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收藏棺木画浅析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收藏棺木画浅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天游内容摘要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近期收藏了一套棺木画,疑似黑河流域出土。墓主人生前活跃在丝绸之路地区,主要从事牲畜交易,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西北边地强化牲畜贸易的历史见证。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 棺木画2015年,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从英国著名收藏家迈克尔先生手里获得一套棺木画。对于中国文物情有独钟,但又希望在其有生之年能使他所收藏的中国文物重归故土。因此,本套棺木画应与鲜卑文化与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收藏棺木画浅析_丝绸之路暨秦汉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周天游

内容摘要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近期收藏了一套棺木画,疑似黑河流域出土。这是一套汉族贵族或者富商的葬具。葬具形式借鉴了鲜卑文化的形式,同时也突出了汉人文化的特点,是北魏时期民族加速融合的真实写照。墓主人生前活跃在丝绸之路地区,主要从事牲畜交易,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西北边地强化牲畜贸易的历史见证。本棺木画的异族特征、边饰形式,与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所藏吐谷浑棺木画十分近似,所以为本棺木画的出土地址提供了一个更为接近史实的依据。应该说与黑河流域关系不大。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 棺木画

2015年,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从英国著名收藏家迈克尔先生手里获得一套棺木画。由于画面内容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牲畜贸易有关,所以显得十分珍贵。迈克尔先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毯收藏家,现受聘出任卡塔尔国家博物馆馆长,继续他钟爱的毛毯收藏、保护与展示工作。多年以来他陆续征集到一大批中国文物,其中包括故宫的地毯与挂毯,还有近五百件战国至明清的丝织品。然而他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品味,很有眼光,也很有爱心的人。对于中国文物情有独钟,但又希望在其有生之年能使他所收藏的中国文物重归故土。因此,只要有机会他会到中国各地走走,特别是看各类博物馆,希望能为他心爱的宝物找到理想的归宿。本次棺木画的转让就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

据迈克尔口述,这套棺木画是20世纪60年代从尼泊尔的古董市场中觅得。当时古董商告诉他棺木画出自甘肃—内蒙古交界地区,所以判定它为额济纳河流域即古黑河流域的遗物。2008年迈克尔为了慎重起见,专程委托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粒子物理研究所对棺木画进行了碳14年代测定。测定的结果是,以2008年为基准,是上推1505年±45年时的作品。也就是说,这套棺木画是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前后的古物。上限应该是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下限为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548年)。

至于出土地点,至今仍无法确定,只能通过对画面的比较分析,寻找端倪,提出初步的指向性意见。

这套棺木画由前挡板、后挡板、上盖板、左侧板、右侧板五部分组成。木质一般,各板均由锛削制后拼接而成,所以不太平整。画面有凹有凸,由墨色勾勒成图,刨痕与山色形成视觉重叠,别有韵味。

棺木形制,前高宽,后低窄,是鲜卑族活动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以考古发现为证,这种棺式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内蒙古扎赉诺尔出土的桦木棺即为代表。之后呼和浩特东南部美岱村出土的木棺,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漆棺,都是这一样式。因此,本套棺木画应与鲜卑文化与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图1 棺木前后挡板图案

前后挡板分别绘有日图和月图(图1)。日图为高宽约61.5厘米的正方形,月图则为高宽41厘米的正方形,厚度均为8厘米。

日图板中心一圆圈内绘有一只三足鸟,月图板中心则画有蟾蜍,各由中心向外呈放射性纹饰。《淮南子·精神训》曰:“日中有踆鸟,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鸟。”鸟呈黑色,有三足,故称三足鸟,代表太阳。蟾蜍则代表月亮,二者成对出现,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汉代壁画天象图中十分常见,是中原文化标志性的符号,以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针织厂工地出土的画像石中的日、月图最为典型(图2)。在汉代,这种文化还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吉林省集安高句丽墓葬壁画中,早就有与汉文化一致的日、月图(图3)。所以鲜卑族活动所及地区,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

图2 河南南阳唐河县出土日、月图拓片

图3 吉林集安高句丽墓葬壁画中出土日、月图

但是,新疆地区相同时期的墓葬中也有日、月图。从中我们既看到了汉文化的影子,也发现了差异。如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汉晋墓中出土的彩棺(图4),以及吐鲁番阿斯塔那13号十六国时期墓中出土的纸画,都有日、月图,不过日图中的鸟均为二足(图5),看来他们并不了解汉代三足的内涵。从本地域民族对鸟的认识来代替汉族对太阳的想象,形成明显的区分。因此,本组棺木画一定是鲜卑族统治区墓葬系统的产物,与新疆无关。

图4 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汉晋墓中出土彩棺

图5 吐鲁番阿斯塔那十六国时期墓中出土纸画

上盖板是农耕图(图6),板前部有残,最宽处约69厘米,长251厘米,厚8厘米。盖板中部画一长髯年长农夫扶犁驱赶二牛前行,这是典型的汉族“二牛抬杠”耕地的方式。身后一位年轻农夫高扬裸露的左臂在撒种。再往后有一年轻女子手牵着骡子,骡子带着平地的耙子,由另一个男性农夫操纵着在平整土地。这四个农夫,都是汉人装束,却又都是左衽,带有鲜卑服饰的特征。

