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服务

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服务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终阶段生命质量远比生命长短更重要。老年护理院必须正确对待死亡,重视死亡的研究,提倡“优死”,尊严地离开世界,并为优死提供服务,帮助老年患者减少死亡时的痛苦。老年护理院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老年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格和人格尊严。

第二节 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服务

一、临终关怀服务哲理

临终关怀实质上是社会学、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医疗护理服务,这种服务是全方式、立体式、连续性的人文照顾服务。

临终关怀服务以照料为中心。其尊重临终患者生命尊严和权益,重视临终患者生命品质。

二、临终关怀服务要素

(一)核心要素

1.临终关怀服务的焦点是生活,而不是死亡

2.临终关怀服务的目的是追求安详死亡。

(二)基本要素

1.减轻患者生理肉体和精神心理和心灵痛苦。

2.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疗。

3.采取让患者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患者尊严。

4.给予患者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5.在患者还能与人交流时,给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相聚。

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7.所花的医疗费用要告知患者或家属。

8.临终患者内心冲突消除,特殊心愿实现,未尽事情有安排,亲朋好友的道别。

三、临终关怀服务内容

(一)从生理学角度进行服务的内容

1.疼痛控制;

2.维持基本生理需要;

3.症状护理:维护排泄,皮肤护理,缓解呼吸困难,帮助休息和睡眠,照顾饮食。

(二)心理方面的服务内容

1.服务目标是帮助临终患者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以平和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死亡,无遗憾和无痛苦地渡过临终过程的各个阶段。

2.了解临终患者心理需求,鼓励患者讲出内心痛苦和忧虑,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制定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提供依据。

3.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心理护理。

(1)仔细观察患者心理反应和需求。

(2)认真收集临终患者心理信息。

(3)分析信息。

(4)制定心理护理计划。

(5)进行心理效果评价。

(6)重新制定新的临终关怀计划。

此外,由于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还要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特殊照顾。如:焦虑期的护理,恐惧期的护理,悲伤期的护理,愤怒期的护理,协议期的护理,接受期的护理,回避期的护理等。

4.支持和鼓励亲属与临终患者之间进行倾听和诉衷活动,指导家属参与一些护理工作有助于疏导患者的心理,使临终患者处在最佳的心理状态。

5.给予家属心理慰藉,积极做好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照护已成为临终关怀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伦理方面

1.服务目标是尊重临终患者生命,维护人格和尊严及权益,帮助临终患者正确理解与认识人的生命,在尊重、平静中渡过人生最后时间。

2.尊重临终患者权益和生命价值。

(1)临终患者权益包括知情同意权;获得医疗信息权;享有保密权;享有隐私权和享有受到尊重权利等。

(2)尊重临终患者生命价值:患者只要存活一天,其生命就具有一定价值并尽全力做好照料服务。

3.临终是一种特殊状态的生活。要为临终者提供人道主义支持和伦理道德上的服务,通过临终关怀服务和指导,使临终患者认识生命弥留之际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4.目前,一般不为临终患者提供安乐死。

(四)社会学方面

1.关怀与照护家属。为家属提供关怀服务的目标是: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临终患者家属的悲痛心理过程,提供心理慰藉,帮助家属顺利渡过居丧期。

2.临终关怀服务团队人员通过有效的交流方式,让家属适时宣泄心中悲伤并在其后进行安抚。理解、同情家属并与之建立情感联系。

3.尽力满足家属提出的对患者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4.教育和指导家属参与临终患者的照护。

四、服务对象与范围

(一)服务对象

凡诊断明确且病情不断恶化,现代医学不能治愈,属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终末期,预期存活期3~6个月者,包括:①晚期恶性肿瘤患者;②高龄老衰患者;③艾滋病晚期病人;④不可逆转植物人;⑤各种严重疾病末期至临终阶段;⑥突发自然灾害或意外伤害所致临终者。

(二)服务范围

临终关怀的服务不仅仅对临终者提供,也为临终者的周围人群提供。

包括:临终者;临终者亲属、亲戚、朋友;其他有关人员如:上、下级,同事等。

五、发展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

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终阶段生命质量远比生命长短更重要。临终关怀从优死出发,帮助老年临终患者减轻或消除各种生理困扰和痛苦,使其躯体与心理心灵在死亡之时尽可能获得安宁、平静和舒适;帮助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渴望,并给予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指导临终患者认识生命价值及其社会意义,尊重死亡尊严。这对提高生命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临终关怀的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生理上解除患者肉体痛苦,心理上缓解其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社会方面使其具有社会成员尊严感。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通过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再现人情味,使临终者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感受到老年护理院人道主义的光辉。

3.临终关怀是老年护理院重要科室设置。

根据卫生部《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护理院是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科室设置中临终科室应设临终关怀科,是护理院重要科室。

4.临终关怀体现了老年护理院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

老年护理院必须正确对待死亡,重视死亡的研究,提倡“优死”,尊严地离开世界,并为优死提供服务,帮助老年患者减少死亡时的痛苦。老年护理院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老年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格和人格尊严。医护人员作为临终关怀服务具体实施者,体现了以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医疗职业道德。

六、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的发展趋势

1.死亡是生命最终归宿,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死亡。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日益处于重要地位,和预防、治疗仪器成为当代卫生保健系统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独立新兴的学科,临终关怀应在老年护理院得到重视和发展。

2.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

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人口绝对数为世界之冠。

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人,占总人口的11.0%。我国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口有3 856万人。中龄和低龄老人是老年的主体,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最差,人口老龄化是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02亿人,2027年将达3亿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再加上城市独生子女的大量涌现,社会对临终关怀需求越来越强烈,众多垂危老人呼唤临终关怀。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700万人走向临终、死亡。若以每个逝者越有5个直系亲属、10个左右的朋友计算,则在我国每年约有3 500万人要承受丧亲之痛,7 000万人要承受丧友之痛。

3.本土化临终关怀运动。

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应根据国情和社情,建立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点的本土化服务模式。

拓展临终关怀服务领域,扩大和延伸临终关怀服务项目,为更多病种的临期或临终患者提供缓和医疗和安宁护理的照顾。增加和扩大临终关怀机构类型和数量,包括机构型、家庭型、日间型临终关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把临终关怀运动有机地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

普及临终关怀专业教育,开展临终关怀社会教育。临终关怀学应该成为我国医学专业,医护生须经过生死教育;从事临终关怀事业人员除了必须学好各种医学知识,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学习人文知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经过特殊培训的临终关怀医护专业人员可享有和其他医学护理专家同样的待遇,并受到社会同样的尊重。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知识和普及工作,扩大临终关怀的影响,引起社会重视和关注。

加强临终关怀学术研究,提升临终关怀服务质量。在开展照顾晚期临终患者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包括临终适宜技术的应用和评价,正确地选用临终关怀另类疗法,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质量,适度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对于目前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是我国临终关怀学术界研究活跃的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