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社会同步推进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社会同步推进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五”计划经过了3年的详细调查和反复研究的过程。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六五”计划是一个走向改革开放的计划,并首次加入社会发展内容,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六五”期间不仅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社会同步推进_修史资政育人研究. 2015 年卷

“六五”计划经过了3年的详细调查和反复研究的过程。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着手编制“六五”计划。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六五”计划是一个走向改革开放的计划,并首次加入社会发展内容,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历史背景

“六五”计划实施期间,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对抗成为世界的主题。相应的,我国开始改变长期以来奉行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将重点转向国内经济建设与体制改革。在国内,随着“五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2.指导方针

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打破原先计划体制全面控制经济运行的局面,为下一阶段改革的加速推进酝酿条件。

3.主要任务

(1)工农业生产总值,计划年均增长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2)争取消费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同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大体适应,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3)大力降低物质消耗特别是能源消耗,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同消费资料的生产大体协调。(4)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广泛地开展以节能为主要目标的技术革新活动,同时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做好“七五”发展的衔接。(5)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努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6)加强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建设,增强防御力量。(7)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适当集中资金,使国家财政收入由下降转为上升,使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开支逐步有所增加,保证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8)大力发展经济贸易,有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促进国内经济技术的发展。(9)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妥善安排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使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继续得到改善。(10)加强环境保护,制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发展。

4.执行结果

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超额近两倍完成。经济增速高达10.7%,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接近原计划的3倍,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为11%,完成275%;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0.8%,完成270%;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1.7%,完成293%;国民收入增长率为9.7%,完成243%。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198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2067亿元,完成计划的242%;出口额809亿元,完成201%;进口额1257.8亿元,完成278%;外汇储备新增39.4亿美元。基础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5330亿元,完成148%。其中,基础建设投资3410亿元,完成148%;新增铁路通车里程2200公里,完成106%;新建电气化铁路2500公里,完成100%;新增港口吞吐能力0.94亿万吨,完成94%。

“六五”期间不仅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高等院校在校生数增加55.9万人,完成计划358%;累计毕业研究生4万人,完成89%。“六五”是人民得到较多实惠的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城乡消费水平指数增长率8.8%,完成计划215%;农民纯收入年增长14.1%,完成235%;职工工资年增长12.3%,完成251%。“六五”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突破了计划提出的控制在1.3%以内的目标。

5.重要意义

“六五”计划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六五”计划的实施,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三大战略转变:一是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上,从片面追求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产值产量的增长,开始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农轻重协调发展,注重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在经济体制上,从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僵化体制,开始转向适应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要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三是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开始转向积极利用国际交换的开放型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