图6 上盖板上的农耕图

图7 牛耕画像石

图8 农耕图

图9 农耕图砖画

一般而言,汉人墓葬才会出现农耕图,所以本棺木画也必然是汉人墓葬的葬具。反过来看汉人形式的日、月图,也排除了出现在异族墓中的可能性,成为汉人葬具的有力佐证。

汉人农耕场景最早出现于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中,如山东滕县东汉墓中的牛耕画像石堪称典范(图7)。不过,“二牛抬杠”式的牛耕图,一般也是成对出现,如鄂托克旗米拉壕汉墓壁画中的农耕图即为一例(图8)。此风还延续到魏晋时期,如甘肃嘉峪关魏晋画像砖墓出土的农耕图砖画就是证明(图9)。本盖板前部虽残,但仍可以看到另一组“二牛抬杠”的部分劳作场景。因此,本盖板画也应该是成对出现的完整的农耕图。

左侧板上是野炊待客图(图10),完整,前高62.5厘米,长243厘米,厚8厘米。该图正中画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支撑体似为竹子,搭制十分正规,上面有气孔。帐正中有一主人,汉人装束坐于席上,手举酒杯正准备饮酒。左侧有一侍妾一旁陪侍。两人中间有一盛酒器。

该图左边有二位汉装随从,手捧木材走来。前方立有建鼓一具,是自汉代以来击鼓聚众、击鼓警示的工具。再过来有一随从手持铁制长锛正在劈削木材,一侧有储水器。接着便是一口临时搭好的三足大锅,一个随从正在添柴生火烧制汤水,后有一女侍将一大盘馕托过头顶。上面则有一屠夫正在宰羊,一旁放有两件容器,看来准备煮羊肉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帐篷的右侧有女侍送柴,但还有一戴鲜卑小帽的男性随从赶着一大群羊,还有驮载物品的牛,也许是准备进行交易。侧板周边有数十圆圈作为装饰。

图10 野炊待客图

从图中的内容来看,或许是一位汉族贵族或富商在路边等待鲜卑商队来从事交易。

右侧板上是迎接鲜卑商团图(图11)。完整,前高61.5厘米,长247.5厘米,厚8厘米。

该图左侧有一重装武士头戴甲胄,身着铠甲,手持长枪,跨一匹带有皮眼罩的马,直刺一似鬼似兽的拦路妖孽,是一个驱鬼的先行开路者。其后一位汉人装束的仆从骑马紧紧跟随,很可能是前图帐中主人派出的迎客者之一。后面则是一队头戴鲜卑羃离防尘帽,身穿彩色紧身花袍,骑着带有皮眼罩的骏马的骑士。在他们中间有一人十分醒目,他是汉人,中年,神态从容而仪表不俗,与帐篷主人相貌相仿。估计应是主人的亲属或管家,专程前来迎接马队。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大都戴有羃离,这与山西忻州北齐大墓中骑士的形象十分一致(图12)。应该是鲜卑人的典型装束。这种帽具在唐代也十分流行(图13),在隋唐墓中出土的陶人、木人以及壁画中都有发现。本图周边也有数十圆圈纹饰。

图11 迎接鲜卑商团图

近来青海西宁市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刚从尼泊尔购回一批疑似吐谷浑国的棺木画,与宗教活动有关。本套棺木画与其有类似特征,但限于这批资料尚未整理公布,所以无法直接引用供读者参考。不过,他们的出现,为本套棺木画的出处提供了一个选项,即其恐怕非甘蒙交界出土之物,也许其真正出土地应在甘南青海一带,或许正是吐谷浑国之物。

吐谷浑国可溯源至西晋初年居处辽东的慕容鲜卑。公元312年,慕容鲜卑在枹罕(今甘肃临夏)建吐谷浑国。公元329年,慕容叶延在沙州(今青海贵南穆克滩一带)巩固了地位与势力范围,以吐谷浑为姓氏、族名及国名。

图12 山西忻州北齐大墓中骑士像

图13 唐代帽具

吐谷浑人善于养马,过着游牧生活,以青海骢最为著名,曾大量输入内地。但有时也从事农耕,特别是以冶炼制作兵器与铁器著称。北魏崛起时吐谷浑已占据青海东部地区,并与陇西接壤。迫于北魏的强大,先向北魏臣服,同时又与南朝通好,图谋在两强中求得生存。

北魏孝文帝颁布一系列改革政策,除了强制推行汉化外,促进经济发展成为要务,而开展西北边地牲畜与金属工具、兵器的贸易格外得到重视。吐谷浑地区正是进行上述贸易的绝佳地区。本棺木画的内容恰恰反映了这一历史进程,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图像资料。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作出以下结论,这是一套汉族贵族或者富商的葬具。葬具形式借鉴了鲜卑文化的形式,同时也突出了汉人文化的特点,是北魏时期民族加速融合的真实写照。墓主人活跃在丝绸之路地区,主要从事牲畜交易,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西北边地强化牲畜贸易的历史见证。本棺木画的异族特征、边饰形式,与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所藏吐谷浑棺木画十分近似,所以为本棺木画的出土地址提供了一个更为接近史实的依据,应该说与黑河流域关系不大。

(作者系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