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红外热成像特点与评估描述

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红外热成像特点与评估描述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胸部左侧热态分布应略高于右侧,但冠心病患者左侧热态分布明显低于右侧红外热成像检查可对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早期病理变化提供预警信息。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阳亢证候,红外热成像图所显示的热态变化证实了这一观点。

3.4.3 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红外热成像特点与评估描述

当心、脑血管功能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如发生心、脑供血不足时,心、脑等重要器官自身热代谢降低,局部就会出现异常低热态区,如心脏投影区异常低热态区提示心肌供血不足,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图3.29);脑部一侧(多发生于额叶、颞叶或顶叶)或两侧(多发生于枕叶或小脑区)出现低热态区提示脑供血不足,前者通常是由于大脑前、中动脉硬化狭窄所引起,而后者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当心、脑血管功能处于相对亢进的状态,或局部血管继发炎症等病理改变,红外热成像亦可显示局部异常高热态区,如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急性-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心包炎等可在心脏投影区出现异常高热态分布区;而偏头痛(脑血管痉挛)、高血压脑病、急性脑出血早期可显示脑部局限性异常高热态区。

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血管硬化、血黏度增高、血管末梢(微循环)供血(灌注)不良,故其导致的狭窄、阻塞及破裂出血,或自主神经改变下的血管痉挛或扩张,表现在热态图上供血动脉所支配的脏器体表投影区有可能出现低热态分布或不均衡高热态区;因瓣膜或其他问题导致回流静脉瘀血,沿静脉走行的相应体表投影区表现在热态图上为高热态区。

img55

图3.29 冠心病红外热成像

左侧胸部心前区呈明显低热态分布,ΔT低于右侧。正常胸部左侧热态分布应略高于右侧,但冠心病患者左侧热态分布明显低于右侧

红外热成像检查可对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早期病理变化提供预警信息。各种原因影响心肌组织代谢功能减弱或增强,造成该区域代谢能量分布失衡,其中血流的变化是主要因素之一。影响血流的因素如下:血压、血管弹性、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静脉回流。在其投影体表热态区ΔT低于正常范围。在脑血管方面,由于大脑的神经、精神活动对氧的需要量极大,决定了大脑热代谢变化在红外热成像图上也很灵敏。尽管头发对脑部热态观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我们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正常脑部红外热成像图显示脑部热态分布均匀,自下而上顺头发缝隙扩展。因此,在大脑各投影区域,若出现相对孤立的、圆形或不规则低热态分布区域,均提示相应脑功能区出现异常。对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一般多为毛细血管的栓塞引起的脑部微小局灶性缺血改变,症状多不明显,临床经常被忽视或误诊,往往出现临床症状了才引起重视。在功能红外热成像图上,即使小的梗死灶也可以表现为片状、圆形或类圆形低热态投影区,这种异常热态变化自头发缝隙而出,但不顺头发缝隙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扩展,表现为横向扩展分布。这种微血管的改变在红外热成像图上的显示与CT、MRI检查具有80%以上的吻合率,根据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热态信息非常敏感的物理特性,将更早于CT、MRI判别,对早期预测预防预警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更有意义(参见6.3心、脑血管系统数字红外热成像图谱)。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脑萎缩患者越来越多。在功能红外热成像图上,脑萎缩也有一定的特点,表现为脑部外缘(来自于板障热态投影)与大脑皮质之间出现半圆形或圆弧形低热态区,这种低热态投影区因人而异,可宽可窄,有时甚至可见因大脑皮质沟回加深而呈现为锯齿形或虫蚀样特征低热态改变。

由于大脑神经、精神活动十分活跃,能量代谢增强,因此,所表现出的功能性高热态变化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如精神压力大、脑负荷重、焦虑失眠的患者,其特征性的功能红外热成像图表现为大脑周缘异常高热态分布区(如戴一顶“白帽子”,故有“白帽子征象”之称),提示大脑皮质异常兴奋,脑功能异常活跃,脑部的热态分布走向会从上而下渐进分布。但长此下去,若得不到良好控制和及时调养,会导致皮质抑制等方面的心理疾病,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各脏腑功能都会有不良影响,因此,应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对心理健康的评价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参见6.9心理评估数字红外热成像图谱)。

3.4.3.1 高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压升高,头面部热代谢增强,红外热成像显示头面部异常高热态分布,ΔT超过正常值范围;心脏代偿性肥大,心脏投影区热态升高,左右ΔT超过正常值范围;红外热成像显示背面脊柱(督脉)热态分布也会出现异常,ΔT升高。与腹部正中线(任脉)热态值比较,则明显增大。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阳亢证候,红外热成像图所显示的热态变化证实了这一观点(参见6.3心、脑血管系统数字红外热成像图谱)。

