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中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脑中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3年他发现了阿片受体,即大脑中细胞结合部位的内啡肽。阿片受体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的分布不均匀。在脑内、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密度高,这些结构与痛觉的整合及感受有关,见图4.72。边缘系统及蓝斑核阿片受体的密度最高,这些结构涉及情绪及精神活动。在脊髓胶质区、三叉神经脊束尾端核的胶质区也有阿片受体分布,这些结构是痛觉冲动传入中枢的重要转换站,影响着痛觉冲动的传入。

三十七、脑中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1973年,坎迪斯·柏特(Candace Pert)以及所罗门·斯奈德(Solomon Snyder)证明脑中有阿片接收器(opioid receptors)存在,见图4.71。

img154

图4.71 阿片受体

所罗门·斯奈德(生于1938年12月26日)是美国神经学家。在1973年时,他的研究生坎迪斯(PERT)发现了阿片受体并确定了在大脑中有类似阿片肽存在。由于这项研究,1978年他被授予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坎迪斯(PERT,生于1946年6月26日)是美国神经学家和药理学家。1973年他发现了阿片受体,即大脑中细胞结合部位的内啡肽。阿片受体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的分布不均匀。在脑内、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密度高,这些结构与痛觉的整合及感受有关,见图4.72。边缘系统及蓝斑核阿片受体的密度最高,这些结构涉及情绪及精神活动。与缩瞳相关的中脑盖前核,与咳嗽反射、呼吸中枢和交感神经中枢有关的延脑的孤束核,与胃肠活动(恶心、呕吐反射)有关的脑干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等结构均有阿片受体分布,见图4.73。在脊髓胶质区、三叉神经脊束尾端核的胶质区也有阿片受体分布,这些结构是痛觉冲动传入中枢的重要转换站,影响着痛觉冲动的传入。

img155

图4.72 脑室和导水管周围灰尘质阿片受体

img156

图4.73 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