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护理院统计指标及应用

老年护理院统计指标及应用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2011年12月31日的老年护理院床位数,表示每年年底老年护理院的床位总数。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按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①进入老年护理院后死亡,不论入院时间多长,统计死亡人数均应计入;②如尚未办入院手续,在接诊室死亡,计入接诊室死亡人数;③转院和后送途中死亡者,由转出的老年护理院统计。

第三节 老年护理院统计指标及应用

一、常用医院统计指标类型

(一)绝对指标(总量指标)

1.绝对指标亦称绝对数指标,是汇总后得出的小计或总计数,它反映一定条件下某种事物的规模和实际水平,是计算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根据的基础。

2.在老年护理院统计中,常用绝对数动态数列,来反映老年护理院的基本情况。例如,床位数、人员数等。

3.常用绝对数动态指标分为:

(1)时点数列:表示现象于某一特定的日期或时刻的情况。例如,2011年12月31日的老年护理院床位数,表示每年年底老年护理院的床位总数。

(2)期间数列: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个现象出现的次数。如8月份经治住老年病人数。

(二)相对指标

1.相对指标亦称相对数指标,包括构成指标、强度指标、对比指标和动态指标,是反映事物之间关系或事物发生频度,构成比例的指标,常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

2.相对数种类。

(1)计划完成相对数。反映老年护理院某段时间内某一计划完成程度,计算方法为:

img75

(2)结构相对数。是部分与全体之比,反映部分在全体中的比重,是说明内部结构的相对数,总体中各部分的结构相对数的总和为100%,计算方法为:

img76

(3)强度相对数。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次数(频度),计算方法为:

img77

(4)对比指数。是指两个同类事物的绝对数之比,说明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倍。计算方法为:

img78

3.相对数的正确应用

(1)正确理解各相对数的性质。

①“比”通常只说明比重和分布;②“率”则能说明事物发生的频数和强度。

(2)计算率时要选择适当的分母。任何率的计算,其分母应是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分子应是实际发生此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3)分子、分母要合理组合,要能说明事物的特点和性质。

(4)要注意每个相对数背后隐藏的绝对数,其代表的绝对量是否也是如此。

(三)平均指标

1.平均指标也称平均数,是一组变量的集中趋势或平均水平的指标。

2.平均数常用“万”表示,计算方法有直接法、频数分布表、加权法(简捷法)等。

二、老年护理院统计指标体系

(一)基本物质条件

基本物质条件主要反映医院规模、技术力量、医疗设备以及资金情况,其所用指标有:总床位数、各科床位数;人员总数及人员的构成分类(按学历、年龄、职称等);诊断治疗仪器设备分类(按名称、产地、产品年代、购入时间、性能、价格等);逐年投资金额。此外,还有老年护理院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按医疗区、办公区划分),以作为今后发展的考虑基础。

(二)医疗业务活动

主要由门诊、住院和医技辅助工作3个部分组成。其统计指标体系有以下几项:

1.医疗工作量指标。

门诊:门诊总人次数、各科门诊人次数、初诊人数、初诊疾病分类例数。复诊人次数(按科别、疾病别)。急诊总人次数(按科别、疾病别)。出诊人次数、下社区医疗人次数、抢救危重病人次数。

住院:入院人数、出院人数(按科别、疾病别)。

医技科室:辅助检查人次数(透视、摄片、血尿常规、生化、B超、心脑电图检查等)。各种治疗人次数(输血、输注、理疗、化疗、换药等)。

2.诊断质量指标。

诊断质量指标包括确诊人数、待诊人数、误诊例数(指医生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或其他方法诊断不相符者)、漏诊例数(指在临床诊断中未被发现,而后由病理或其他诊断方法确诊的)、诊断符合人数(包括临床与病理、临床与手术、入院与出院、门诊与出院、死亡与病理)等;根据以上基础数字可以计算一下指标:

img79

img80

6.科技成果指标。

科技成果指标包括年度完成科技项目数、发表学术论文数、参加学术会议人次数。

(三)经济效益指标

1.医院经济收入情况分析。

(1)业务收入总额及收入构成;

(2)门诊收入及构成;

(3)住院收入及构成;

(4)自制制剂产值和利润;

(5)其他产业产值和利润;

(6)药品、卫生材料的加成率、报损率、盘盈盘亏率、库存量;

(7)药品、治疗、化验、放射、检查等划价符合率;

(8)医师人日均业务收入数;

(9)床日均业务收入数;

(10)平均每平方米建筑的业务收入;

(11)每千元固定资产与业务收入比;

(12)每万元固定资产与业务收入比。

2.医院经济支出情况分析。

(1)医院支出及构成;

(2)医疗成本及构成;

(3)业务收入每100元平均支出人事费(或管理费、药品材料费);

(4)药品(或卫生材料、医疗杂支、办公用品、水、电、燃料等)床日均消费额、门诊人均消费额;

(5)流动资金占用率(流动资金占用额÷业务收入×100%);

(6)固定资金占用率(固定资金占用额÷业务收入×100%)。

3.医疗费用分析。

(1)人均门诊医疗费及构成;

