐中心、信息通信设施等;要求改善社区环境,把社区建成环境绿化、美化、亮化的地方。农村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社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