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沟通

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沟通

时间:2022-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称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在目前的护患关系中,常发生一些问题,或是护士对患者种种不满,或是患者对护士的挑剔,都是与对这种关系的基础缺乏认识有关。后果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患者战胜疾病,逐渐康复;另一种是消极的,患者病情恶化,护患关系紧张。在多数情况下,护患关系出现扭曲,护士要承担主要责任。

第一节 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沟通

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和护理发生直接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爱护和友好,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下面主要介绍护士和患者、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一、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沟通

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称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性质

1.帮助与被帮助系统之间的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但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有时还是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即帮助系统(包括与患者相互作用的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和被帮助系统(包括寻求帮助的患者和家属、重要成员等)之间的关系。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可以成为帮助者或被帮助者,如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父母是子女的主要帮助者,但子女有时也可帮助父母。

护患关系的特点是护士对患者的帮助一般是发生在患者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的时候,其中心是帮助患者解决困难,通过执行护理程序,使患者能够克服病痛,生活得更舒适。因而作为帮助者的护士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这就意味着护士的行为可能使双方关系健康发展,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但也有可能是消极的,使关系紧张,患者的病情更趋恶化。

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治疗性的护患关系不是一种普通的关系,它是一种有目标的、需要谨慎执行、认真促成的关系。由于治疗性关系是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除了一般生活经验等因素有影响外,护士的素质、专业知识和技术也将影响到治疗性关系的发展。

2.护患关系特定的作用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两人(或两方面)的简单相遇,而是护患双方之间特定的相互作用。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通常还是多元化的,即不仅是限于两个之间的关系。

由于护患双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感觉、情感、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互相的感觉和期望,并进一步影响彼此间的沟通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任何行为和所有行为,即护理效果。

3.护患关系的实质 作为关系的一方——护士满足患者的需要是护患关系的实质。护士掌握着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技能,患者患病受到了影响,患者住进医院接受治疗,护士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患者进行帮助。

正是患者的需要和护士准备满足这种需要,使两方发生了关系,即治疗性的人际关系。患者的需要和护士竭力满足这种需要构成了双方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或者说这一基础不存在,护士和患者的关系也就终结。在目前的护患关系中,常发生一些问题,或是护士对患者种种不满,或是患者对护士的挑剔,都是与对这种关系的基础缺乏认识有关。

4.护患关系中双方的影响是不对等的 护士与患者关系的另一个特点,是一方依赖另一方,其相互影响的作用不是对等的。由于护患关系是在患者患病的情况下形成的,一旦这种特殊情况结束,患者与护士的关系也就终结了。因而在这种关系中,患者是依赖护士的,而护士也常常是以患者的保护人和关照人的身份自居。这与其他关系相互依赖的特点不同。

由于一方依赖另一方,也就决定了在这一关系中,主要是护士影响患者,患者则主要接受护士的影响,患者甘心情愿地接受护士的意志与要求,这也是护患关系不同于一般关系之处。当然,所有这一切是以患者的健康利益为前提的,离开了这一前提,就是一种不健康的护患关系。

5.护士是护患关系后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在护士与患者的关系中,护士是决定这一关系的主要方面,是关系后果的主要承担者。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来到医院接受医疗护理,是处于被动地接受帮助的地位。而护士则是提供帮助者,处于主动地位,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后果。后果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患者战胜疾病,逐渐康复;另一种是消极的,患者病情恶化,护患关系紧张。毫无疑问,护士是护患关系的主动方面,应对护患关系的后果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多数情况下,护患关系出现扭曲,护士要承担主要责任。在护士与患者关系中,应该承认护士一般处于“有力”者的地位,她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关系的好坏。因此,护士要尽力争取积极健康的后果,避免消极的后果,因为消极的后果是与护患关系建立的目的相矛盾的,不仅是患者,也是护士所不愿见到的。

(二)护患关系的发展过程

护患之间的关系是从患者入院或护士接触患者开始,至患者出院或因健康恢复与护士结束关系为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期 此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时期。在护士和患者一见面就开始了,在此期主要是护患双方彼此熟悉并建立信任关系,这时的患者很注意自己的行为并对护士进行考查,看看能对你信任到什么程度,以决定以后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这位护士。