(2)人均住院医疗费及构成;

(3)每床日医疗费及构成;

(4)平均处方费。

医院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在用于比较分析时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在进行单项指标比较时,应考虑医院规模、收治病人病情轻重等具体情况,应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如比较治愈率或病死率,则受病情病种的影响很大。

(2)单指标也受判定标准不统一的影响,如治愈标准掌握不同,则结果也不一样。如慢性病不可能彻底治愈,但有的将临床症状消失即判为治愈。因此,应考察每项指标的准确性。

(3)在全面评价医院工作时,应该在指标体系分析基础上,综合多方面并选择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的评价,以防止在评价时出现“一叶障目”主观片面,宜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三、老年护理院常用统计指标

(一)老年护理院基本情况

1.人员数。

(1)在岗职工数。指在单位工作并有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包括在编及合同制人员、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临聘本单位半年以上注册护士。不包括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返聘和临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多点执业医师一律计入第一执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不再计入第2、3执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

(2)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及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3)其他技术人员。指从事医疗器械修配、卫生宣传、科研、教学等技术工作的非卫生专业人员。

(4)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5)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但不包括实验、技术员、研究实习员(计入其他技术人员)、经济员、会计员和统计员等(计入管理人员)。

(二)老年护理院统计总量指标

1.床位数。

(1)编制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床位数。

(2)实有床位。指期末固定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超过半年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

(3)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护理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算在内。

(4)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护理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按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5)期末时有床位数。指报告期末即24小时的固定时有病床数。

(6)陪护床日数。报告期内住院者经管理医生同意并发陪护证的陪护床日之和。

(7)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总和。

(8)出院者医疗总费用。

(9)病床使用率=平均每天占用病床数/实有病床数×100%。

(10)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每天占用病床数。

2.服务人次数。

(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2)门诊人次数。以挂号室每天挂号的门诊次数为统计依据。

(3)专家门诊人次数。看(接)诊医师必须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以挂号为统计数据。

(4)医保病人(普通)。凡享受本市社会公共医疗保障的病人,不包括干部保健(干包)病人。

(5)干部保健病人。持干保证就医的病人。

(6)外省市病人。外省市来沪就医的病人。

(7)入院人数。指由门(急)诊医师签准入院并办理入院手续者,包括已办住院手续后未收入病房的死亡人数及虽未办住院手续但实际已收容入院后的死亡者。

(8)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

①“死亡”。包括已办住院手续后死亡、未办理住院手续而实际上已收容入院的死亡者;②“其他”。指未治和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者;③3日确诊人数;指入院后确诊日期-入院日期≤3日的出院人数。

(9)门诊待查人数。指在门诊医生签准住院时无明确诊断的病人数。

(10)入院待查人数。指病人入院后,主治医生首次查房未给予明确诊断的病人数。

(11)出院待查人数。指病人出院时仍未明确诊断的病人数。

(12)入院3日内确诊人数。指入院后确诊日期-入院日期≤3日的出院人数。

3.护理医疗质量质标。

(1)感染例数,指病人住院期间新发生的感染例数。包括之前住院在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感染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医疗纠纷,指患者及其家属等关系人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护理等服务及效果不满意而与医疗机构发生的纠纷。

(3)医疗事故报告例数,按鉴定日期(不以发生日期)统计。

(4)住院危重病人抢救及成功人次数。按实际抢救人次数进行统计。急危重病人经抢救后,治愈、好转或病情得到缓解者,视为抢救成功。病人经数次抢救,最后1次抢救失败而死亡;则前几次抢救计为抢救成功,最后1次作为抢救失败。(不包括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临终前抢救及无抢救特别记录和病程记录人数,亦不包括抢救过程中病人家属要求放弃或自动出院者。)

(5)差错、事故发生次数。

①差错指所有诊断、治疗、护理、用药等发生错误,但并未影响患者健康及未发生其他不良后果;②事故按造成的后果分为一、二、三级,按性质可分为技术性和责任性事故。

(6)治愈,指症状和体征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伤口愈合。

(7)显效,指症状明显减轻,器官功能较入院时明显改善。

(8)无效,指症状和器官功能与入院时变化不大。

(9)转院,指老年护理病人转住上级医院。

(10)死亡。

①进入老年护理院后死亡,不论入院时间多长,统计死亡人数均应计入;②如尚未办入院手续,在接诊室死亡,计入接诊室死亡人数;③转院和后送途中死亡者,由转出的老年护理院统计。

(11)住院康复人次,指老年病人住院接受康复训练的人次。

四、老年护理院常用的统计指标的分析应用

(一)统计指标的类型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其计量单位一般常用度量衡单位。如身高(cm)、体重(kg)、心率(次/min)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如尿中蛋白阴性多少人,阳性多少人,这样的资料就是计数资料。

3.等级分组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分组资料。如尿中蛋白分―、±、+、++、+++、++++,清点各组数值所得的资料就是等级分组资料。

(二)护理医疗质量指标分析

(1)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

(2)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

(3)护理质量指标的分析;

(4)住院时间指标的分析;

(5)给老年病人增加痛苦和损害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