3.4.3.2 心肌缺血及冠心病

由于心脏的耗氧量很大,每个心动周期都将生物能(ATP)转化为机械能(收缩和舒张)而做功,同时会释放出热能。在红外热成像图上,这种心脏的节律性搏动能量,则显示为极其敏感的、动态变化的热投影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红外热成像研究,我们发现心脏的热代谢投影区与其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临床早期预警价值。在许多心脏功能活动减退的早期患者,如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形成之初、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变异型心绞痛等,在红外热成像图上即可显示特征性的心脏投影区低热态改变。这种低热态投影区的特点是ΔT略低于正常,分布相对均匀,但波及范围较弥散。由于受累的冠状动脉不同,如果冠状动脉左旋支或右后降支发生异常,则常在红外热成像左后背部位图显现低热态投影区,而在心前投影区的热态分布可无明显异常改变,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因心脏功能活动减退而导致的心脏投影区低热态变化,对于某些隐匿型冠心病甚或猝死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早期预警意义,因为许多临床案例提示,这种特异性的心脏投影区呈低热态改变往往是早期唯一征象,此时的心电图、B超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多为正常,有的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也没有发现病理改变。

心肌缺血常为生理状态(如劳累、情绪激动)下,病理状态(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下自主神经的调节反应所致的功能改变和病理变化,红外热成像图常表现为心脏投影区异常低热态分布,依据ΔT降低程度可以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红外热成像对人体热态变化非常灵敏,对冠状动脉的功能性改变及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改变,会有所不同,如过度疲劳引起的“心力交瘁”,心前区出现异常低热态分布,呈片状、分布均匀,ΔT略低于正常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红外热成像图,心前区低热态分布为不均匀性,随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及其分布不同,心前区投影部位显示低热态图变化也会有所不同。

若心前区出现异常低热态分布区内,同时出现条索状、点片状高热态分布,则要高度警惕冠状动脉继发炎症性血栓的发生,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参见6.3心、脑血管系统数字红外热成像图谱)。

3.4.3.3 心包炎

心包炎患者由于心包发生炎症充血、水肿,可以引发心律失常或心功能异常。红外热成像图显示急性心包炎患者心脏投影区异常高热态分布,ΔT高于正常值范围;慢性心包炎患者若合并心包积液,或由于心包粘连导致限制性心脏病,则红外热成像图可显示心脏投影区异常低热态分布,范围扩大,ΔT明显低于正常值范围。

3.4.3.4 急性脑缺血发作

急性脑缺血发作可见于大部分老年人,一般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或跌倒,数十秒至数分钟大多数自行恢复。这是由于老年人脑血管调节功能降低或体内血栓性栓子一过性栓塞脑部血管造成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红外热成像图显示,急性脑缺血患者发作前可显示脑部一侧局限性异常低热态区,ΔT低于正常值范围;急性脑缺血发作后,由于局部脑血管代偿性扩张,脑部一侧的局限性异常低热态区消失,患侧与健侧脑部ΔT也可恢复正常值范围。

3.4.3.5 脑血栓形成及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一个类型,早期即可在红外热成像图上出现局部高热态异常,脑血栓后期或脑梗死患者则表现为局部低热态异常改变。脑梗死患者,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热代谢明显降低,后期则形成软化灶。红外热成像显示脑部一侧局限性异常低热态分布,患侧与健侧脑部ΔT明显低于正常值范围;脑梗死的对侧肢体ΔT降低,提示脑梗死对肢体有影响。

特殊情况下,由于梗死脑组织周围代偿性血管形成,红外热成像可显示低热态梗死区外围呈条索状血管性高热态征象(可称之为“梗死线”)。

3.4.3.6 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现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前兆,但有时不为患者重视(参见6.3心、脑血管系统数字红外热成像图谱)。

红外热成像图在急性脑出血早期即可显示,脑部一侧局限性异常高热态区,ΔT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脑出血对侧肢体ΔT可以一过性升高(反射性升高),以后逐渐降低。

3.4.3.7 脑萎缩

生理性脑萎缩见于大多数老年人,而病理性脑萎缩亦非罕见,主要继发于脑血管硬化、脑积水或血管源性老年痴呆

红外热成像图显示,生理性脑萎缩患者全脑ΔT轻度降低。病理性脑萎缩患者,红外热成像图显示全脑ΔT明显降低(参见6.3心、脑血管系统数字红外热成像图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