护士在这阶段主要是收集资料、了解患者的情况、书写护理病历、发现问题、制订护理计划。为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应注意诚恳待人、给人以温暖、善解人意的印象。敏感而准确地找出患者的需要,让患者了解自己、信任自己,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作期 这是护患关系最重要的阶段,即护士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患者接受护理最主要的阶段。在信任的基础上,用具体行动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要注意的是没有信任的行动会造成患者的被迫感而影响护理效果。护士要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护理技术、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真诚地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尽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赢得患者的信任,并从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熟悉、了解患者,随时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逐步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护患关系可能会出现波动,护患双方可能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或争执。

如护士埋怨患者不认真执行医嘱,不主动配合,过分娇气,患者不满意护士护理技术的熟练程度,对患者的疼痛麻木不仁,不负责任等等。遇到这些不协调的情况,护士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对患者提出的意见作出解释,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对患者不遵医嘱行为进行劝导。

总之,此期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健康的恢复关系甚大,必须特别重视。

3.终末期 终末期是说再见的时期,应尽可能在完全结束护患关系之前就考虑一些护患关系结束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作好必要的准备,如进行如何保持健康的教育,出院后应注意事项,并应征求患者的意见以便今后改进工作。

此期常以患者出院而结束。这一阶段一般是护患关系最融洽、最和谐的阶段,即使那些曾经的不愉快也烟消云散。

(三)搞好护患关系的条件

由于护士在护患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为了搞好护患关系,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主要内容有:

1.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护士应会运用自我照顾的活动,并会评估、计划、执行和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会以平衡的、对健康有帮助的方法来满足基本需要,例如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以及如何应对应激以适应平衡等。

2.健康的情绪 由于护士的感觉和情绪反应会影响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因而护士应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注意自己的情绪流露对患者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护患之间彼此了解。

3.诚恳、适当的移情 当护士接触患者时,注意不应摆架子或只做一些表面的事,而应表现出你的态度和感觉都是开放的,愿意接受对方的感觉并使他感到你是真心想帮助他的。给以温暖是指正面关心,鼓励对方将感觉表达出来,然后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给以照顾。适当的移情是护士应尽力了解患者的感觉和经验,并接受和了解他的感觉。

4.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有关护理专业的知识,不仅只是在求学期,而是应贯穿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一个优秀的护士应利用一切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高护理水平。

5.掌握沟通的技巧 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直接影响护患关系,影响患者对护士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总之,护士如果不注意自己在身体、情感和智力方面的成长,是很难帮助别人成长的。因而,护士必须注意自己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1)按整体观点对待患者,给患者提供全面的照顾。

(2)创造治疗性的环境,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有利于健康恢复和发展的环境,包括身体上和心理社会上的舒适,真正使患者感到温暖而接受帮助。

(四)治疗性沟通

在30多年前,治疗性沟通尚未被认为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多数护士认为照顾患者就是给患者做些具体的事,这样不但能得到患者承认,而且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有的人还认为与患者交谈或沟通是浪费时间,甚至认为这是对患者的娇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沟通对生活工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特别是在护理过程中,从评估、计划、执行措施到评价都需要沟通。护士人员的沟通行为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因此每个护理人员,都应该对治疗性沟通有所认识,根据沟通的原则,恰当运用沟通技巧,将有助于搞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1.治疗性沟通与一般性沟通 治疗性沟通是一般性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是护士和患者,而要沟通的事物是属于护理范畴以内的专业性事物(不仅限于在医院范围内的,可包括家庭和社区的所有与健康照顾有关的内容)。并且治疗性沟通是有目的的,即为患者健康服务、满足患者需要。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能使我们与患者真诚交往及做好整体护理。

由于这些具有服务精神的、和谐的、有目的的沟通行为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因而称之为治疗性沟通。每个专业护士必须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运用。

2.治疗性沟通的目的 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应达到以下目的:

(1)建立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护患关系,这是有效护理的根本保证。

(2)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提供给患者必要的知识和教育。

(3)观察非语言性行为,如兴奋、激动、紧张、急躁、战栗等,以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态度。

(4)与患者共同讨论确定需要护理的问题。

(5)与患者合作,制定明确的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计划,并通过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3.治疗性沟通的原则

(1)目的性:通常是收集患者的资料以了解患者的问题所在和解决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因而沟通内容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2)心理、社会原则:即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角色等来组织不同交谈内容和运用不同沟通方式。

(3)关系原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治疗性沟通很重要。

4.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任何一方的注意力分散,都会阻碍沟通的进行。接收信息者不能全神贯注的表情、视线的转移、环境过于嘈杂或沟通气氛不够融洽、不舒适等因素,使得沟通信息经常被打断、改变。

