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说策动——公共关系的一种口语传播活动

游说策动——公共关系的一种口语传播活动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游说策动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就造成了一批专门的说客为各国国君进行游说策动,纵横捭阖。在现代,游说策动成了公共关系实务的一个部分,美国国会会议期间极其活跃的“Lobby”就是一批受各利益集团控制的职业说客,他们为所受雇佣的利益集团进行游说策动,以争取有利的法案获得通过或不利的法案被取消。
游说策动_公共关系学

五、游说策动

当组织出于自身需要,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向它的公众进行专门的劝服时,便形成了游说策动工作。游说策动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就造成了一批专门的说客为各国国君进行游说策动,纵横捭阖。三国时的诸葛亮也是游说的专家,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从而促使孙权采纳“联刘抗曹”的政策。在现代,游说策动成了公共关系实务的一个部分,美国国会会议期间极其活跃的“Lobby”就是一批受各利益集团控制的职业说客,他们为所受雇佣的利益集团进行游说策动,以争取有利的法案获得通过或不利的法案被取消。

游说策动,顾名思义,其手段是“口说”,其目的是使人“心动”。不过,作为公共关系的一种口语传播活动,游说策动是一个很特殊的种类,它是出于组织自身的需要而有求于公众的一种活动,因此从手法上看,它是主动的,但从地位上看是被动的。故此,游说策动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要争取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游说者一般是找上门或凑上去进行劝服工作的,因此一开始就必须给对方一个好的形象感受。在这里,游说者个人的礼貌、礼仪、气质和语言运用水平等内外各个方面都是被游说者在作出选择前的参考系数。此外,游说者的背景情况也会影响到被游说者的判断,所以游说者在一开始就需要给被游说者一个良好的整体形象。这种形象的作用在对方对组织的认识还处于空白的状态时尤为重要,如红十字会的卫生组织号召公众献血,卫生队队长以及医生在主动献血后的现身说法,就会带动一些原先对卫生组织和献血不了解的公众做出献血的决定。

2.要巩固和发展已树立的良好形象。当通过一定的游说策动,被游说者已经对组织及其观点有了较好的印象,抱接受、认可或肯定态度时,或者当被游说者原已对组织及其观点有所认识并抱有好感时,游说者就要从巩固强化着手,尽可能引导公众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上来考虑组织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且还要尽量地发挥已有的感情基础优势,以便使组织取得公众的信任,这正如一些心理学的教科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想要使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让他们按照你的意见办事,仅仅给他们提供一点好的意见是不够的,首先必须让他们信任你,甚至爱戴你。

3.要努力改变组织在被游说者心目中的不良形象。当被游说者对组织及其观点已有成见或误解时,游说者就需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和不良形象。游说者在进行这种比较困难的游说工作时,要注意从细处着手,从具体的事件细节着手,以提供确凿可靠的信息的方法来让对方正确了解自己,逐步排除或消除对方的负性态度趋向,并在交流中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相互对立的意见或情绪。与此同时,游说者除了要通过细致的解释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外,还必须从谈话的内容上和感情上表示双方距离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