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垂体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以往称垂体嫌色细胞瘤,占垂体腺瘤的20%~35%。但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形态学研究,瘤内尚可观察到分泌颗粒。细胞培养研究证实瘤细胞可分泌激素。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生长缓慢,早期不产生内分泌症状,往往到肿瘤增长较大时,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及视交叉,或侵及邻近结构时才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脑神经受损,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时才被确诊。定期随诊,检查内分泌功能、视功能、CT或MRI。

第五节 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垂体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以往称垂体嫌色细胞瘤,占垂体腺瘤的20%~35%。但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形态学研究,瘤内尚可观察到分泌颗粒。细胞培养研究证实瘤细胞可分泌激素。

一、病理

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占垂体腺瘤的20%~35%,包括大嗜酸性细胞腺瘤和未分化细胞瘤。胞浆丰富,染色较淡,无特殊染色颗粒。瘤细胞围绕血管及间质呈乳头状排列。胞核圆,染色质丰富。瘤内血管或血管窦较丰富,易发生出血。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肿瘤内可含GH、PRL或GnH细胞,分泌颗粒小而稀疏。所测激素多为糖蛋白类激素等,因无生物活性而无临床症状。

二、临床表现

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生长缓慢,早期不产生内分泌症状,往往到肿瘤增长较大时,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及视交叉,或侵及邻近结构时才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脑神经受损,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时才被确诊。一般依次先后出现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减低或混合性的症状体征。

三、内分泌学检查

术前应做垂体功能和靶腺功能检查。大腺瘤伴血浆PRL轻度升高,多是垂体柄受压所致。

四、影像学检查

蝶鞍多轨迹正侧位断层相、CT(冠扫)或(和)MRI检查,对了解蝶鞍破坏程度、与鞍底的关系及肿瘤大小、形态和发展方向等均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要领

(1)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90%以上为大腺瘤,约1/3属于巨大腺瘤。以往手术治疗多采用经颅入路,以解除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为手术目的。近年来经蝶入路为首选术式。

(2)术后放射治疗:①对术后无视功能损害者,可及早进行放射治疗。②对术后有严重视力视野障碍者,可到术后6个月后考虑是否放疗,如经CT或MRI复查没有肿瘤复发者可延长到术后9~12个月行放疗。因为术后早期放疗会造成视力、视野恢复停顿,甚至进一步损害。

(3)药物治疗:溴隐亭仅对少数病例有一定疗效。对垂体功能低下者,应辅以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

定期随诊,检查内分泌功能、视功能、CT或MRI。随诊时间以手术后3、6、12个月为间期,以后每年随诊1次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