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社区的类型

农村社区的类型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处于平原地区的农村社区。由于集村人口较多,村内各户多以杂姓共居为主,人际交往关系较散村复杂,认同意识较散村弱,因而集村社区组织及社会制度较散村健全。总之,农村社区的类型是多元的,农村社区的构成是复杂的,这是农村社区研究必须重视的问题。
农村社区的类型_农村社会学新论

二、农村社区的类型

为了更深入了解农村社区,有必要对农村社区进行细分。按照不同依据可以将农村社区分成不同类型。

1.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分类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农村社区可以分成农村平原社区、农村高原社区、农村山地社区、农村丘陵社区等。(1)平原社区。就是处于平原地区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地势平坦,水域较多,农业灌溉方便;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大;农业开发比较早,种植业和农业文化比较发达;交通便利,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多。(2)高原社区。就是地处高原地区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日照辐射比较强,植被多为草甸和灌木,水域比较少,灌溉不便,畜牧业比较发达,人口密度不大,人口相对较少,社区流动性比较大;社区公共服务难建立。(3)山地社区,就是地处山地地区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植被比较丰富,多为乔木,植被随着地势升高而变化,立体生态环境比较好,动植物资源较多;水利资源比较丰富;适合立体经营和多种经营;人口比较少;社区服务设施不多,比较分散。(4)农村丘陵社区。就是地处丘陵地区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地形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居民点建在日照时间充足、水源丰富、背风的地区,丘陵社区居民点样式多种多样。田野面积一般比较小,每块田野里的作物也不同,往往粮食、蔬菜、果园和树林混合。丘陵社区水量丰富,是防洪、农耕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果树林带丰产之地。

2.农村社区的经济功能分类

按照经济功能分,农村社区可分为农业社区、牧业社区、渔业社区、林业社区等。(1)农业社区。就是居民以从事农业生活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是农村社会最早的社区,种植养殖业比较发达,一般以平原、丘陵地区为主要聚落。在农村功能社区体系中,农业社区对国家财政、工业、城市的贡献最大,是粮食供给的主要基地,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家庭手工业的最发达地区。农业社区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大。社区服务设施相对其他功能社区而言要发达些。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社区生产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在现代社会,农业社区的生产单位将转变为企业和家庭并存的形式。(2)牧业社区。就是居民以从事畜牧业生活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家庭是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单位,牧业社区的经营方式由原来的粗放的自由放牧逐渐过渡到了定居放牧、半舍饲畜牧方式和工厂式经营方式。牧业社区人口自然增长与移民数量的增多以及超负荷放牧容易造成草场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所以,牧业社区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该类社区是畜产品的主要产地。游牧文化是牧业社区的文化根基。(3)渔业社区。就是居民以从事渔业生活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以水域为生产、生活活动区域。渔业社区由内陆水域社区和沿海滨海社区组成;其产业结构由水产养殖和捕捞构成。其中滨海社区及其海洋捕捞业为渔业社区的主要区域和产业。海洋捕捞作业主要有双拖、单拖、流刺、刺钓等方式。世界上一些国家采取近海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障海洋捕捞业的持续发展。推动渔民转产转业,当起滩涂、网箱养殖户,在近海区域发展网箱养殖。渔业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农牧社区差别较大。(4)林业社区。就是居民以从事林业生活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社区。这类社区是为人类提供生态保护和林木产品的社区,林区民众生计高度依赖森林,林业社区经营的林地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和用材林,一般只有用材林允许开采。林业社区一般以林场为单位,林场农民一般属于工人群体。社区人口比较少,林业社区一般地处偏僻,居民不集中,社区服务设施比较缺乏,林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比较贫乏,需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农村社区的住区形态类型

按照居民点形态分,农村社区可分为散村社区、集村社区、集镇社区等类型。(1)散村社区。这是以孤立农舍为基础的零星分布的点状村落。散村的人口聚落程度很低。小型散村一般只有3~5户或7~8户人家,大型散村上千户人家,范围可达5~7平方公里。散村居民经济文化落后,与外界联系少,封闭性较强,生活艰苦。同一散村的居民是同操一业,不仅经济活动单一,而且社会结构简单。(2)集村社区。它是聚集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村落。就其区位结构来看,既有沿路、沿街、沿河建成的线状聚落式集村,又有建筑物采取行列式,有规则朝向布局的块状聚落式集村,也有依山取势自由布置建筑物的集村。集村一般有几十户到几百户人家乃至上千户。由于集村人口较多,村内各户多以杂姓共居为主,人际交往关系较散村复杂,认同意识较散村弱,因而集村社区组织及社会制度较散村健全。同时,由于集村规模较大,村际间距较远,因而村内多没有商业服务网点、学校以及各种手工业、加工业等。(3)集镇社区。它是以一个集镇为中心与周围若干个村落社区形成的社区。它一般通过商品集散、政治或军事机构的设立和工业发展等途径而形成。集镇是城乡的联结点,是乡村走向城市的过渡形态,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居住的小区。其生活方式趋于城市化,一般拥有多功能的社会经济实体,在农村社区中占有突出地位。总之,农村社区的类型是多元的,农村社区的构成是复杂的,这是农村社区研究必须重视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