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的学校以牲牢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学校以牲牢是什么?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普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场所。另外,学校不仅是习礼的场所,其校内管理也完全是根据礼仪制度的规定而进行的,学校有其自身的礼仪。释奠礼既是学校的一项典礼,实则也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制度。在学校祭祀的这些贤哲中,很明显,孔子和颜回的地位是最高的,故而历代释奠实即是祭孔。这种初入学门,即受礼教的做法,对于在当时青年中弘扬尊师重教的意识和树立师尊为上的礼仪,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学校礼仪_中国的礼制

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普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场所。奴隶社会中,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西汉以后,学校以儒家经书教育学生,有《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等,礼仪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唐代时又规定,学生除了要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要专门学习吉、凶二礼。明代也规定地方学校中的学生除学习儒经外,还要加学封建律令、皇帝诰令,特别要加学冠、婚、丧、祭之礼。历代的这些规定,都说明了礼仪教育一直是古代学校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校不仅是习礼的场所,其校内管理也完全是根据礼仪制度的规定而进行的,学校有其自身的礼仪。古代学校的以礼治校,以礼教学,对传统礼仪的普及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故而历代皆把学校列入《礼志》中,学校礼仪制度也就成为吉礼中的一大内容。

(一)释奠礼

释奠礼是以酒食祭奠先师先圣的礼仪。释奠礼既是学校的一项典礼,实则也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制度。所谓先师先圣,历代人选有所不同。汉魏之时通常是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时则确定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玄宗时除祭祀孔颜外,又增加了左丘明等二十二位贤人,并且还为列位先贤排定了坐次。以孔子居中,两边排列有“十哲”,即颜回、闵子骞、冉伯牛、冉仲弓、宰子我、端木子贡、冉子有、仲子路、言子游、卜子夏十大弟子。后来,颜回地位提高,附祭于孔子,乃升曾参以充十哲之位。曾参附祭之后,再升颛孙子张为十哲。宋代,又以子思和孟轲附祭孔、颜等。再后来,进一步扩充十哲为十二哲,把有若和宋人朱熹列于其中。

在学校祭祀的这些贤哲中,很明显,孔子和颜回的地位是最高的,故而历代释奠实即是祭孔。祭孔始于汉高祖时。后来出于维护封建等级统治的需要,孔子的地位被越提越高。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宋时孔子已升为王爵,号称“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时虽然孔子的地位一度有所降低,称为“至圣先师”,但入清之后,孔子的地位又迅速恢复,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释奠祭孔的典礼至为隆重。其释奠的时间和地点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别。最初的时候,是依校设祭,用牛、羊、猪三牲(即太牢)供奉先师先圣。北朝北齐时,在太学中建立了宣尼庙,规定每年的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行释奠祭孔之礼,祭祀时要设轩悬之乐、用六佾之舞。另外,每个月的初一,由国子祭酒率博士以下的教官和国子学学生入堂行礼,跪拜孔子,向颜回则行揖礼,助教以下及太学生则于堂前阶下行礼。各地的州学也都建立了孔、颜之庙,教官及学生也要每月行礼。唐代的释奠礼更为完备,规定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释奠,唐玄宗后改为春秋二季释奠。国子学在举行释奠时,除教官和学生外,朝中文武官员、僧道百姓也都前往参加。其典礼由国子祭酒代表皇帝主持,设宫悬之乐,并供奉牲牢。献祭之时,以国子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州学亦仿国子学,以牲牢奉祭,以州的最高长官刺史为祭主,主持典礼,并以刺史作初献,州中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以酒、脯供奉,县令主持,并作献祭时之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与县尉为终献。清代的祭孔规格也很高,在释奠时要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并行三跪九叩之礼。雍正时还为孔子择定生辰,定以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全体军民都要斋戒一日。

alt

释奠礼

除春秋或四季释奠外,在学校初建落成时,也要举行释奠之礼。历代皇帝也常有参加释奠之举。中国古代对释奠礼的高度重视及常行不辍,既表达了遵循先圣先师教诲,以礼义教化民众之意,也说明了古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

