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意心理疏导“七个要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注意心理疏导“七个要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和重视这种现象,加以利用,可以更好帮助矫正人员获得真正的进步。这是人类自我保护和心理安全的需要,无可厚非。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来说,不能也不应该计较别人的反应。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人员要善于引导矫正对象通过自身改善来适应环境,只要对象能在环境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良性互动就开始发生。
注意心理疏导“七个要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_心理疏导技术

1. 主体特征和能力要求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既不是真正的司法人员,也不是纯粹的管理人员。在矫正对象面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值得思考,并且在工作实践中去体会。他们应该是一个成长支持者,支持的含义包括两层:一是心灵陪伴,二是成长引导,两者加起来就是心理疏导的基本含义;他们还可能是司法监督的代行者角色,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决定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至少有相当的成分是站在执法者立场来督促矫正人员完成社区矫正。

在这样一个人际关系基本格局下面,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支持者风范。他们必须是足够自信、胸怀博大的正能量传播者、影响者。

2. 对象特征和主观诉求

社区矫正人员背景五花八门,他们曾经可能是“成功人士”,也可能是“街头混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希望赢回他们的时间、经历、体验和自尊,只是不同的对象“赢回”的方式方法和能量大小都不相同。所以,他们的主观诉求也丰富多样。

尽管丰富多样,社区矫正人员的主观诉求也是有其基本一致的相似之处的,即他们通常都比较关注自我而忽视社会责任,有些还忽视家庭责任。这个跟他们收监服刑之前的习惯是基本一致的。这个习惯了的自己如今依然在起作用,只不过换了一个表象罢了。曾经因为自我而耀武扬威,如今因为自我而孤僻消沉,本质上是一样的心理在作怪。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和重视这种现象,加以利用,可以更好帮助矫正人员获得真正的进步。

3. 环境特征和结构动力

毋庸置疑也无需争辩,世界各地都存在普遍的社会偏见——对服刑人员的心理抵触和“敬而远之”。这是人类自我保护和心理安全的需要,无可厚非。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来说,不能也不应该计较别人的反应。环境如此,每个人都有责任经营自己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何况社区矫正人员?这是一种个体和环境的动力关系,个体越能融入环境,环境越能给予个体良好体验,个体适应环境的特质越能得到发展。

社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人员要善于引导矫正对象通过自身改善来适应环境,只要对象能在环境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良性互动就开始发生。环境只接纳站对了位置的个体。这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学习讨论:

你是案例中的陈某的社区矫正心理疏导顾问,你会如何支持他?

请讨论并完善其他几个要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