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幸福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幸福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和国精神,在多数人受教育,不是少数的。共和国以前,受教育的很少,现在要谋多数人幸福,可以推想到社会上的幸福,这个就是共和国的缘故。平均一个学生,可以教三十个义务学生,废了神圣光阴,使贫民受着无穷的学识道德,将来中国人民一心同受教育,是我所希望的。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65

 

 

我今天到这里来,所讲的是社会教育。以前的教育,是独善其身的教育,是没有社会观念的教育。譬如商人,只为私利,从前的科学,也是这个样儿,没有他种目的。照这样看起来,上等社会的人有机会发展他的能力,去受教育,取得科第,其余的人(下等社会人)就不能了。所以有了经济,可以达到目的,得着名誉。

现在思想变迁,各个人全有发展能力的教育,可从社会谋幸福,这是现在的教育。讲到现在的教育,是普及的,若使不能通行,一定要实行强迫了。这个不是在私塾里可以做得到的,使人人都入学校,受着普通智识,就可替社会谋幸福了。

学校开办到现在,一百余年,是教人民全具社会的幸福。所以学校与社会,是和合的,不是分离的,不使人人离开学校去谋他幸福的。现在学校设立,那是谋社会的幸福,并且各个人有机会能发展社会的幸福,这是共和的精神。共和国精神,是人民谋幸福,像地方自治、学校自治等。若学校地方不能自治,就不能谋幸福,使这功用不能发现,社会上那么就失掉它共和的精神,虽有地方学校机关,也不能为幸福的机关了。

英国在五十年前,下等社会那些劳动苦工,没有权利干预政治。他们的幸福,当然不能发达,所以地方自治,也不能发达了。民间疾苦,不是下等社会的人,不能够知道。后来地方上自治会成立了,学校也开办了,那些下等人也晓得谋他们自己的幸福,谋社会上必要的道德和品行。所以使他们的子弟,也到学校里求道德、品行、智识,那么,学校里的学生渐渐多起来,自然学校也发达了,所以学校和地方自治是很有关系的。

中国也是这样。现在政府已经变了,所谓幸福,不是单依上等社会去谋的,要靠自己做的。现在“劳工神圣”,所以劳动界也占一个位置,这是共和国应有的现象。倘然中国不是共和政府,如何可以担保人民的幸福,地方的权利呢?所以共和政体,是人民幸福唯一的大制造场。现在中国共和政府,要点在哪里呢?(1)选举权。但要有正当的,良心上说得过去的。(2)法律。立法是根本上的解决,无法无天,那就不成为人了,就是今天会场上可以没有法律吗?那保守秩序,维持治安,全是靠着这个东西。(3)智识。更是要紧,因它是辨别是非的一件利器,所以一定要到学校里去读书。照中国看起来,不是十分发达。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先生,调查德国人民,一千份中只有五份不读书的,中国人民,一千份中不满十份读书的。所以学校、法律、选举,种种方面有进步,那政治经济上……也有进步了,国民的势力可以发达,学校的结果就是这样。

我今天到此地来很快活,因内地也有许多女学生。共和精神,就是要教育普及。这教育呢,是男女都要注重的,因家庭教育,全靠女子,男子有男子的责务,女子有女子的责务,然后他们各人做各人的事体,这是共和国的好现象。照这样看起来,女子的教育很重要,女子将来结婚以后,有了小孩子,那么,全靠女子去教育。父母对于子女很密切,有好的父母,然后有好的子女,因青年脑筋没有坚固,容易感化,能受他父母的教训,可以得完全人格和智识,一天一天进步,全靠着贤母,所以女子最重的是教育。还有女子教育好的地方,在培养子女。子女就是将来的父母,他们自己受过教育,就知道教育的好处,使他们子女也受教育。子子孙孙传下去,智识一步一步地进步,将来的教育岂不是很好了吗?这普及教育,是共和国最紧要的事体。

从女子教育普及之后,那么人人可以受着教育了。以前所说上等人,有机会去受教育,下等人不能够去受教育的论调,就可以打消了。人人能受教育,即是共和国的国民,也就是共和国的精神了。共和国精神,在多数人受教育,不是少数的。共和国以前,受教育的很少,现在要谋多数人幸福,可以推想到社会上的幸福,这个就是共和国的缘故。我们要知道:教育是实在的,不是空谈的。若使空谈,那就没有意思了,什么是实在呢?那谋生的能力,个人的快活,可以算实在吗?这不过是个人的实在,与大众没有意思,为社会谋普通的幸福,方是实在的意思。

现在学校是地方或国家设的,系谋社会幸福,不是个人的。所以学校是器具,使德育、体育、智育上发达,均得享受幸福,然后可以成功健康的中国。总之人民不要专为自己的幸福,因学校机关,不是谋个人的幸福,是谋社会的幸福啊!替青年谋幸福,不能说单靠着学校,就是图书馆等,都是为人谋幸福的机关,因为一般没有机会入学校的人,使他增进智识的好场所。

我到中国后,游历的地方很多,看见学校附设的义务学校,这也是一个好现象。一般年老没有经济的人,多可以进去读书,这也可以得着些智识了。另有一般被他父母所限制的,也可以进去。平均一个学生,可以教三十个义务学生,废了神圣光阴,使贫民受着无穷的学识道德,将来中国人民一心同受教育,是我所希望的。

还有一件好现象,是各处的公共体育场、公园等,很可以培养精神。公共体育场是使得体育发达,公园是使人能够休息,各机关的开会也很多,这全是公共的利益。于交际上,可以联络;学问上,可以交换;鼓励琢磨,培养智识,岂不是很好的现象吗?现在中国社会很坏,不道德的事也多,为什么呢?公共机关少的缘故。若多设公共体育场、公园等,培养地方上的国民,个个享有幸福,那是很好的事。现在时间匆促,要结束了,所讲的这些,不能完全。不过以前所说的种种,在中国已经很发达,若是加大扩充,使人人得有幸福,养成强固的国家,是我很希望的。反正上边所说社会的幸福,全靠学校和教育,这不是空谈,是从美国实践上经验得来的啊!

 

 

65  1920年6月4日杜威在上海松江劝习所的讲演,徐守五口译,李曾廉、沈国桢、张仁春笔记,1920年6月9日《时事新报·学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