另外,在沟通中有一方显露出不耐烦、没有兴趣的现象,都可能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而使信息不能沿着传递渠道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还可能会因为护理人员或患者本身有困扰而分心,或护理人员有意识地选择性去忽略某些刺激和信息,直接改变话题以及转移患者谈话要点,也会影响沟通的进行。例如:患者问护士:“我能很快出院吗?”而护士则说:“你该打针了。”患者听到护士的回答感到唐突,无奈停止了谈话。

(2)感受的差异: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以及成长背景的不同,加之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也不相同。例如:对“经济”一词,有人认为省钱就是经济,有人却认为是指省力及省时。另外,由于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也会导致沟通双方不能准确、恰当地确认信息。

护理人员和患者过去经验的不同,或者因患者感觉器官的障碍会影响沟通。例如:由于患者耳部的疾患导致患者说话声音过大,而患者自己并未觉察,护士一方听到患者的大声说话,误以为患者不高兴不满意,这种信息理解上的错误就是由感受的差异所造成的。

(3)情绪的影响:情绪是沟通过程中的感情色彩因素,具有感染力,它会直接影响沟通的有效性。一个人情绪轻松自如,与人相处愉快时,便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而情绪紧张忧郁的人,常因这些情形干扰他接受或传递信息的能力,比较难将信息有系统的组合与表达。

同样的,一些过度的情绪反应,例如:极度兴奋、愤怒、惊吓等,会传染给信息的接受者而使不良情绪的影响扩大,直接影响个人的沟通能力,妨碍沟通的进行。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提供需求的沟通过程中,应尽可能使自己的情绪处于良好、平和的状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外露。

(4)人格的影响:由于每个人都有其本身的人格特质,因此对接纳信息后的理解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会依自己的知觉方式来解决和判断信息。

在同患者的交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人格较含蓄、内向、神经质、紧张等均会影响沟通;另一方面若患者太急躁或过于退缩也同样会对沟通造成不良影响。

(5)缺乏计划性:会谈前应很好计划会谈的主题、目的、内容、时间等。在沟通过程中,无论是引发沟通或持续沟通,相关信息的刺激是必要的。护士应做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患者病情的熟知、有关疾病必要的医学护理知识,及对会谈场所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例如:患者提出提问,应该给予适当的回答,以促进彼此间对问题达成共识,同时能建立彼此的人际关系及促进更高层次的沟通。有时,不要等对方提出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地发觉患者所需要的信息。

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表明自己的姓名、角色、个人所能提供的服务,工作时间及什么时候较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会谈等。事先计划周全,患者才能充分利用护理人员这个资源,讨论自己的健康问题。

(6)认知不准确:信息认知不准确,以至于无法做有效的沟通或不能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信息的内涵,常常会造成对信息的解释发生误差。例如:护士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话交流,过多使用医学术语,会使患者感到困惑和焦虑。信息不在传递者和接收者的共同经验范围内,会直接导致信息认知的错误,加之在沟通中不能有效运用沟通技巧,最后变成了错误的沟通。

(7)沟通方式不恰当:在治疗性沟通中使用不恰当的非治疗性的沟通方式会直接影响沟通的进行。常见的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主要有:给予保证、批评患者、转移话题、命令患者、指责性话语、向患者挑战或争辩、使用刻板的陈腔滥调、自我设限等。

5.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1)愤怒者:在患者生气发怒时,护士应首先证实患者是否在生气或愤怒,可问他:“看来你很不高兴,是吗?”然后可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以表示接受他的愤怒,其次是帮助患者分析发怒的原因,并规劝他做些可能的体力活动。最主要的是不能以你自己的愤怒来对待愤怒,应有效地处理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并重视他的需要。

(2)哭泣者:当患者哭泣时,应让他发泄而不要阻止他。哭泣有时是一种健康的和有用的反应,最好能与他在僻静的地方待一会儿(除非他愿意独自待着),可以轻轻地安抚他,片刻后给一块冷毛巾和一杯温饮料。在哭泣停止后,用倾听的技巧鼓励患者说出流泪的原因。

(3)抑郁者:抑郁的患者往往说话慢、反应少和不主动。由于他很难集中注意力,有悲观情绪,或者显得很疲乏,甚至有自杀想法,所以不容易进行交谈,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提出一些简短的问题,并以实际行动使他感到有人关心他、照顾他。

