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琼脂平板培养出透明菌落

琼脂平板培养出透明菌落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副溶血性弧菌于1950年从日本大阪一次暴发性食物中毒中分离发现。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机制是食入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污染本菌的盐腌食物,潜伏期一般5~72 h,平均24 h,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和水样便。该菌对干燥敏感,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碱性蛋白胨水或卡布运送培养基内。必要时作进一步生化试验和毒力试验。

二、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于1950年从日本大阪一次暴发性食物中毒中分离发现。该菌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的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根据O抗原不同,可分为13个血清群。

(一)临床意义

致病菌株能产生两种致病因子,其一为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动物实验表明具有细胞毒和心脏毒作用,可与人或兔红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引起溶血。另一致病因子为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其功能与TDH相似。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机制是食入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污染本菌的盐腌食物,潜伏期一般5~72 h,平均24 h,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和水样便。

(二)生物学性状

该菌为革兰阴性菌,呈杆状或弧状,常具多形性。无荚膜,无芽胞。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该菌与霍乱弧菌最显著的差别是嗜盐,营养要求不高,但具有嗜盐性,在35 g/L浓度的NaCl、pH值7.7~8.0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35 g/L NaCl营养琼脂平板菌落隆起,圆形,表面光滑,湿润;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0.5~2.0 mm的绿色菌落;在普通血平板上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但某些菌株在含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D-甘露醇为碳源的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该现象可作为鉴定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的一项重要指标。

鉴定该菌的生化培养基均应加30 g/L NaCl,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淀粉产酸;不分解乳糖、蔗糖;靛基质、甲基红试验阳性;V-P、硫化氢、尿素酶试验阴性。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主要是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和可疑食物。该菌对干燥敏感,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碱性蛋白胨水或卡布运送培养基内。

2.检验方法 及鉴定

(1)增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中,35℃增菌培养6~8 h,挑取表面生长物或菌膜进一步分离培养。

(2)分离培养:取标本或增菌培养物接种于TCBS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 h观察菌落特征。副溶血弧菌在TCBS琼脂平板上呈绿色或蓝绿色、不透明、大小l~2 mm、中心突起的菌落;在SS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呈扁平蜡滴状。

(3)鉴定:革兰阴性杆菌,具多形性;悬滴标本运动活泼;在TCBS平板上菌落呈蓝绿色;在无盐和100 g/L NaCl培养基中不生长。必要时作进一步生化试验和毒力试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