(二)释菜与束脩

释菜礼也是古代学校中的一种常行礼仪,又称为“合采”、“择菜”,指的是用菜蔬祭奠先师,并表示从师学艺的一种礼仪,用于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之时。释菜礼的施行,既是对刚入学的萃萃学子进行的一次入学教育,又是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一种发扬。

束脩是十条干肉,它本是古人交往时相互馈赠的礼物之一,后来因学生入学时也要向教师交束脩以作见面礼,作为支付给教师的酬金之一,故而亦即以束脩代指入学拜师。如孔子所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即只要交纳束脩,就可以进入孔门,接受老夫子的训诲教育了。相沿下来,束脩就逐步演变成一种拜师时的固定的礼仪制度。

束脩是拜师之礼,但历代拜师的礼物并不限于十条干肉。据《文献通考》记载,唐代神龙二年(706)规定:所有学生皆须以束脩之礼礼于师,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纳绢三匹,四门学纳绢二匹,俊士及律、书、算学、州学、县学的学生纳绢一匹,另外还需备有酒脯。唐《开元礼》中还记述了皇太子拜见业师时所献束脩的清单:束帛一篚(盛物的竹器),五匹;酒一壶,二斗;脩一案,三脡。

行束脩礼时有特定的礼仪规定。唐代,学生要穿上青衿学服,携束脩来到学校。学生恭立于校门之外,老师则立于学堂的台阶之上,并派人出询学生的来由。学生要情辞恳切地表明自己拜师求学的愿望,老师要再三谦称自己无才无德,不能收徒,否则将误人前程。学生需再次以坚决的态度申明自己拜师求学的决心,并请求老师将自己收归门下。老师见学生求学之志坚定,自己也实在无法推辞,只得请学生进入校门。老师走下台阶后,学生即向老师行跪拜之礼,老师回拜。学生取出束脩,敬请老师收下。老师收礼之后,师生关系就确定下来,然后学生拜谢退出。这种初入学门,即受礼教的做法,对于在当时青年中弘扬尊师重教的意识和树立师尊为上的礼仪,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不仅普通人家的子弟在求学时要恭恭敬敬地行束脩之礼,即连贵为储君的皇太子也不能例外。唐《开元礼》载:皇太子求学之初,也要改着学生青衿,至校门外求见师尊,拜答如仪,方才退出。

束脩之礼的普遍施行,反映了我国古来即是一个以尊师为荣的文明国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尊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国语·晋语》中说:“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人之所以明白事理,通晓世情,皆是由于有师教育之故,教师的地位与君、父并列。古代尊师敬师蔚成风气。学生在平时要像侍奉父亲一样来侍奉老师,在老师死后还要为老师服三年心丧,并有照顾老师家庭遗属的义务。古人尊师敬师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此仅举两例:

东汉名儒桓荣是汉明帝刘庄的老师。刘庄即位为帝后,对老师处处都十分尊敬,桓荣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明帝还不肯让其退休,以便随时向老师求教。一次,明帝召集了百官和桓荣的弟子数百人,敬请桓荣坐在西首面东的贵宾席上,并当众向桓荣捧书求教。当时有的学生为拍皇帝马屁,向明帝请教经书中的疑难问题,明帝马上谦逊地说:“老师在这里,怎么轮到我来释疑解惑呢?”桓荣病重之后,明帝亲去看望,刚到桓家巷口就下车步行。桓荣病死之后,明帝换上孝服,亲自临丧送葬。这些都表示了贵为九五之尊的明帝对授业恩师的尊敬之情。

alt

程门立雪

宋代的程颐是著名的理学大师,游酢、杨时前来求学,时值隆冬,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而程颐正倚坐假寐,游、杨二人不敢惊动先生,于是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到程颐一觉醒来,大雪已下了有一尺多深了,而游、杨二人竟仍然恭敬地侍立在门外。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故事。游、杨二人后来也成为“程门四大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