(4)危重者:与病情严重的患者交谈应尽量简短,不要超过10~15分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谈。对无意识的患者,可持续用同一句话、同样的语调反复地与他说,这样他有可能听见。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触摸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沟通途径,但在触摸前应该告诉他,你要假设患者是能够听到的。注意应尽可能保持安静的环境。

(5)感觉缺陷者:对感觉有缺陷的患者,如对听力丧失的患者,要想到他听不到护士进病房时的动静,可轻轻地抚摸让他知道你的来到,在患者没见到你之前不要开始说话,应让患者很容易看到你的脸部和口形,并可用手势和脸部表情来加强你的表达。可将声音略微提高,但不能喊叫,要有耐心,不能着急或发怒。

视力不佳的患者,在你走进或离开病房时都要告诉患者并通报你的名字,在接触盲人前要给以说明,并对发出的声响作解释,应避免或减少非语言性信息。要时刻想到为这些患者补偿一些可能因听不见或看不见而遗漏的内容。

总之,沟通对护士来说是一种艺术,能使他和患者形成更有意义的相互作用。护士可以通过治疗性沟通的方法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因而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学习和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

二、护士与患者亲属间的关系沟通

在护理工作涉及的众多关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护士与患者亲属的关系。患者亲属是沟通和联络患者感情、调整护患关系的纽带,护士与患者亲属的关系是护患关系的补充。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与患者亲属之间的良好关系在提高护理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患者亲属的角色特征

1.支持者 生病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有人排解和安慰,患者亲属是担当这一角色的最合适的人选。许多患者的心理症结,只有亲属才能理解,护士和其他人员是无法替代的。

因此,亲属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排除心理干扰,是患者心理的支持者。亲属的心理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2.照顾者 患者由于受疾病的折磨,生活自理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一段时间内,生活上都需要亲属承担起照顾的责任。亲情关系使患者从心理上更易于接受亲属提供的生活照顾,能避免因其他人员照顾而产生的不安或内疚感。

3.参与者 整体护理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与参与,但如果病情严重,或者是婴幼儿、高龄患者、精神患者、患者的参与能力受限时,就需要患者亲属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亲属是患者病情的知情者,特别是那些缺乏自我表达能力的患者,没有患者亲属提供病情资料,护士难以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患者护理计划的制订、护理措施的实施都需要亲属的帮助。因此,护士应把患者亲属看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助手和支持者,要善于调动患者亲属的积极性,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护士与患者亲属关系的影响因素

1.角色理解欠缺 护士与患者亲属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很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由于我国医疗机构中护士普遍缺编,临床护士不足,护理任务繁重,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且因医学的局限性,护士不可能为患者解决所有的问题。

由于很多患者亲属不了解护理工作特点,不理解护士工作的难处,护士的工作稍有耽搁,就会埋怨、指责甚至殴打护士。另一方面,有少数护士,由于长期处于权威性的帮助者地位,养成了较强的优越感,不善于移情,缺乏沟通技巧,甚至对患者或其亲属流露出厌烦的情绪,因而与患者亲属产生矛盾冲突。

2.角色责任模糊 患者亲属是患者心理的支持者、生活的照顾者,也是患者护理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的参与者,是护士的助手和支持者,亲属和护士应共同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一方面,患者亲属对自己的角色责任认识不清,认为患者住院,医院就应为患者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治疗、护理和一切生活照顾,而把自己摆在旁观者和监督者的位置,当要求亲属配合或协助时,便产生不满情绪。

另一方面,患者的护理虽然需要亲属积极参与和配合,但并不意味着患者的护理都由亲属来完成。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是护士的基本职责。有些护士认识不足,把本应由自己完成的工作交给患者亲属去做。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引起护士与亲属矛盾冲突的常见原因。

3.角色期望冲突 人们把护士誉为白衣天使,是对护士职业的肯定,也是对护士美好形象的期望。许多患者和亲属也以此来勾画理想的护士形象,对护士期望过高,他们认为护士应该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百问不厌,操作无懈可击,能为患者解决一切健康问题。他们常用这种理想化的标准来衡量现实中的每一位具体的护士。

当发现个别护士的某些行为与他们的期望不相符,或患者的某些健康问题通过护理手段不能解决时,就会对护士产生不满或抱怨,从而导致护士与患者亲属之间的矛盾冲突。

4.经济压力过重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原有的公费医疗制度逐渐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自费医疗和医疗保险。

