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演变的原因

语言演变的原因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语言演变的原因,学术界曾有过不同的解释。语言是非常复杂的,任何单一的原因解释恐怕是不够的。语言的不同成分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或者那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或者那个地方,可能会涉及不同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而简单化。而且,语言内部不同要素的变化,其原因也不可能是一样的。语音演变,说话人图发音方便省事,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此外,语言接触也是引起语言各个层面变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语言演变的原因_语言学讲义

关于语言演变的原因,学术界曾有过不同的解释。[6]一种解释是,语言演变是小孩模仿成年人说话模仿得不到位的结果。小孩在模仿父母或者周围其他成年人说话的时候,往往模仿得不到位,因而与成人的话语有着细微的、觉察不到的差别,这种细微的差别经过几代人的累积,就会显现出明显的变化。

第二种解释是,语言演变是民族混合的结果。历史上,由于移民、战争和征服,使得操不同语言的人混居在一起,一个人可能就会说不止一种语言,所谓的“双语现象”或者“多语现象”,也许他们对母语之外的语言掌握得并不好,但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影响是肯定的。据说,法语里[u]音前移变成[y]就是由于凯尔特语的影响。笔者在读博士期间,有个外籍老师,他的英语听起来非常吃力,我还以为是自己的听力不够好。后来听一个学过德语的同学说,他的英语发音中夹杂着很多德语的发音,因为他是德裔。不过这种解释会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芬兰,芬兰人跟瑞典人和俄国人不断地混合,然而芬兰语和立陶宛语却少有变化,而比较孤立的挪威语变化得比英语还要快。[7]

还有一种看法是,应该把音变的起源和它的传播分开来考虑。在一个言语社团中,每个人因为个体差异,在发音上是有差异的,我们感觉上的“同”,实际上是心理上的同;还由于不同的人在职业或其他方面的不同,在遣词造句上也容易产生差异。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人(或因其社会地位,或因其经济地位等),特别是领导人的话,容易被人模仿而扩散开来。所以,语言的变化实际上是从一个中心渐渐传播出去,像波浪一样的。我们在汉语中可以找到一些例子。比如在语音方面,“朋友”的“友”的标准读音应该是轻声,但由于受香港人的不标准发音的影响,内地越来越多的人把其中的“友”读成第三声;在语汇方面,“泰山”之所以有“岳父”的意义,是非常偶然的因素造成的。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都要举行封禅大典,按惯例,大典之后,三公以下的官员皆晋升一级。有一次,唐明皇封禅泰山,任命中书令张说为封禅使。事后,张说将自己九品的女婿郑镒“骤迁五品”。后来在一次宴会上,唐明皇问郑镒,他心中有鬼,支支吾吾,“无词以答”。在旁的同僚黄幡绰说:“此乃泰山之力也。”一语双关,“泰山”由此而获得了“岳父”的意义。[8]有的词义的变化甚至缘于人们对相关词语意义的误解。英语中的premise现在的意义是“前提”,但其本来的用法却是这样的:与财产转让或租借有关的法律文件开头往往详细描写所涉及的财产,接下来在文件的主要部分提到这财产时就说the premises(前述物件)。[9]现代汉语中,时常听到“万人空巷”错用的情况,比如形容大家都在家看奥运比赛节目,就说是“万人空巷”。这种错误的用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流传,就会改变这个成语的意义。“七月流火”也大有改变意义的趋势。

语言是非常复杂的,任何单一的原因解释恐怕是不够的。语言的不同成分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或者那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或者那个地方,可能会涉及不同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而简单化。

而且,语言内部不同要素的变化,其原因也不可能是一样的。语音演变,说话人图发音方便省事,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语汇方面,除了偶然因素引起词语意义的变化外,为了表达的需要(或缺少所要表达意义的词语,或为了新鲜感,或为了在特定语境中表达得更贴切),对既有词语通过隐喻、转喻等方式进行引申,至于语汇成员的增减则明显跟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关。语法方面的变化,跟表达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语言是个系统,系统内部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此外,语言接触也是引起语言各个层面变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