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的接触与语言的演变

历史的接触与语言的演变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富宁亦属古老世居民族之一,仅次于壮族。壮族是古越人的分支,这说明了富宁的彝族与百越族群有密切的联系。致使有的彝族士兵和难民南迁,流入富宁落居。此与孟获和蒙氏家族有极大关系。从此与富宁的壮族杂居,历史上长期与壮族的接触致使语言上有所变化。但在文化词上绝大多数词的语音与壮语相似或相近,这是长期语言接触在语音上的变化结果。
历史的接触与语言的演变_《末昂语研究》简介_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简介

周德才

末昂人是世居富宁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富宁亦属古老世居民族之一,仅次于壮族。富宁的彝族共分六个支系,即黑彝、白彝、花彝、白花彝、高裤脚彝和汉彝等。末昂人自称“末昂”,由于服装裤形宽,裤长及膝,他称“高裤脚彝”,主要居住在富宁的板仑乡的龙洋、木腊、公金渭、克拉和里达镇的里拱等12个村寨,713户人口4079人。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富宁县接壤的者长、达那、念必以及越南等地也有末昂人居住,人口2500余人。[1]

彝族末昂人主要聚居于富宁的板仑乡,但里达镇也有少量聚居。都是大分散小聚居。如龙迈、木腊是高裤脚彝、壮、汉杂居的大寨子;牛场村的木甘寨就是高裤脚彝、壮杂居;木兄坪村的直伦、上下木羊是高裤脚彝、苗杂居的寨子,小睦伦是汉、高裤脚彝、瑶杂居的寨子等等。由于长期与这些民族相处,受这些民族,特别是受壮族文化影响较深,许多习俗与壮族相通和相近。比如,一是以树为图腾崇拜,每个村寨都种植和保护大树;二是彝族村边所建的宫亭与壮族村边所建的老人亭景观相同,亭的周围培植大树(多为榕树)亦同;三是彝族的住房多为“人楼局梯而上”的干栏式结构,与壮族的住房景观一致;四是相传古时与壮族争“句木头”(坝区),至今遇红白喜事皆以糯食为礼的习俗也与壮族无异;五是传说古代曾与壮族为两兄弟,现在壮族袭居彝族故地之处,每年均祭祀彝族残余的鬼神,有的称祭竜。壮族是古越人的分支,这说明了富宁的彝族与百越族群有密切的联系。即使本人不是越人,也吸收和保留了越人的文化特征。

据历史记载,末昂人的祖先是古代的氐羌部落,在由北向南迁徙的过程中,曾在滇池一带有过短暂停留,后因纷争四起,战乱频繁,为了生存和繁衍,不得不向南迁移,最后定居于现在的居住地。

据史料记载,楚国庄蹻入滇,最早进入富宁县是公元前86年(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居住洱海东北的廉头、姑缯部落及谈指(今贵州兴义、贞丰)、同并(今弥勒)等地的24个小部落,由于不愿接受汉朝官吏的强制剥削(即羁縻政策),先后起而反抗,战争一直延续4年之久。最后被西汉王朝从内地派遣军队和利用句町贵族的武装所镇压,当时有部分彝族先民为了逃避战乱而流入广南、富宁边疆内居住。第二次是在三国时期,即225年,诸葛亮征讨雍闿、孟获的叛乱,平定叛乱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以扩充蜀汉的军事实力,而叟和昆明族则因反抗失败而被排斥压制。富宁的彝族即是在此时被迫南迁的叟人和昆明人,与羌人有一定区别。第三次是唐朝南诏统治时期,乌蛮中最大的贵族蒙舍诏首领皮逻阁,在唐王扶持下,兼并五诏,在统一了滇西洱海地区乌蛮、白蛮各部落后,建立了南诏政权,称为南诏国,被朝廷封为云南王。此后皮逻阁的子孙便世袭了南诏国王。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南诏东征西讨,兼并了东方滇池爨区后,又与唐王朝抗争,此时红河以南及文山绝大部分地区(包括富宁)属唐朝控制的安南都护府地。自816年始至874年间,南诏多次进攻邕州及安南都护府,文山及邕管桂西一带受到波及,战乱先后持续一百多年。致使有的彝族士兵和难民南迁,流入富宁落居。壮族称彝族为“布孟”“布蒙”或“孟人”“蒙人”。此与孟获和蒙氏家族有极大关系。

彝族迁入富宁之初即由西向东扩展,与壮族杂居,社会较为稳定,人口相当发达。到了宋元时期,全县各地均有聚落。在今木央、田蓬、里达、睦伦地区形成蒙彭、蒙尤、蒙信三个部落,各有区域。蒙彭即高裤脚白彝部落,简称高白彝;蒙尤即花彝部落;蒙信即黑彝部落。他们积极开垦农田,发展经济。从此与富宁的壮族杂居,历史上长期与壮族的接触致使语言上有所变化。

本书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

1.通过末昂语与彝语六个方言的比较,末昂语的核心词与彝语六个方言的核心词有对应的关系,基本确定末昂语与彝语有亲缘的关系。但在文化词上绝大多数词的语音与壮语相似或相近,这是长期语言接触在语音上的变化结果。

2.语音的发音虽然与壮语相似或相近,但在语法的语序和词序上与彝语是一致的,所以,尽管在语音上有所变化,但在语法上还是与彝语基本上一致。从语言演变的规律来追溯,语音、词汇变化再大,但在语法上是不容易改变的,这是语言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也符合末昂语的语言变化规则。

3.通过末昂语与彝语支语言的比较研究,我们知道语言并不是自足的独立运行的系统。动态的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不能离开使用语言的人和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语言随着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就不能不结合操这些语言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来进行。

4.通过该语言的研究,我们知道长期的语言接触,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影响极大,语音的发音都与强势语言趋同,我们总结语音变化的对应规律,以及词内在的结构形式,为语言和濒危语言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