随着新的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药的不断开发使用,医疗费用不断提高,患者家属的经济承受能力与医疗费用上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收费成了患者和家属极为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当某些患者花费了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恶化时,患者家属往往因难以接受而产生不满情绪,这种不满常常会因为护理工作中的微小不足而爆发出来,引起患者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矛盾,影响双方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护士在与患者亲属沟通中的角色功能

护士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行有效沟通,是为了指导患者家属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角色责任,支持与配合护士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护士在与患者家属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1.热情的接待者 热情接待患者亲属的探访,及时向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诊断及预后,使他们对患者的情况心中有底,便于做好各种安排。

2.细心的协调者 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以便共同稳定患者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对于家庭关系不和的家属,应提醒他们关心患者的重要性。

3.热心的帮助者 对年幼、年老、残疾患者的家属,应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提供恰当的照顾,而不应完全由家属替代患者,以免影响患者健康重建。

4.耐心的解答者 倾听家属提出的合理要求,主动解答家属的疑点,创造条件和机会,满足家属更多的信息要求,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在友好、信任、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计划。

三、护士与医务人员间的关系沟通

医学是最能充分体现人类互助精神的领域,而医生与护士的精诚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既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医疗过程,解除病人疾患,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因此,作为新型的医护关系,应是以同心同德、互相支持、真诚合作的道德规范为基础。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体系,但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治疗疾病整个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医生和护士协同工作,才能满足病人各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医疗水平。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鉴于现代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建立一种“并列—互补”的新型医护关系。

(一)建立良好医护关系的重要性

1.保证医疗过程的完整性 医疗过程需要医护间不断交流信息,这是治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发生不断循环的过程。在信息交流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受阻,都会影响整个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良好的医护关系是保证医疗过程完整性的重要条件。

2.解决医疗过程的非偏性 由于医生、护士各自业务水平和医德修养水平的不同在工作中都可能出现“角色认知偏差”,并列、平等的医护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使医生、护士避免角色认知偏差,即使出现也能及时纠正。

3.适应医疗过程的多样性 由于疾病的类型以及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不同,选择的治疗手段和救治的缓急程度也必然不同。要求医生和护士在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关系,以适应治疗过程的多样性。

如在抢救病人时,必须主动配合、行动准确、迅速,对有思想顾虑的病人进行解释、安慰,进行心理治疗时,必须言谈一致,配合默契。医护关系是动态的,只有不断沟通交流才能搞好协作,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发现互补点,并以各自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互补”,共同完成医疗任务。

(二)改善医护关系的技巧

1.把握自我角色 医生和护士虽然工作的服务对象、工作目的相同,但工作的侧重面和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尽相同。医生主要的责任是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

护士的责任是能动地执行医嘱、搞好躯体和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医嘱的内容,取得病人及亲属的理解和合作,不盲目地执行医嘱。如果发现医嘱不当,应主动地向医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医生修改、调整不恰当的医嘱。

2.精诚合作、互相配合 医生和护士在医院为病人服务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医生的正确诊断与护士的优质护理相配合是取得最佳医疗效果的保证。医护双方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真诚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发号施令与机械执行的关系。

3.关心体贴、互相理解 医护双方要充分认识对方的角色功能,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彼此相互支持。一方面护士要尊重医生,主动协助医生,对医疗工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执行医嘱。

另一方面,医生也要理解护理人员的辛勤,尊重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人员所提供的病人情况,及时修正治疗方案。

4.坚持原则、互相监督 任何医疗差错都可能给病人及其亲属带来痛苦和灾难。因此,医护之间应当互相监督对方的医疗行为,以便防患于未然,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一旦发现医疗差错,应该不隐瞒、不包庇,要给予及时纠正,避免铸成大错。当然必须与人为善,不可幸灾乐祸,乘人之危打击别人。

医疗和护理是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处理具体的医护关系时只有遵循平等合作、互相配合、互相尊重的原则,才能建立互相协作、互相信任的新型、和谐医护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现代医院的整体效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医生对护士的角色期望

1.热爱护理专业,爱护病人。

2.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3.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4.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并通知医生。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团队协作精神。

7.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

8.有能力对病人的治疗提出建议。

知识链接

医护关系应遵守的原则是:同心同德,互敬互学,团结协作,主动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为病人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